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考點梳理二十二:議論文閱讀
⑨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1.題目“另一種珍愛”指的是什么?“另一種”是作者相對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
2.有人認為第③段的論據有些多余,你認為呢?請說說你的看法。
3.第⑤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內容,為其補寫一個事實論據。
5.作者為什么說“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XX年甘肅蘭州市中考試題)
答案:1.珍愛自己(學會愛自己)。 渴望別人的關愛(或:需要通過別人來肯定自己熱愛自己)。 2.不多余。這里寫女音樂家毀滅自己的事情,是從反面論證“人應該學會愛自己”,與第二段中的正面論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觀點。 3.比喻論證。使得說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論證了“愛自己,就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觀點。 4.略。答題要求:圍繞“學會愛自己,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為強壯”舉例。 5.因為學會愛自己,體現了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為這是真正懂得珍愛世界的前提。
透視:1題考查對議論文論點的把握。第一問從題目這個論題入手,雖然沒有明確問論點,但考查的對象無疑是論點本身。第二問考查提出論點的緣由,這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2題命題的角度是分析并判斷論據是否多余,實際考查的是指定的論據在語段中的作用。3題考查論證,題干的表述直接而明確,要求同學們指明論證的類型,分析其作用。4題要求補寫事實論據,這需要同學們在平時做好積累,能夠準確地理解,簡潔地敘述。5題考查對全文的理解,答題時不僅要理解文章的內容,還要能夠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理解。
常見失誤分析
例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5題。
一 笑
王虎林
①齊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②人生于天地之間,有人稱贊,就一定會有人詆毀。這就像天氣一樣,有晴就有陰,有陽光普照,就難免有淫雨綿綿。這道理也許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齊老那兩笑,并不容易。
③別人夸獎,自然歡喜,高帽子誰不愿意戴呀!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聰慧,秉賦過人,二三十歲就官拜七品縣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師──清乾隆年間的名臣尹文端辭行。尹文端問:你此去赴任,都準備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實實地回答:學生也沒有準備什么,就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尹文端一聽就有些不高興,說你年紀輕輕,怎么能搞這一套,還是要講究勤政務實呀!袁枚說,老師您有所不知,如今社會上的人大都喜歡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真是鳳毛麟角呀!尹文端聽罷此言,很是受用。袁枚不愧為才子,對世事洞明如鏡,在不知不覺中,就將一頂高帽子送給了尹文端。
④連自以為高明的尹文端,都做不到“人譽之,一笑”,何況普通人呢。如果一個人真正能做到“人譽之,一笑”,那么他無論做什么都能夠了然于心,淡然處世,其人生境界就已經有了一定的高度了。
⑤更進一步,如果能夠做到“人罵之,一笑”,那就更是了不得了。
⑥有一段時期,釋迦牟尼經常遭到一個人的嫉妒和謾罵。對此,釋迦牟尼并沒有惡語相向給予回擊。他心平氣和,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這個人終于罵累了,這時,釋迦牟尼微笑著問他:“我的朋友,當一個人送東西給別人,別人不接受時,那么這個東西屬于誰呢?”這個人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是屬于送東西的人自己了。”釋迦牟尼又問:“ ”這個人聞聽此言,一時語塞。從此,他再也不敢謾罵釋迦牟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