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教案
3、浪漫主義:
文學史上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表現理想來反映現實。即將理想的生活當作直接的描寫對象,展示出一個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或補現實的不足。表現手法往往比較奇特,情節曲折離奇,語言熱情奔放,格調高昂激越。
解說: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資料,了解雨果創作風格,課上交流,實現資料共享。
三、朗讀練習,感受課文激情
1、導讀: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贊,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的吶喊,良知的呼喚。那么,我們朗讀這篇演說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回顧第五課學習時所講的演講知識。
2、范讀、聽讀、評讀:
設計意圖:聽朗讀帶,學生試讀,師生共同依據演講的特點點評朗讀情況。
四、瀏覽課文,了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
1、思考:從雨果的演講中,你了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雨果為什么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結合練習二)
解說:讓學生把握全文大意,進行內容概括。
2、討論歸納: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討論后歸納。
⑴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兩部分:
一是通過著書立說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用文中原話回答“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個使命”中的這個“職能”和“使命”具體指什么?)“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二是以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群爭取人權,勇敢斗爭。
追問:有這方面的例子嗎?
第9節中舉了他為西爾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爾四個人斗爭的例子。請同學們結合注釋看,這四人都是平民,在當時,平民受盡壓迫和欺凌。伏爾泰為弱勢群體抗爭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力量令人欽佩。
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于現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斗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
⑵ 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為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的臣服于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于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總之,“新紀元”的說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五、結構解讀,理清文章思路
這篇演說起伏跌宕,高潮迭起。從歷史到現實,從伏爾泰的偉大貢獻到他的偉大人格,構成了整個演說的脈絡層次。
討論明確:
(1)總的評價伏爾泰在歷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紀性的貢獻。
崇高的禮贊 (2~9)回顧歷史,伏爾泰為被壓迫的人類而孤軍奮戰。
(10~12)贊美人格,伏爾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3~14)總結全文,再次揭示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激勵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