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衡傳》 《 祭妹文》教案
阿品遠(yuǎn)官河南 名詞活用作動詞,做官。
3 . 古今異同詞
汝終宵刺探 古義:探問,問候。今義:打聽消息。
【 妙文賞析 】
孔子論水①
子貢②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 ? ”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③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④,句倨皆循其理⑤,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萬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微達(dá)⑥,似察;受惡不讓⑦,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⑧;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⑨,似度;其萬折必東 ( 10 ) ,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注釋:
①據(jù)《孔子集語》引《說苑•雜言》,題目是編者所加。②子貢:孔子的學(xué)生,復(fù)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wèi)國人。③予:給予。④卑下:低下。此指水性向下。⑤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圓等隨物賦形的特性。⑥綿弱微達(dá):曲細(xì)柔弱無微不達(dá)。⑦讓:辭目,引申為申辯。⑧善化:善于教化改造。⑨概:古代量米時用來刮平斗斛的木板。這里用作動詞,引申為刮平、削平。 ( 10 ) 必東:一定東流入海。
譯文:
子貢問道:“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仔細(xì)觀看,是什么緣故呢 ? ”孔子說:“水么,能夠啟發(fā)君子用來比喻自己的德行修養(yǎng)啊。它遍布天下,給予萬物,并無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處,萬物生長,有如君子的仁愛;水性向下,隨物賦形,有如君子的高義;淺處流動不息,深處淵然不測,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萬丈深淵,毫不遲疑,有如君子的臨事果決和勇毅;滲入曲細(xì),無微不達(dá),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惡名,默不申辯,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達(dá)胸懷;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裝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滿則止,并不貪多務(wù)得,有如君子的講究分寸,處事有度;無論怎樣的百折千問,一定要東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仔細(xì)觀察。 ( 因為這無疑是在觀照自身啊 ! ) ”
簡說:
蘇軾詩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事物都具有多面性,“水性”尤是。短文雖僅僅是師生一問一答,但生問得簡潔,師答得全面、深刻。足見孔子觀察細(xì)致,感悟深邃,意蘊(yùn)長遠(yuǎn)。其思想的深刻性,語言的啟發(fā)性,是頗具教育意義的。短文以“水”為喻,其意在“仿生”,“水”的千回百折,一往無前;繼往開來,前仆后繼;勇于參與,隨物賦形;包容豁達(dá),無私給予……無不折射社會人生的某些跡象。“水”是一部生活教材,是多彩的人生世界。“水性”萬千,思想內(nèi)容豐富,給我們的啟迪太多了。
【 思維體操 】
巧填“龍”字
龍□□□ □□□龍 龍□□□ □□□龍
□龍□□ □□龍□ □龍□□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