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信》教案
教學內容
本課在教材第114_119頁。本文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主要回答了作者對愛情的看法,啟發和培養女兒要明智地生活,要懂得愛情的真諦,對成長中青少年學生來說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鞏固書信的格式和特點。
2.學習本文用優美的童話來闡釋道理的方法,學會分析童話中的思想內涵。
3.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4.通過閱讀,整體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本文中的故事,通過教學課件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期,對愛情等問題比較敏感,也比較感興趣。教師應注意引導,讓學生積極地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受到正確愛情觀的熏陶和感染。
2.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優美動人而又蘊含深刻哲理的愛情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注意培養學生愛情觀和人生觀,引導學生的豐富情感,感受作者作為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學會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熱愛生活,感受生活和愛情的真諦。
2.理解愛情是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類世代相傳的紐帶;愛情是人類所特有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1.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道理的寫法的好處。2.品味文中含義深刻的語言,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質和內涵,學會懂得愛,珍惜生活,成為真正的人。
◆難點
1.準確把握童話中的深刻含義,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2.學生處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階段,且無生活經歷,理解愛情的本質有些困難,加之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待早戀的方式,使得學生不太愿意就這一敏感話題發表看法。
◆教學突破
1.準備教學課件,用動畫的形式再現童話的內容,教學效果會更好。 .
2.講一些優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由于學生對愛情比較敏感,可能不敢發言,教師要多加鼓勵,消除學生的顧慮。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蘇霍姆林斯基的材料,讓學生了解;準備相關課件;搜集一些有哲理的愛情故事,用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提前預習,思考自己對愛情的理解。
◆學生準備
根據教師的安排進行預習,找出生字詞,思考自己對愛情的認識。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質和內涵,學會懂得愛,珍惜生活,成為真正的人。
◆難點
1.準確把握童話中的深刻含義,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2.學生處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階段,且無生活經歷,理解愛情的本質有些困難,加之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待早戀的方式,使得學生不太愿意就這一敏感話題發表看法。
◆教學突破
1.準備教學課件,用動畫的形式再現童話的內容,教學效果會更好。 .
2.講一些優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由于學生對愛情比較敏感,可能不敢發言,教師要多加鼓勵,消除學生的顧慮。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蘇霍姆林斯基的材料,讓學生了解;準備相關課件;搜集一些有哲理的愛情故事,用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提前預習,思考自己對愛情的理解。
◆學生準備
根據教師的安排進行預習,找出生字詞,思考自己對愛情的認識。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介紹愛情故事,導入 新課。 1.配合教師,進入新課學習。2.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思考什么是愛情。 2.各抒己見,積極發言。3.通過課件,講述文中的童話。 3.結合課件,積極思考、回答問題。4.總結歸納,積極引導。 4.學習,分析,提高認知水平。
一、交流預習心得,導入 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1.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知識,鞏固所 | 1.回憶以前所學的書信的有關知識,回答 | ||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總結,通過介紹一 | 2.回憶自己知道的愛情故事,大膽地與其 | | |
| | | |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約 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
1.提問:作者在女兒的信中提出了一個 | 1.閱讀教材回答:問題是“什么是愛情”; | | |
了很大的變化。請學生思考他們發 | 代替了小棚子,還有花園;他們有很多 | ||
| | | |
三、組織討論,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約 分鐘)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1.文章的結尾提到了應如何對待愛情, | 1.可分組展開討論,得出:人類的愛情不 |
本文是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女兒的一封信。信中回答了青少年所關心的什么是愛情的問題。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應了解愛情的本質和內涵,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學習本文用童話來闡釋道理的方法;學會分析童話的深刻內涵和欣賞本文優美的語言。
板書設計
給女兒的信
蘇霍姆林斯基什么是愛情:人類永恒的美與力量愛情、忠誠、心頭的記憶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結合本文的童話,培養學生理解和分析童話的能力。學生可以思考自己遇到困惑的時候時如何向家長和教師請教,是不是也像作者的女兒一樣大膽地向家長請教,作者的女兒是不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較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和本文童話里所揭示的哲理,思考一下有什么不同,以及自己從本文中獲得了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