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伏爾加纖夫》教案及練習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這是一篇介紹繪畫的文章,依次介紹了俄國著名畫家列賓的油畫《伏爾加纖夫》的創作背景、具體內容和藝術成就。
二、文章脈絡
全文可以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油畫《伏爾加纖夫》的創作背景。
第二部分(4-11),介紹油畫《伏爾加纖夫》的具體內容。
第三部分(12)介紹油畫《伏爾加纖夫》的藝術成就和對參觀者的影響。
三、寫作方法
1.依次介紹,突出個性
畫面共有11個人,怎樣介紹既具體清楚又具有整體感?作者采取了分組依次逐個介紹的方法。11個人,分為3組,4+4+3,然后從第一組開始,逐個介紹,使瀆者既有完整的印象,又對每一個纖夫有具體的了解。對這3組共11個纖夫,文章沒有平均使用力量去介紹,而是有主有次,有詳有略。3組中間,前兩組介紹較詳,第3組介紹較略;11個纖夫中間,岡寧和拉里卡介紹較詳,其他人較略,后二個介紹最略。這樣的介紹,既清楚,又突出了畫面的重點,符合油畫的創作主旨。
介紹繪畫,尤其是人物畫,“動靜”關系是比較難以處理的。畫面是靜止的,而人物卻是鮮活的;人物呈現在畫面的外在的特點比較好介紹,人物內在的性格、氣質、情感卻難以鑒賞和介紹。本文能夠較好地將人物,特別是重要人物外在特征和內在個性結合起來介紹,透過外在的衣著、動作、表情去表現人物的內在思想情感。例如岡寧,他不僅是走在拉纖隊伍最前面的人,更是這個群體的悲劇性主角。文章介紹了他“身上的麻布衫滿是補丁”,說明他的貧困,這是他拉纖的經濟原因;介紹“他的頭上畫了一塊包頭的破布”,顯示他“古希臘哲學家”的氣質,這是他成為“主角”的思想原因;介紹他“兩手下垂,胸前那一根纖索繃得很緊”,表現他忍受著肉體的痛苦;通過他“那雙深陷的眼睛”、突出的前額,顯出了他的智慧。人物的這些外在特征,加上他“神父”“唱詩隊指揮”的經歷,讓人想見他此時拉纖所承受的精神上的痛苦,同時感受到他堅韌的性格和“內在的意志力”,——過人的智慧和堅強的性格都是“領頭”人物所必需的。藉此,作者完成了對“一個俄羅斯農民長者或智者的典型”的介紹,讀者也仿佛看到了一位拉纖群體靈魂人物的栩栩如生的形象。
2.畫面介紹和背景介紹兼顧
文章的標題是《油畫(伏爾加纖夫)》,對畫面的介紹是文章的主體,作者用了8個自然段(全文共12個自然段)介紹油畫的具體內容,使我們獲得了對畫面形象,特別是人物形象從外在特片到內在精神的全面清楚的了解。但是,對于這樣一幅極富盛名的藝術品,對于它的深刻內涵和藝術成就,很有必要結合它的創作背景去賞析,以求得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因此,作者在正式介紹油畫內容之前,花了3個自然段的篇幅,從繪畫藝術、列賓生平和社會現實等三個方面作了背景介紹,這些背景介紹無疑能使我們每位讀者對這幅著名油畫的主題、創作意圖和創作風格有更為清楚和全面的了解。
四、問題探究
1.如何看待這部作品的價值?
油畫《伏爾加纖夫》以其嚴肅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精湛的藝術手法,對沙皇農奴制的深刻批判和對農民的深情關切的主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對廣大讀者作普及性的介紹和推薦,讓更多的人,包括青少年,了解它,理解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本文的介紹既重點突出,又全面周到,不僅可以讓讀者了解這幅名畫,而且能使讀者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提高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