九年級(上)第六單元備課指導
21.陳涉世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司馬遷及〈史記〉。
〈2〉會讀會寫下列字:輟 屯 度 罾 篝 恚 笞 蘄
〈3〉應掌握下列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安 度 亡 數 舉 苦 將 誠 然 固 間 次 王 目 素 笞
2.能力目標:
〈1〉讀通讀順讀熟課文。
〈2〉會逐字逐句解釋課文。
〈3〉初步學會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3.情感目標
了解陳涉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 了解作者及〈史記〉。
2. 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3. 學生參看注釋,疏通課文。教師作巡場指導。
4. 教師采用提問或作業 等方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第二課時
1. 朗讀課文。
2. 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并組織學生討論。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討論。
〈1〉 陳涉那種洞察時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組織能力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現出來?請做具體說明。
〈2〉 陳涉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有怎樣的作用?結合其他學科談談自己的看法。
3. 在解決問題時一般要有明確的答案。
4. 布置作業 。
22.唐雎不辱使命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戰國策》。
〈2〉。會讀下列字:雎 拂 跣 傀 縞 撓
〈3〉。掌握下列文言詞:許 易 因 且 以 于 錯 直 是 謝 撓
〈4〉掌握課文中的判斷句式。
2.能力目標:
〈1〉朗讀全文,要求背誦。
〈3〉 要求逐字逐句解釋課文。
〈4〉 學會分析唐雎這個人物形象。
3.情感目標:
〈1〉學習唐雎那種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布衣精神。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了解〈戰國策〉和時代背景。
2.聽錄音,或教師范讀,然后學生熟讀課文。
3.組織學生參看注釋,逐種鵓涫柰ǹ撾摹?/SPAN>
4.通過提問或作業 形式來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課文中的第三段列舉了歷史上三位勇士的故事的語句,學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教師可適當作些講解。
5.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1. 講評學生的作業 。
2. 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兩遍,便于分析課文。
3. 要求學生理清課文結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4. 要求組織學生分析唐雎這個人物形象,可以從語言、動作等方面加以分析。若有時間,還可分析一下秦王這個人物。
23.隆中對
一.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1)了解陳壽與《三國志》。
(2)要求學生會讀下列字:樂毅 詣 蹶 沔 沃 胄 恤 戎 簞。
(3)掌握下列文言詞語:躬 器 就 致 顧 詣 屏 猖獗 挾 殆 將 則 信 然 用
(4)掌握課文中富有生命力的短語:智術淺短 度德量力 思賢若渴 民殷國富 簞食壺漿
2.能力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逐字逐句疏通課文。
(3)要求學生學會分析諸葛亮獻給劉備的對策以及這一對策所持的根據。
3.情感目標:
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歷史人物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 了解陳壽與《三國志》,了解時代背景。
2. 聽錄音,學生朗讀課文,至少讀兩遍。
3. 組織學生根據課文注釋疏通課文。若學生有疑難問題,教師可幫助解決,以真正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 為了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字詞句,教師可當場提問,或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1. 進一步檢查學生掌握字詞句的情況。
2. 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尤其是課文第四段要重點朗讀,以便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
3. 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
(1) 諸葛亮獻給劉備的對策是什么?
(2) 用這個對策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3) 諸葛亮做出這一對策有什么根據?
(4) 從而可見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
4學生在討論時,教師要注意引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24.出師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表”這種文體。
(2)會下列字:殂 陟 裨 行 猥 夙 攮 咨 諏
(3)掌握下列文言詞:誠 秋 殊遇 恢弘 陟罰臧否 平明之理 簡拔 是以 開張圣聽 妄自菲薄 引喻失義 作奸犯科 裨補闕漏 卑鄙 三顧茅廬 親 遠 斟酌損益 察納雅言 涕 零
2.能力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逐字逐句理解課文。
(3)會分析課文的行文思路。
3.體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 了解“表”這種文體。
2. 聽錄音,學生朗讀課文。
3. 學生疏通文字,重點要掌握目標中列舉的文言詞匯。
4. 教師要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第二課時
1. 要幫廚學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1)(1——5)分析形勢,提出建議。
(2)(6——7)追求經歷,表達忠心和決心。
(3)(8) 明確責任。
(4)(9) 表文結束。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背誦課文。
2. 布置作業 。
25.詞五首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詞這種文體形式。
(2)了解各詞作者及朝代。
2.能力目標
(1)會背誦默寫這五首詞。
(2)學會分析各詞的一些名句:
1)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2)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3)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3.情感目標
體會每首詞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 了解詞的特點。
2. 了解溫庭筠和范仲淹。
3. 朗讀這兩首詞。
4. 分析這兩首詞。
5. 要求在課堂能背誦。
第二課時(學習后三首)
1. 了解三位詞作者。
2. 在朗讀詞的基礎上,分析這三首詞的意境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不要作過多的講解。要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詞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要求學生背誦這三首詞。
4. 布置作業 。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
一、活動建議
1、分好活動小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劃分小組若干個,確定好組長。
2、按小組分好活動內容。本次活動的三個內容中,每個內容可由幾個小組承擔。能力強的小組可擔當兩個活動內容。
3、教師應提前布置任務。
二、活動安排
1、準備階段
①明確活動的主題和主要內容
②了解“風流”的含義。
③由課代表了解每組承擔的活動內容,交流時所需要時間,并安排好活動順序。
④教師對學生的活動內容要進行下水指導,如,人物怎么排位,怎么寫簡介等。又如吟誦華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⑤要注意學生在活動中形式的多樣性。
2、活動開展階段
①由課代表或委派同學主持活動
②每組代表上臺表演
③由教師作本次活動的小結
3、寫作階段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活動準備和經過,寫一篇以“風流人物”為話題的作文。
4、評價階段
①組建評價小組,活動前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作評委,在活動過程 中給每小組代表的活動打分。
②評價要尊重評委的意愿,教師盡量不要干涉,評的過程中,可去了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
③教師要引導學生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價,不要偏袒。
三、活動時間
可安排三課時,活動一課時,寫作一課時,講評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