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課堂教學實錄
師: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文言文《扁鵲見蔡桓公》(板書)。本文選自《韓非子》。故事中的扁鵲,(課件展示)原名秦越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民間醫生,因為醫術高明,人們就用上古時代名醫扁鵲的名字稱呼他。有一次,扁鵲行醫到了虢國,虢國的太子病死了,正準備下葬。扁鵲問明了太子的病情后,斷定太子并沒有死,還能救治。扁鵲先用針刺療法給太子治病,一會兒,太子就蘇醒了;接著扁鵲又把藥物敷在太子肋下,一會兒,太子就站了起來;最后他又配湯藥給太子喝,僅服了三十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復了。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可是,也有人對這位神醫的醫術不那么相信,這個人就是——生:蔡桓公。
師:對,蔡國的國君蔡桓公。“見”,是什么意思?
生:進見。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生字生詞可以參考注釋,也可以查字典。(生自由誦讀)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
(生齊讀)
師:大家讀得很好,聲音宏亮,節奏把握也很好。可是還有幾個小地方讀得不是那么準確。109頁第一行“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有的同學把“好(hao)”讀成了“好(h90)”,在這里“好(hao)”是什么意思?
生:喜歡。
師:這是一個動詞,如果讀成“好(hao)”就成了形容詞,這兒應讀做“好(hao)”。還有109頁倒數第三行“在腸胃火齊(ji)之所及也”,有的同學讀成了——
生:齊(qi)。
師:有的同學可能納悶:老師,這個字明明是“齊(qi)”,怎么能讀成“齊(ji)”呢?
生:是一個通假字吧!
師:對,它確實是通假字,這是文言文所特有的一種現象。(課件展示)通假字的產生,是由于古代文字比較少,文字常常不夠用,當作者諦鶚鲆患碌氖焙潁綣揮姓飧鱟鄭陀枚烈糲嗤螄嗨頻淖擲創媯庋筒送僮幀g氪蠹野迅詹諾耐僮只隼矗?09頁注解⑩,“齊”通“劑”。大家還能找出課文中其他的通假字嗎?
生1:109頁注解⑨,“湯熨之所及也”中的“湯”通“燙”,用熱水焐(wb)。
生2:“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的“還”同“旋”足“回轉、調轉”的意思。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完整。課文中一共有三個通假字,一起說:(課件展示)“齊”通“劑”,“湯”通“燙”,“還”通“旋”。剛才我們通過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了文章的大體內容。下面老師請大家再看課文,對照注釋,復述課文。復述的要求是這樣的:語言要準確,故事情節要完整,在此基礎上可以再生動一些。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復述,四名同學為一組。如果有不會解釋的詞語,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還不能解決的,就舉手,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有不會解釋的詞語嗎?
生1:“立有間”的“間”怎么講?
生2:“間”是“一會兒”的意思。
生3:“桓侯遂死”的“遂”怎樣解釋?
生4:“于是,就”,桓侯于是就病死了。
生5:“臣是以無請也”我不會翻譯。
生6:“無請”,就是不再問,不再說話,意思是“我因此就不說話
了”。
生7:“疾在腠理”的“疾”怎么解釋?
生8:“疾”就是“小疾”的意思。
師:古漢語中“疾”是“小病”的意思,而“病”就是“大病”、“比較
厲害的病”,詞義是有差別的。
生1:還有“扁鵲望桓侯而還走”的“望”怎么講?
生2:“望”就是“看”。
師:怎樣看?對,是“遠遠的看”。“轉身就走”中的“走”怎么
講?
生:跑。
師:這是一個古今異義詞,在古漢語“走”中就是“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