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教案2
課 題明 湖 居 聽 書總課時 3第 1 課時 教學目的1、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2、 體會正面鋪陳和側面烘托的表達效果。教學重、難點教學目的2教 具粉筆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作者簡介:2、 請學生朗讀閱讀提示,找出要點。(1) 作者通過豐富的聯想,調動各種表現手法,或正面鋪陳,或側面烘托,或比喻、或排比,或對偶、夸張;或賦聲以形,或賦聲以色,把難以言傳的聽覺描繪得酣暢淋漓,把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藝表演到了極致,給讀者以美的享受;(2) 品味本文華麗絢爛的語言。一、 默讀全文:1、給生字注音: 揖 嘁 喳 橘 抑 挫 髻 褂 錚 羯 遽 調門 耍 媚 煞 皓 協調 熨 囀 仞 騁 匝 塢 2、劃分段落,概括段意,重點是什么? (一)(1~2)戲園子的盛況 戲園里人擠 戲園里嘈雜的場面 戲臺的簡陋 (二)(3)琴師的彈奏(先抑后揚) (三)(4)黑妞的演唱(水漲船高) 重點寫妝束 (四)(5)觀眾的議論 (五)(6)白妞的出場(重點寫眼睛) (六)(7、8)白妞的演唱(重點)(正面描寫) (七)(9)夢湘先生的評論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三月不知肉味 總結:本文中,白妞的演唱藝術是描寫的重點,除了從正面細致地描寫她的聲音外,還以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和觀眾的議論來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藝。作業布置 課后體會 授課日期 2005 年 9月 7 日 星期 三 課 題明 湖 居 聽 書總課時 3第 2 課時 教學目的1、了解課文運用聯想、比喻描寫音樂形象的寫法;2、體會文章華麗絢爛的語言特點。教學重、難點教學目的1教 具粉筆教學過程:一、細讀七、八兩段,重點賞析課文描寫王小玉演唱的 文字,通過文字來感受音樂,并品味語言。 (一)“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帖”,“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二)“越唱越高”----演唱的發展----“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又如登山“愈翻愈險,愈險愈奇”。(三)“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四)“忽又揚起”----演唱的高潮----“像放那東洋煙火”,“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五)“人弦俱寂”------演唱的結束-------“叫好之聲,轟然雷動”,“三月不知肉味”。 總結:閱讀時,可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比喻句,通過文字具體感受演唱的美妙。二、課文采用通感的寫法,從多種角度設喻,選用具體的形象、可體驗的感覺做喻體,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多方位調動讀者的感覺器官來感受音樂的美妙。1、 從感覺的角度賦聲以形;王小玉初唱時的歌聲,人們聽來“只覺。。。。。無一個毛孔不暢快。”(作者將歌聲的妙境轉換成一種視覺);2、 從視覺的角度繪聲以形;王小玉“越唱。。。。。。拋入天際”,作者把王小玉的歌聲轉換成一種視覺;3、 從視覺的角度點染以色,“像放那東洋煙火。。。。。使揚起的演唱聲形色兼備,十分動人。 課 題明 湖 居 聽 書總課時 3第 3 課時 教學目的1、 講解思考練習及同步練習;2、 通過練習鞏固課文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學目的1教 具粉筆教學過程:一、重在訓練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 1、“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十分形象地寫出了眼睛的形態特征,畫龍點睛地勾勒出白妞眼睛的動人之處,表現出一種靈動的美; 2、“屏氣凝神”寫出了觀眾神情的專注。“少”通“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用在這里十分具體地形容出觀眾“屏氣凝神”的神態,從側面表現白妞演唱的美妙; 3、“新鶯”指幼小的黃鶯,“乳燕”指幼小的飛燕,當它們“出谷”、“歸巢”時,會發出動聽的鳴叫。這里借以形容歌聲清脆悅耳,嬌嫩婉轉。 4、“花塢”指長滿了花的山坳,“春曉”指春天的早晨。這里形容白妞的演唱和琴師的輪指彈奏相和相合的聲音。“百鳥亂鳴”則突出多種聲音交相配合的音樂效果。
上一篇:《明湖居聽書》教案1
下一篇:《明湖居聽書》教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