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聽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
2.通感
3.中華藝人的精湛技藝和文學家的創造性
二.教學重點: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通感
三.課時: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明確學習目的
創造,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小說,是極具創造性的語言藝術。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極具創造力的文學杰作。從學習該文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美好的藝術享受,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成功方法,提高 抓住關鍵詞句概括文意的能力,而且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二)學習《自讀提示》,明確學習重點。
1、請同學們讀兩分鐘。
2、同學們自學關于作者劉鶚和《老殘游記》的知識,完成一篇短文,簡介劉鶚和《老殘游記》,400字,獨立完成。
3、學習第二段
①請一位學生讀 ②請一位學生概括文段的兩個要點:
《明》一文的藝術特色和學習重點
包括:正面描寫、側面描寫、通感,都是為了表現白妞的精湛技藝。
(三)課文研討:
一、正面描寫:
1、根據提示,找出6-9自然段。
2、聽錄音,或請學生朗讀。
3、分層次。兩層: 白妞出場——白妞說書
4、研討“白妞出場”:
著重寫了什么?外貌、動作、眼神——魅力動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可見她豐富的的內心世界和生動的表現力
5、研討:“白妞說書”:
過程分成五步,以聲音為線索,找出關鍵詞語,劃分層次
顯得抑揚頓挫,跌宕起伏
二、通感:(成功的奧秘)
1、學習其定義 (見自讀提示)
作用:賦無形于有形,生動可感 激發想像
2、補充錢鐘書《談藝錄》中論述:
在日常經驗中,視覺、聽覺、嗅覺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們說“光亮”,
也說“響亮”,把形容光輝的“亮”轉移到聲響上面,就仿佛視覺和聽覺在這一點上 無
分彼此。在視覺里仿佛有聽覺的感受,在聽覺里仿佛有嗅覺的感受,這就是通感。
味
嗅
觸
通感
視
聽
4、補充例子:
目光銳利 (視——觸) 耳朵太長 (聽——視)
笑聲很甜 (聽——味) 聲音響亮 (聽——視)
味道很濃 (味——視)
聯系《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