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
反復誦讀
升華感情
拓展訓練
學以至用 讀17段到最后
1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最后展示了具體夢想,這些夢想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2請同學為他的演講補入一個想象中的夢想,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并且誦讀出來。
這部分表達作者心中執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
1實現了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擁有了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2形象化的語言,表述出對演講內容的理解;通過誦讀表現對美好理想充滿向往。
把握感情基調,真摯、深情、向往與堅定、執著相結合。[來源:學_科_網]
這部分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
思考、寫作與誦讀結合,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融入自己的感受。
老師可以把其余段落補充讀給學生。
總結特點
深化旨意 1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篇是選入《世界散文經典》中的,人們至今在紀念他,原因何在?
2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成功是偶然的嗎?有些什么必要條件? 1①多少年來,美國民眾一直以各種方式紀念馬丁•路德•金,XX年8月23日數千美國民眾再一次聚集到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紀念《我有一個夢想》演說四十周年。美國主流社會的非暴力呼聲仍然高漲,可見他的民權意識已深入人心。
②客觀的說社會是在進步,但仍然存在不公正的土壤,美國目前仍然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自由、民主、平等仍然是美國社會的頑疾,同樣在整個世界也還是需要人類的努力奮斗,這有其現實意義。
2演講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并且旗幟鮮明,要抓文章主旨;其次演講以說服聽眾為目的,要有邏輯性;演講講究內容的鼓動性,要以自己的情感之火點燃聽眾的情緒,要以生動的語言和多樣的修辭手法,將鼓 動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在一起。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成功正符合以上的條件。 1可以聯系社會公正與社會進步作一個分析,指出其現實意義。2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成功是在內容和形式符合以上的條件。
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優美的句子,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
2請以“夢想”為話題,聯系實際,即興演講,注意體現演講詞的特點。
3理解句子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 1好文章值得反復誦讀,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提高朗讀水平。
2學以至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寫演講詞,切實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學會演講。
3(1)運用比喻,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頭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斗。
(2) 運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擺脫貧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與此形成對比的則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狀,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