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新解質疑·綜合能力測試
我們曾那么意氣風發地相信“人定勝天”,口口聲聲說要創造自然。大片大片地開山墾荒、圍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無節制地掠奪自然資源。幾百年才長成的林木,人類可以在短短幾十分鐘內讓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熱帶雨林,可以在幾年內將它們變成光禿禿的平地;幾百萬年才進化而成的物種,可以在幾十年間使它絕跡。人類還有什么不能辦到的?大家說人類力量真是偉大?墒,還沒有來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過來懲罰人類了。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水災頻發,生靈涂炭;沙塵暴肆虐,大氣污染,局部地區的空氣質量已不適合人類居住。這到底是誰征服誰?
究竟什么才是人類的力量?
當我們想砍伐參天大樹時,果斷地放下了屠刀;當我們想品嘗珍禽野味時,毅然地收起了獵槍;面對一片靜謐的湖水,我們發出一聲由衷的贊嘆;面對一座巍峨的高山,我們欣賞它的神秘和雄偉……這才叫人類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10.文中“螞蟻征服大象”的例子論證了什么觀點?
答:________
11.下列對第二自然段中畫線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女探險家認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為大自然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b.女探險家以謙虛謹慎的態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險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無與倫比的威力。
d.女探險有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認識到不應把大自然作為征服的對象。
12.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加粗的詞語形成時間上的強烈對照。這對于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達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
13.根據文意,指出“人類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
答: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不懂某一詞句的正確意義,從字面上去附會,做出錯誤的解釋。②工巧獨特的藝術構思③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④毫無意味或毫無興致的樣子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批駁了“烏啼”是“烏啼橋”,“江楓”是“江村橋和楓橋的合稱”,“愁眠”是“愁眠山”的新解! 4.并不都反對。作者認為旅游業的實干家為了招徠游客,作新解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文學研究者這m樣做,是堅決反對的! 5.①如無文獻史料可證,就不能否定這烏啼橋是在《楓橋夜泊》膾炙人口之后,才由好事之徒命名的。②就算有這兩座橋吧,詩人也不會把它簡稱“江楓”寫入詩中。 6.b 7.現在有人說,這幅圖畫不對了! 8.“烏啼”不是烏鴉叫,而是“烏啼橋”;烏鴉的習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寒山寺住車,烏啼橋建于隋大業七年,毀于清同治年間! 9.舉例反駁“烏啼”不是“烏鴉叫”,舉了《烏夜啼》、《烏夜啼引》、《烏夜啼》曲、《短歌行》里的詩句。分析在特殊情況,烏鴉夜里也會啼叫。沒有足夠的證據充分證明烏啼橋是在詩歌出名之后,別人才命名的,并以例子證明此種說法的可信性。再次以一般常情推斷,新解者的說法不能成立。 10.人類征服自然的說法是可笑的。 11.b 12.深刻揭示人類砍伐森林、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后果,表達了作者對無節制地掠奪自然資源的痛恨和惋惜! 13.熱愛自然,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