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一封信》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讀文理解舉例在書信中的作用,積累文中的經典語言。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互動交流深刻理解書信中所講的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父母的愛子之情,培養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意志。
教具準備:小黑板一塊用來出示預設問題及作業。
重點:知識與能力目標與過程與方法目標。
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注:每一個環節的用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教師的總結性話語也要根據課堂狀況隨時生成,以能達成教學目標為課堂宏觀調控的指導思想。)
一:激情導入——你們的父母向你談起過他們對你們在品質方面的希望嗎?(設計意圖:聯系實際生活,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1~2分鐘)
二:整體感知15~18分鐘
1、簡介作者(聯系本文的寫作背景,點出作者的教育方式)在我國當代文學戰線上,活躍著一位軍人作家。他的名字叫劉亞洲,劉亞洲有一個兒子,名字叫胖胖,這一年胖胖的學校組織“進入十四歲”儀式,要求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于是,劉亞洲非常鄭重地提筆給兒子寫了一封信,我們今天就來欣賞品味這封信。(板書課題)(1分鐘)
2、速讀課文(8分鐘),然后回答問題。(8分鐘)
出示問題:a劉亞洲的信中肯定了兒子的哪些優點?對兒子提出了哪些希冀?
b信中的哪些語言令你感受最深?為什么?
c信中談了大量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談談你的感受。
設計意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走,為后面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蓄勢。
心地善良 培養博大的胸懷
ab明確:優點評價 提出希冀
有平民思想 有鋼鐵般的意志 (相關段落請學生讀出)
c談收獲:(積極鼓勵學生發言)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有何收獲?
教師小結——雨果說,比陸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說胸懷是藍天,那么意志便是傳說中擎天的白玉柱,要想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預設問題 :
1、他那么強調胸懷,這胸懷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學生:……
2、什么樣的胸懷是博大的胸懷?請聯系你的生活經歷簡要說明。(此題意在引導學生認識博大的胸懷的真正內涵,使學生認識“博大”不僅包含了對人、對己,更包含了對家、對祖國乃至世界。)
此問要求學生上課前積極搜集古今中外有關胸懷博大意志堅強的名人的例子,搜集前教師可作指導。如周恩來少年時代便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大志向,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為中華之崛起立下汗馬功勞。白求恩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一生、居里夫人研制出鐳的提取技術卻沒有申請個人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