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一封信》《給女兒的信》同步檢測
要激發想象力,就不宜單純地向學生頭腦里灌輸知識,而是要努力促使他們運用自己的頭腦。學會用腦,比死記硬背一些東西,要有用得多。就一個人的成才來說,吸收知識自然是必要的,凡更重要的,是要能消化知識,運用知識,發展知識。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因此,在對青少年的培養中,要珍視那種充滿著幻想、好奇的“童心”,充分培育他們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創造力,而不要用“死讀書”的辦法,窒息了這一最具生機、最可寶貴的心靈。
15.選文中加點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世說新語》,根據文中語境,它的意思是: 。(2分)
16.選文開頭介紹美國心理學家教授的實驗,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3分)
17.作者認為“造成一個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據文意,這里的“多方面”具體包括哪些內容?(3分)
18、選文中魯迅先生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了孩子的“可以敬服”的童心,這段話讓你聯想到了你學過的哪些課文、讀過的哪些作品?請你任意列出其中的三篇(部)。(3分)
19、請你概括本文的觀點。(3分)
(三)
抽彩
那是20年前,當時我還是方濟各會的一名修士,派駐新澤西州。我的工作對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他們跑到美國來打工,為坎貝爾牌罐頭摘番茄,為鳥眼牌罐頭摘青菜。你吃過的鳥飯樹漿果多半也是他們摘的。他們很多人攜家帶口而來,都夢想著有朝一日掙足了錢回波多黎各島老家蓋上一所房子。
那一年是我來這個教區的頭一年,可沃爾特·詹森卻是最后一年了。他在罐頭公司干了40年,行將退休。過去的25年,他一直在工廠做領班。他熱愛那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們,大家也同樣愛戴他。
沃爾特告訴我,當地有一項熱鬧的傳統活動——“回鄉之旅”。每年12月份,本教區的2000個波多黎各家庭都要聚會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當時約合一個采摘工一天的工錢),放到一個罐子里,再用一張紙條寫上自己家的姓名。然后,大家選出一個人蒙上眼睛,從那些紙條里抽出一張——被抽中的這家就可以用這筆錢回波多黎各島探親,快快活活地過上兩個星期。
“你來看我們抽彩吧,”沃爾特向我提議,“我會把你介紹給大家。”
時至今日,我還記得那白鐵皮屋頂下椽子上飄舞的彩帶,仿佛還能聞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氣,聽到那動聽的樂曲。墻上貼著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貼畫,人們圍著我和沃爾特,興奮地指給我看他們的故鄉。我不由驚嘆,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下午3點的時候,各家的5元錢都湊齊了。但在抽彩之前,主持人叫起沃爾特,當眾送給他一塊匾,紀念他在這里的辛勤工作,并表達大家的謝意,感謝他多年來給予大家的關懷和友愛。眾人熱烈鼓掌。隨后,人們請我來抽出那個幸運的家庭。
我被蒙上雙眼,領到一只大罐旁。我把手伸進去,抓到一大把紙條,最后只留下一張在手里。
我取下眼罩,大聲念道:“沃爾特·詹森!”
歡呼聲震耳欲聾。人們簇擁著沃爾特,向他道喜,同他熱烈擁抱。
喧鬧還在繼續。我漫不經心地把手又伸進那只罐,抓出一把紙條。只見每張紙條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沃爾特·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