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一封信》教案2
一、教學目標(一)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深情;
(二)品味富有哲理,含義雋永的語言。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人的一生中會擁有許許多多珍貴的東西,(問學生)生命中你最看重什么?為什么?(生答)(老師歸納)我們每個人最看重的事物也許不一樣。有人最看重藝術,愿意為藝術奉獻終生;有人最看重自由,“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有人最看重學識;有人最看重健康;有人最看重誠信等等。然而不管你最看重什么,人的生命中有一樣東西是不可或缺的,也應該是人人必須看重的,那就是親情,它是我們每個人生命里的永恒。
今天,我們來學習劉亞洲先生《給兒子的一封信》,這封信寄托著父輩對子女濃濃的真情,相信一定會給大家帶來不少新的感受和啟發。(板書標題)
二、解題
1.介紹作者劉亞洲先生。’明確:(教師擇要介紹)
劉亞洲 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參軍,1972年人武漢大學英文系學習,1974年開始文學創作,處女作長篇小說《陳勝》于1977年出版。大學畢業后到空軍聯絡部工作,以敏銳的目光和寬闊的胸懷捕捉國際軍事斗爭新動向,創作了一系列國際軍事題材的報告文學,代表作品有《惡魔導演的戰爭》,《攻擊、攻擊、再攻擊》等。1984年,南國有戰事,隨軍采訪,負傷,創作了戰爭題材的小說《一個女人和一個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響。1984年在第四次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86年,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東方語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創作了《廣場》、《胡耀邦之死》、《實錄》等作品。多次獲獎。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外文在國外出版。
2.讀了標題后,同學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
明確:劉亞洲先生為什么要給兒子寫信?信上主要寫了哪些內容?這兩個問題正是我們解讀這封書信的關鍵。
三、初步閱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結合文后字詞積累,查字典掃清文字障礙;
2.思考“解題”2中提出的問題。
四、研讀課文
可要求學生圍繞下列問題進行分析:(解說:要讓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師對分析思考不到位之處加以點撥或補充,但切忌喧賓奪主、越俎代庖。)
①劉亞洲先生為什么要給兒子寫這封信?
討論后明確:(老師補充介紹)這封書信原來有個題記:“學校組織‘進入十四歲’儀式,要求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遂作!甭撓等模瑢W校組織“進入十四歲”儀式才讓作者意識到“十四歲”也是“人生的一個臺階”。進而聯想到在這個人生的臺階上,有人胸有大志,例如:“我和你媽媽都是十五歲參軍的”,爺爺和外公都是十六歲參軍、“鬧紅”的;有人失足,進了勞教所。作者在這個重要關口給兒子寫這封信,是企盼兒子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打造生命輝煌的篇章。
②信上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信中提出了兒子的優點:一是“心地善良”,一是“具有平民思想”;還對兒子提出了希望;一是“應有博大的胸懷”,二是“要有鐵一般的意志”。
③這封信充滿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寄托著父輩對子女濃濃的真情,老師范讀全文,請同學們認真體會這封書信中蘊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