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說明文閱讀-語文版九年級下第五單元課文梳理
(2)文學性:文章的題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這七個字既點出荔枝的產地、果實、成熟的時間,又描摹了荔枝的主要特征之一:果實呈紅色。引用古代詩歌中的名句,使標題具有文學情趣,符合科學小品的特點。如果改成《說荔枝》或《荔枝的生態(tài)和生產》,那就遜色多了;“飛焰欲橫天”“紅云幾萬重”分別出自郭明章《荔枝》詩、北宋鄧肅的《看荔枝》詩,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荔枝絢麗的顏色;明代徐火勃有《詠荔枝膜》詩“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夸張地寫出了吃畢荔枝時把殼和膜扔在地上的情景;杜牧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嘲諷李、楊奢侈腐化的生活,作者引用此詩,說明荔枝不耐貯藏的特點;引用蘇軾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指出我們應大力發(fā)展荔枝生產,使其能滿足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本文語言的科學性集中體現在用詞準確、周密。文學性集中體現在大量詩詞典故的運用上,既使說明形象生動,又使文章詩意盎然。
9-2-19*《善待家園》
內容:導語中,作者對地質災害作了簡要介紹后,便以一組數字警示我們: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主體部分的第一節(jié)“珊瑚礁不僅僅是美麗的”,主要披露的是海南省文昌市80%的珊瑚礁遭受嚴重破壞的情況。第二節(jié)“大山是知恩圖報的”,以北京延慶縣兩個山村的不同遭遇為例,說明了注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第三節(jié)“裸露的土地就像裸體的我們自己”,揭示了墾草種糧、過度放牧造成內蒙古草原大面積沙漠化,生態(tài)危機日益嚴重。
9-2-20*《龍永圖趣說wto》
1.內容:龍永圖以形象生動的比喻,風趣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透辟深刻地解說了“入世”的重要意義,表現出他對有關政策的熟稔,也表現子他高超的語言技巧,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深深的愛國之情。
2.結構
第一部分:wto與兩個人打架。寫中國加入wto有利于解決貿易摩擦和糾紛。
第二部分:wto現籃球比賽。寫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加入世界經濟主流中,那么道德就要遵守國際通行的規(guī)則。
第三部分:wto與賣菜小販。繼續(xù)談遵守規(guī)則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wto與小孩沖馬桶。樹立規(guī)則意識在中國是長期的任務。
第五部分:wto與打工仔。為了明天當老板,今天先做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