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衡傳》 《 祭妹文》教案
《 張衡傳》 《 祭妹文》教案[內容]
一、教法建議
【 拋磚引玉 】
( 一 ) 學習《張衡傳》要抓住兩個要點:
1 . 在分析課文辭章基礎上講清傳記文學的特點,要結合“思考和練習”,介紹人物傳記的一般知識。
2 . 從分析課文寫作特色入手,使學生從實踐中理解人物傳記特點,了解張衡在科學上的不朽成就。
( 二 ) 學習《祭妹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1 . 本篇為“自讀課文”,文字不算很深,而且讀起來瑯瑯上口,易于引起思想上的共鳴。應根據“思考和練習”一提出的要求,在學生反復閱讀的基礎上,稍加點撥即可。
2 . 寫作特點,主要突出“寓情于事”這一點,其它不必過多“發掘”,以免分散重點。
3 . 對袁枚三妹素文的身世也不必多作介紹,只需結合課文來講就可以了。
( 三 ) 應把對兩課語言知識的整理作為重點。
【 指點迷津 】
( 一 ) 學習《張衡傳》寫作特點,主要扣住兩點,一是詳略得當,二是語言簡煉、形象、具體。對于第一個特點,先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教師可作如下引導:1 . 先在全文各段中比較詳略,分析詳寫張衡科學成就的原因。并可追問:對張衡的文才和政績,完全舍去不寫行不行 ? 2 . 比較寫張衡各項發明創造的詳略,分析詳寫候風地動儀的原因。3 . 再在寫候風地動儀這段中,分析特別著力寫儀器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通過提問、分析,讓學生具體認識課文在記敘詳略上的細致安排,都是為了突出張衡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由此而推一般,傳記的詳略取舍,應服從于突出傳主特點的需要。對于第二個特點,可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候風地動儀”一節來認識。
( 二 ) 《祭妹文》應重點分析第4自然段,可先找出所選事例,然后再從組材和表現方法上作些分析。
1 . 一段寫動年瑣事 ( 同捉蟋蟀、相伴溫書、掎裳悲慟、瞠視而笑 ) 。
2 . 在材料組織和表現方法上有以下兩個特點:
a . 當年事和眼前景相結合:不是一般憶舊,而是通過憶舊來掉念逝者,所以在寫這些往事時,都緊扣眼前。比如寫“今予殮汝葬汝”的事實,就自然聯想到兒時共同葬蟲吊蟲的情景,由此更加深了內心的悲痛。這樣使材料為中心服務。
b . 在表現上只是寥寥數語而情態畢現:
寫動作:“奮臂出其間,顯示出兒童的活潑可愛。
寫裝束:“梳雙髻,披單縑”,使形象生動逼真。
寫聲音:“兩童子音瑯瑯然”,給人以實感。
寫悲戚:“掎裳悲慟”,表現出情感的真摯深沉。
寫喜悅:“自東廂扶案出……瞠視而笑”,欣喜之情由衷而發。
這些融匯起來,描繪出有色有聲、生動感人的生活畫面。
二、學海導航
【 學法指要 】
( 一 ) 《張衡傳》敘述了張衡哪幾方面情況 ? 重點敘述的是什么 ? 根據這些記敘,對張衡做出評價。
本篇課文記敘了張衡政治、文學與自然科學三個方面的情況。重點記敘的是張衡在自然科學方面史無前例的偉大貢獻,詳細介紹的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的外形、雕飾、內部構造、工作原理及其科學效驗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