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泰坦尼克號》教案1
2請一位同學概述劇情,其他同學補充。
(劇情參考:
1985年,“泰坦尼克號”的沉船遺骸被發現。美國探險家洛維特在船艙里看見了一幅畫,102歲高齡的羅薩聲稱她就是畫中的少女,羅薩開始敘述她當年的故事。1912年4月10日,被稱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泰坦尼克號”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富家少女羅薩與母親及未婚夫卡爾一道上船;另一邊,不羈的青年畫家杰克*在碼頭上的一場賭博贏到了船票。羅薩不愿嫁給卡爾,打算投海自盡,被杰克抱住。很快,美麗活潑的羅薩與英俊開朗的杰克相愛了。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了,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杰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愛人羅薩,自己則在冰海中被凍死。老態龍鐘的羅薩講完這段愛情傳奇后,把那串價值連城的珠寶沉入海底,讓它陪著杰克和這段愛情長眠海底。)
3“影院問卷”:
(1)“泰坦尼克號”為什么被譽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和“夢之船”?什么原因讓它的首航走向噩夢?哪個原因最主要?對這場噩夢你有何思考?
(2)你認為羅薩—杰克的愛情故事有什么特點?
(3)你認為電影最大的看點是什么?
三、教師出示“學案”,請同學們完善后通過,作為《泰》文的學習方案。(事先印好,課堂上下發)
【附】《評〈泰坦尼克號〉》學案(草案)
一、聽清作者聲音:用圈點批法讀課文,梳理文章要點
(一)課文第9段段首有兩句話,老師覺得對我們把握作者觀點很有幫助:“《泰》在經濟市場上的成功當然不是光*童話故事。其成功在于童話與高科技的結合!弊髡邽槭裁凑J為《泰》片的成人故事竟然是個“童話故事”?作者所說的“高科技”指什么?“童話故事”與“高科技”是如何結合的?
(二)在《泰》片熱映時,有人認為是文化入侵,有人則極盡贊美。從作者的分析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老師的聲音。
二、探究延伸
(一)了解了作者宏觀的鳥瞰式的評論,你自己還有哪些或宏觀或微觀的評論?“友情提示”,比如:
1主題與價值觀
2情節雙線結構
3場景、場面
4人物塑造
5對比手法的運用
6視覺沖擊
7動聽的主題曲
8羅薩與杰克的愛情
9人性在災難中的顯現
10《泰坦尼克號》挖掘歐洲歷史題材進行創作的歷功,對中國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的啟示
11《泰》片全球票房奇跡與中國電影
……
(二)反彈琵琶:
有影評人士對該片提出批評:認為該片應將后半部分的驚險、特技的效果貫穿全片,以突出災難片的分量;前半部分的愛情戲顯然是畫蛇添足、無足輕重,完全可以壓縮,因片長達3小時,使觀眾難以坐得住,也限制了該片單位放映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