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威尼斯商人
學習目標1. 了解劇本知識,培養學生對各種文藝表現形式的興趣。2. 把握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鑒賞波瀾起伏的戲劇情節。 3. 學會根據文本語言分析人物形象的鮮明個性,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等人的性格特征。4. 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了解夸張、對比等戲劇技巧。5. 能說出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學習安東尼奧友情至上、鮑西婭見義勇為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把握戲劇沖突,理解戲劇情節在戲劇構成中的地位和作用;體會莎劇富于個性化、生動優美、文采斐然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技巧。難點:理解劇中的戲劇沖突所反映的社會矛盾,認識夏洛克這一形象的復雜性。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資料助讀,增強感性認識;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積累詞語;精讀課文,熟悉劇情,把握戲劇沖突。 教學設計è 課文導入同學們,戲劇是與詩歌、散文、小說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傳統戲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寶,至今仍熠熠生輝。今天,課本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走近戲劇的機會,首先讓我們走進在世界話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領略戲劇的藝術魅力。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是巴爾扎克《守財奴》中的葛朗臺、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果戈理《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嗇的表現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走進《威尼斯商人》去尋求答案。è資料助讀認識戲劇戲劇基礎知識:1. 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臺上展現。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澳弧敝盖楣澃l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2. 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臺演出的矛盾沖突中。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3. 劇本的語言要表現人物性格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