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兒的信》心理滲透課教案
1.教師范讀課文,疏解字詞,初步感知文章。
2.人們眼中的愛情是什么樣的?你讀過本文后對愛情有什么評價?
3.本文作者對愛情的評價是什么,找出相應的句子。
四、品讀課文,自主探究:
1.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說出喜歡的理由。
2.帶著問題再讀課文,體會文章主旨。
①作者為什么要用童話來詮釋愛情?
②上第三次來到人間都分別看到了什么?態度怎樣?
③為什么把上帝看到的東西結合起來談?說說你的看法。
五、課外拓展,合作探究:
你還知道那些經典的愛情故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并說出這些故事為什么能成為千古絕唱?(學生各抒己見)
六、課外補遺,心理滲透:
名家是如何評價愛情的?
多媒體展示:愛情是人類的一種美好圣潔的情感,她會給人以明智和高尚,她是你人生路上的一顆指引幸福的星辰。
沒有任何東西能比人類的愛更富有智慧、更復雜。它是花叢中最嬌嫩的而又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這個花叢的名字叫道德。
——蘇霍姆林斯基
七、七嘴八舌:
蘇霍姆林斯基寫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你獲得了哪些啟示?談談對早戀的看法!
八、總結:
只有在理想信仰天空下的愛情才是美麗的。她是你心靈田園的一位特殊守望者。于是,我們就看到了生活中的那些相愛一生相伴到老的夫妻。他們的愛情就如同那潺潺的溪水流淌不息。他們彼此既有自由的呼吸,也有廝守的親密,默契的心靈能從對方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感受心的交流。
作者說過“青少年時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這一時期需要積蓄力量,去創造美好的東西”,青春不是愛情的季節,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這份美麗,青蘋果閃爍著耀眼誘人的翠綠,然而它卻是酸澀的。保護好我們這份珍貴的權利,等待你成為真正的“有智慧的人”的時候,再去把握自己的幸福。
九、作業:
1.給你的父母寫一封長信,訴說你在成長路上的困惑;
2.在你的日記本上寫下你對愛情的看法,把它讀給父母聽,告訴他們盡可以放心,你讀懂了青春的含義。
3.想一想,愛情的延續要靠忠誠和心靈相系,那么友情呢?親情呢?你又是怎樣看?
4.摘抄與愛情有關的名言警句。
課后反思:
中學生正值青春期,異性之間會產生微妙的感覺。對于愛情這個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學生如處理不當,思想認識不足,就會產生早戀等的不良現象。這樣的課符合心理滲透的研討課題。因此,我在教學中對學生從心理世界進行正確的指引。“如何面對愛情?愛情的真諦是什么?”這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由于學生對愛情這個話題比較好奇、興趣較大,讓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討論,學生有羞于發言或不敢發言的現象,經過引導和鼓勵,學生放下了包袱,輕松參與到討論當中。同時,相對于中學生而言,由于中學生“涉世未深”,缺乏豐富的相關的生活經驗,對于愛情的本質的理解有些困難。在反復的閱讀中學生基本上克服了這一難題。
1.課前準備好了課件,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多感官的刺激來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創設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整體效果較好。
2.教師明確討論的要求,通過討論去交流對愛情的不同看法,從中探討愛情的真諦,另外,教學過程中注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學生在暢所欲言中消除了尷尬情緒,課堂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