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有講有練
c.鳥瞰全景,由近及遠,概括力強,文筆生動,寫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勢;
d.用五個字開篇,從大處落筆,簡煉,概括,形象地寫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9、“禽鳥知山林樂①而不知人之樂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③,而不知太守之樂④其樂⑤也”句中五個“樂”字,各自的含義分別是:① ② ③ ④ ⑤
10、全文自始至終九下用“太守”自稱,而不用第一人稱“我”,為什么?
二、同步解讀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陣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1、第一段寫了哪幾方面的景色?
12、文中描寫傍晚山景的句子是 ,描寫山間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總寫四季感受的句子是 。
13、這兩段選文哪一段更像風景畫,哪一段更像風俗畫?分別寄托了太守怎樣的思想感情?
14、將第二段分層,并用原文中語句概括層意,分別不超過三個字。
① ② ③ ④
15、本文既寫太守之醉,又寫太守之樂。其中 是表象, 是實質。寫 是為了寫 , 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每空填一個字)
16、為什么說“太守宴”是很典型的“野宴”,請將原文概括成一句話回答。(不超過20個字。)
三、美文賞讀
右溪記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1]嵌[2]盤屈,不可名狀[3]。清流觸石,洄[4]懸[5]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6]。
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7]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8]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9],俾[10]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11]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注釋]
[1]攲:傾斜。[2]嵌:這里是形容巖石像張著口的樣子。[3]不可名狀: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狀。名,說出。狀,描摹。[4]洄:水回漩而流。[5]懸:水從高處流下來。[6]蔭:遮蔽。[7]逸民退士:指隱居的人。[8]置州:設置郡,作為州治。州,古時的行政區域。[9]蕪穢:雜草積土。[10]俾:使。[11]裨:補助,增添。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南流數十步合營溪( )
②悉皆怪石( )
③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 )
④乃疏鑿蕪穢( )
⑤植松與桂( )
⑥遂命之曰“右溪”( )
18.此文可分為兩層,如何劃分?并概括出層意。
第1層:
第2層:
19.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20.用文中原話回答問題。
①開發右溪的價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敘述整治右溪的經過?
上一篇:《醉翁亭記》課堂訓練
下一篇:《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