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演講比賽:微笑著面對生活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墻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于是,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墻。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墻后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家消除隔閡,成了通家之誼。
試問,如果張、葉兩家互不相讓,那又會造成什么局面呢?那不是爭吵不斷,意見更深了嗎?還談得上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嗎?
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那么,寬容對自己就是一種解脫。
一次,前民主德國柏林空軍俱樂部舉行盛宴招待空戰英雄,一位年輕的士兵斟酒時不慎將酒潑到烏戴特將里的禿頭上。頓時,士兵悚然,會場寂靜,倒是這位將軍輕撫士兵肩頭,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能再生頭發嗎?”全場立即爆發出了笑聲,人們緊繃的心弦松馳下來,盛宴保持了熱烈歡樂的氣氛,
由于烏戴特將軍的寬容,既解脫了自己,又快樂了別人。這種寬容,何樂而不為呢?
寬容是人類應該具有的美德,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人固然需要寬容,但寬容的心并不是無邊無際的,對任何事都能去寬容對待的,也就是說寬容該有個限度。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農夫與蛇的故事,農夫好心救了毒蛇一命,把它放在懷中取暖,可毒蛇醒來卻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前說:“我憐憫惡人,應該得到報應。”農夫臨死前,終于認識到了憐憫惡人的后果。對惡人的憐憫就是對惡行的縱容,就是對善良人們的犯罪。我們在寬容別人的時候,也應該看看對象是不是值得我們寬容。
一個國際大盜落網了,被判刑收押。一個記者去監獄采訪他,他就講了自己的故事。小時候,他看見鄰居家的母雞下了一個蛋,覺得好玩,就順手拿了回來。爸爸發現了,剛想訓斥他,被媽媽攔住了。媽媽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可別嚇著他。”爸爸沒說什么,讓他把蛋還去,鄰居很大度把蛋給了他,讓他煎荷包蛋吃。大人的寬容成了縱容,他就越偷越膽大,最后成了國際大盜,終于鋃鐺入獄。
一個無邪的兒童,在母親的“寬容”下成了國際大盜。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對錯誤的寬容,最大的受害者是被“寬容”的人!
由于寬容,多少矛盾在微微一笑中解決;由于寬容,多少失敗者從深淵中爬起;由于寬容,多少成功者從山腳攀上了頂峰;由于縱容多少善良的人受到傷害;由于縱容,多少無邪的兒童走上了不歸的道路!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寬容多一點愛,少一些縱容少一些害吧!
男:朋友,微笑吧!把艱辛匯入改變命運的動力,把挫折化為認識世界的坐標。
女:朋友,微笑吧!把塵封的心胸敞開,讓狹隘的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靈放飛,讓豁達寬容回歸。
男:朋友,微笑吧!用微笑的力量,去關愛他人,去影響周圍,直至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起一片不落的燦爛。
合:朋友,微笑吧!微笑著面對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煩惱,贏得的卻是整個世界。
三、專家點評。
四、宣布比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