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一封信》《給女兒的信》同步檢測
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2分)
熟稔( ) 豁達( ) 蘊藏( ) 忐忑( )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3分)
⑴照片上,孫玉清年輕英俊,而她,連她的兒子,都是雞皮鶴發,瘦骨嶙峋。
瘦骨嶙峋:
⑵上帝在他們身上看見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美。
不可思議:
⑶愛情將成為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類世代相傳的紐帶。
紐帶:
3.說說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4分)
⑴人心如海,世事如煙,偏你心中是一片凈土。
⑵上帝站了很久,看著他們,然后深深地沉思著走了,從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
4.“他放得下,使得起,舉泰山如茶幾。你則常舉輕若重。”句中“舉泰山如茶幾”的意思是 ,“舉輕若重”的意思是 。(2分)
5.讀下面語句,任選其中兩句,根據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詩句填寫在下面橫線上。(2004年遼寧試題)(2分)
李白的云帆點綴了滄浪之水;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發;陸游的夢鄉回蕩著鐵騎錚錚;蘇軾的華發張揚了少年意氣。
⑴
⑵
6.找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 )(2004年柳州試題)(2分)
a、大家都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誰也不會袖手旁觀。
b、經過不斷的試驗,反復的推敲,關鍵難題一旦攻克,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把郁積在詩人心中的“愁”抒發得淋漓盡致。
d、班會上,大家一致推選德高望重的小華擔任班長。
7.在下面語段的橫線上依次填入關聯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2004年瀘州試題)(2分)
有一知半解的人,并無數學知識, 根據《圣經》這一段或那-段妄肆批評或者駁斥我的著作,我 不預備答復他們, 還要輕視這樣無知的見解。
a.假使 而 不但 而且 b.如果 就 因為 所以
c、因為 所以 如果 那么 d.雖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8.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004年瀘州試題)(2分)
a.她的自尊心很強,請同學們說話要多留心,以免不要傷害她。
b.班長征求和采納了同學們關于如何進一步辦好學習園地的意見。
c、通過這次活動,使我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d.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第二部分:
(一)
人是一本書(2004年荊州試題)
人是一本書。
看人如讀書。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嗎?
人的內心,不就是內容嗎?
有的人,封面與內容同樣高雅;有的人,封面與內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內容卻精彩無比;有的人,外表包裝得如金似玉,內心卻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書,你打開扉頁就有一縷鮮花的芬芳迎面而來。
壞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書,你才揭開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難聞的氣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詩,(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辭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學論著。那些禍國殃民最終遺臭萬年的民族敗類,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嗎?而那些為國為民灑盡一腔熱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