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兩首——長城謠、一片槐樹葉》教案
(1)善選意象,詠物抒懷。《長城謠》選長城、黃河等可作為中華民族象征的事物作為寄情的意象,濃縮在短短的幾句詩中,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綿綿無盡的思念之情。《一片槐樹葉》則以偶然發現的書里的一片發黃的槐樹葉為意象,盡情抒發了游子懷鄉之情。
(2)語言清新,淺顯易懂。這兩首詩均使用了我們平時所用的語言,給讀者理解詩歌以極大方便。《長城謠》富有民歌謠曲風味,語言質樸,毫無雕琢之感。《一片槐樹葉》似在獨白,又似在與讀者對話,語言明白易懂,然又寄以深情。全詩以發現槐樹葉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節而收尾。首尾呼應,情思貫通,一氣呵成,構思完整,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四、遷移訓練
課內閱讀
(一)有感情地朗讀《長城謠》,思考問題。
長城謠
席慕蓉
盡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
盡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
多少個隘口有多少次悲歡啊
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巔
冷眼看人間恩怨
為什么唱你時總不能成聲
寫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心中有你萬里的軀體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樹 你的風
敕勒川 陰山下
今宵月色應如水
而黃河今夜仍然要從你身旁流過
流進我不眠的夢中
1.理解“你永遠是個無情的建筑”中的“無情”?
2.長城在作者心中有怎樣的地位和影響?
3.詩人借夢境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戀,結尾卻又說“不眠”,該如何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讀《一片槐樹葉》,思考問題。
一片槐樹葉
紀 弦
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園子里撿來的了,
被夾在一冊古老的詩集里,
多年來,竟沒有些微的損壞。
蟬翼般輕輕滑落的槐樹葉,
細看時,還沾著些故國的泥土啊。
故國喲,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讓我回到你的懷抱里
去享受一個世界上最愉快的
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
1.請寫出第一節詩中詩人的感情變化并簡單分析(不超過八十字)。
2.你認為“一冊古老的詩集”有什么深刻含義,請寫出你的理解。
3.最后一節為什么說“去享受一個……槐花香的季節”而不是“桃花香”或其他的花香呢?
4.(探究題)假如在“飄著淡淡的槐花香的季節”里,席慕蓉和紀弦在長城相遇,你認為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請根據你的知識設計一段對話,不超過一百字。
5.請你寫古人思鄉的完整詩句,至少兩句。
【參考答案】
(一)1.古老的長城飽經滄桑,是歷史的見證,人世的恩怨、成敗、榮辱在長城面前,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只是曇花一現,如白駒過隙,長城歷經風雨不為所動。
2.長城在詩人心中,不僅是客觀的物象和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民族苦難歷史和豐富民族遺產的象征,還是詩人寄托鄉愁鄉思的個性化對象。
3.詩人希望有夢,在夢里回故鄉,但是好夢難成,因為濃濃的鄉愁鄉思讓詩人難以成眠。
(二) 1、詩人剛見到槐樹葉,仿佛又回到故土,贊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現實,這種心情立刻變成了傷感,飄零在外,故國難回,傷心又無奈。
【解析】抓住欣喜——傷感的變化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