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教學設計
第七段重點詞語:效: 傷: 明; 率: 駑鈍: 駑: 鈍:
攘除; 損: 益:
答案見課文注釋
先帝知臣謹慎,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 夙夜憂嘆, 恐托付不效,
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早晚憂愁嘆息,只恐怕托付給我的
以傷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大任不能完成,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瀘水,深入荒蕪之境。如今南方已經平定,武庫兵器充足,
當獎率三軍, 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 攘除奸兇, 興復漢室, 還于舊都。
應當鼓勵和統率全軍, 北伐平定中原地區,我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消滅奸邪勢力,復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 進盡忠言, 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心于陛下的職責本分。至于(處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董允的責任了。
北伐的物質準備: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第八段重點詞語:慢: 彰: 諏: 雅言: 咎:
答案見課文注釋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靈。
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討伐奸賊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上告先帝的神靈。
若無興德之言, 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