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第二課時教案(兩篇)
(3)區別歷史事實中的諸葛亮和傳說中的諸葛亮。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政治遠見,能對復雜的形勢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出規律,定出方針。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賞罰嚴明,恩威并施。其他如開發生產、發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歷史價值。他還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張修身養德,志向高遠,這些精神,多可借鑒。
傳說中的諸葛亮,已被作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是不能當作史實來看的。
(4)小結。
封建社會推崇諸葛亮,或由于他助劉興漢是正統,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盡忠,是忠臣的典型。人們今天肯定諸葛亮,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于他的“忠”,我們應當賦予新的內容。例如《后出師表》中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現在已被賦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義。
三、重讀《出師表》與《隆中對》,試比較兩文的異同點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研讀3—5段并歸納第一大部分內容。 二、研讀6、7段。 三、講清“寓情于議”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檢查鞏固情況:⑴ 1、 檢查背誦1、2段。⑵ 2、 這兩段諸葛亮向后主劉禪提出的兩條建議是什么? 二、研讀3—5段。 1 指導朗讀3—5段,要求有層次感。 2 補充如下注釋: 是以:因此,“以是”的倒裝。 痛恨:痛心,遺憾,要注意與現代漢語的區別。 所以:表原因連詞,要注意與現代漢語的區別。 計日而待:時間不長,屈指可數。 良實: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善良誠實之人。 親賢臣,遠小人:親,親近;遠,遠離。都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闕:通“缺”,缺點。 3 結合注釋,弄清語意,思考3、4、5各段意思。 4 分析并討論:“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⑴這句話是諸葛亮希望后主劉禪干什么?⑵這樣做有什么重大意義?⒌這三小節作者又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什么建議?(親賢遠佞) 三、小結第一部分。 四、研讀第二部分。 1 指導朗讀,要求讀出層次感。 2 補充如下注釋: 躬耕,親自耕種。躬,身體,此處是名詞作狀語。 聞達:聲名遠揚。 庶竭:希望竭盡。庶,讀shù,連詞,表希望。 驅馳:本義是策馬前進,此處引申為奔走效勞。 托付不效: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托付,動詞活用為名詞,指托付的事情。 爾來:從那時到現在。 3 翻譯6、7段(以敘事為主,可直譯) 4 思考,回答問題:兩段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敘述的對象以及敘述的內容是什么?(要求學生扣課文中句子回答) 5 歸納大意:借分析句子含義,講“寓情于敘”。 6 背誦第二部分。五、布置作業。⒈課后默寫3-7段內容。 ⒉ 完成“辨析·比較”題三、四。 ⒊預習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