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信》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知識儲備】1.字詞積累
忐t n忑t :形容心神很不安定。
不可思議:道理神秘奧妙,不可想像,也不能理解。
擅sh n自:對不在自己職權范圍以內的事情自作主張。
蘊y n藏:包含,蓄積。
紐帶:指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事物。
明智:懂事理;有遠見;想得周到。
2.作家作品
關于作者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他1918年9月28日誕生于烏克蘭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進本村小學上學,1933年從七年制學校畢業后進了克列明楚克師范學院的師資培訓班。1935年,17歲的蘇霍姆林斯基返回母校,成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他熱愛教師職業,從開始教師生涯的第一天起就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勤奮學習,用知識充實自己。他考取了馬卡連柯的母校波爾塔瓦師范學院語言文學系函授班,接受高等師范教育。在函授學習過程中蘇霍姆林斯基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進一步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立下了為農村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經過四年的學習,1939年蘇霍姆林斯基從函授班畢業,無論在專業知識方面,還是在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獲得了中學教師證書。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蘇霍姆林斯基在離家不遠的區中心鎮的一所完全中學當語文教師兼教導主任,領導全校的教學工作。這為他廣泛探討和研究教育理論提供了有利條件。
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蘇霍姆林斯基上了前線。負重傷復員后他重返教育崗位。起初任中學校長,不久調往家鄉任區教育局長,全力以赴投入戰后恢復學校的工作。蘇霍姆林斯基熱愛教學第一線的火熱生活,因此提出回學校工作的申請。1947年他被任命為帕夫雷什中學校長。從此他一直工作在這一崗位上,直到1970年9月2日去世,歷時23年。其間,蘇聯各地的許多師范學院都邀請他去工作,甚至波爾塔瓦師范學院院長,他的學位導師也親臨帕夫雷什,動員他去基輔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他以自己的一生實踐了自己的誓言。
蘇霍姆林斯基雖然只活了52歲,但給世界教育事業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一生撰寫了41部專著、600多篇論文、1000多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和短篇小說。他的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行。他的重要著作大都已譯成中文,受到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贊許。他的主要著作有:《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的精神世界》《青年一代共產主義信念的形成》《關于人的思考》《帕夫雷什中學》《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公民的誕生》《和青年校長的談話》《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給兒子的信》,等等。其中,《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獲烏克蘭共和國國家獎和烏克蘭教育協會一等獎,連續重印二十多次,被譯成幾十種文字。他逝世后,蘇聯教育部和烏克蘭教育部分別編選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動地反映出學校教育的真實情況,是對學校工作的高度藝術概括、提高和再現,因此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他本人被譽為“教育思想的泰斗”。
3.背景鏈接
對孩子們談愛情本來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可對于剛剛萌發愛情種子的女兒談及愛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本課作者明智的采用了童話的方式,回答了女兒提出的問題。這對教師教育學生,家長教育孩子是一個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