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馬說》導學案
馬說1、知識與能力:讀準字音,積累通假字;讀懂大意,積累重點實詞,并能翻譯全文。
2、學習與方法:誦讀法、加注法
3、情感與價值:揣摩本文托物所寓之意及其現實意義
[學習要點]
1、讀準字音,積累通假字
2、讀懂文意,積累重點實詞,翻譯全文
3、理解作者托物所寓之意
[自學指導]
自主預習、交流質疑、合作討論
[自學成果展示]
1、解題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大多一事一議,借一件事或一種象來表述作者對某些事物或問題的見解,常托物寓意。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馬說》一文大約作于唐元貞十一年到十六元年,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是不順,他曾三次上書宰相,請求重用,但志不得道,于是他便相繼投靠在宣武節度使和武陵節度使的幕下。他認為自己的遭遇是很不幸的,于是他郁郁不樂,便有了伯樂不常有的感慨。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積累通假字
搶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說出本字及意義。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才美不外見。
④食之不能盡其材。
⑤其真無馬邪?
4、檢測朗讀
①第一段女生推薦一名代表朗讀。
②第二段男生推薦一名代表朗讀。
③第三段全班齊讀。
④指出不足之處或特別優秀的地方。
[合作探究]
1、質疑,將預習過程中沒弄懂意思的字詞句提出來,尋求幫助。
規則:①小組內派一名代表將組內無法解決的重點實詞和難句板書在黑板上;②第一、二小組相互命題,第三、四小組相互命題;第五、六小組相互命題;③如果被抽查的同學回答正確或第二名同學補充糾正了,就為本大組加分,否則就為抽查組加分。21教育網
2、齊讀全文,邊讀邊想每句話的大意。
3、第一段寫千里馬遭遇的句子是 ,有此遭遇的原因是 。
4、第二段寫千里馬遭遇的句子是 ,有此遭遇的原因是 。
5、第三段提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具體表現在 。
6、明其寓意。
①題目為“馬說”,作者想借馬表達一種什么情感?
②文中的千里馬比喻 ,伯樂比喻 ,食馬者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