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談散文》教案2
②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勾畫出幾幅有關白鷺的畫面。
作者先通過比較寫了白鷺的形體美(2、3),然后再寫它的尋常之中的美麗。
四幅畫面:白鷺的形象美、白鷺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畫面、白鷺悠然站在小樹的絕頂的畫面、黃昏中低飛的白鷺等四幅圖畫。
③在這些描繪中,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
前兩幅是靜態描寫,后面兩幅畫則是先靜中有動,后動中有靜。
3、細讀課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品評語言,進而欣賞散文詩的意境,提煉出主題。
①提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語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種修辭方法來描繪白鷺,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鷺比作“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美,說明其容易被人忘卻,因為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樣容易被人發現。
(2)文章首尾圓合,贊美白鷺,從哪幾個詞語上體現出來,如何理解這幾個詞?
“實在”、“韻在骨子里”,“實在”是對上文描寫的一個總結,即突出了作者的認識和感覺,表現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賞;又呼應了開頭,使文章首尾圓合,渾然一體。
“韻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現。
(3)文章選用哪些材料來刻畫白鷺?為什么選擇這些材料?
水墨,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白鷺,很多地方都是虛寫的。
(4)全文感情基調為贊美,為何作者又說“白鷺不會唱歌?”
進一步說明了白鷺是“優美”而不是“鏗鏘”,這就使作者心中白鷺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現。
這幾個問題層層推進,由易到難,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實施,清晰地而展現對白鷺由外在美的刻畫升華到其內在美的具體過程,感情也進一步推進。
②在品評語言的基礎上,進而領會其優美意境,提煉出文章的主旨
(1)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鷺是一首詩,那么,文章是如何將“散文的詩”和白鷺形象相融合的?
詩有美的意境,美的語言,美的意蘊,這跟白鷺相似(略)。
(2)找出能透視全文主旨的句子。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第一個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適時點拔,引導學生從散文和詩的特點入手分析,把握散文詩這種文體的特點,從而讓學生體會本文有形無聲卻有情的優美意境及淳美的意蘊,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主旨。在這兩個環節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學會品讀文章的方法。
總之,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贊頌,謳歌了那些“因為它常見,而被人忘卻了”的美。
4、感悟美點,完成兩個目標:
(1)積累語言:《登徒子好色賦》中的語句轉化和富有詩意及哲理的語句。
(2)學完這篇文章以后,給自己怎樣的啟示?
學生發言,教師適時給予點撥,最后總結:由贊美白鷺美在自然、,進一步聯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奉獻的人,同樣具有美的閃光點。
三、總結:
本文的寫作特點:
1、本文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的手法表現歌詠的對象。
2、巧用襯托比較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