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鑄劍》教案
第三部分(第4節):復仇后的情景。作者重在諷刺臣子們的可笑與昏庸無能。
三、體會人物形象。
小說最主要的就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文章的主題。《鑄劍》的人物可以分為三類:眉間尺和宴之敖者,干癟臉少年和圍觀群眾,眾王妃及王公大臣。下面我們來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
1. 眉間尺的形象。
這是一個性格多樣的人物形象,至少他不像以往小說中塑造的純粹的英雄,他首先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是一個還不太成熟的少年。這位小說中的人物更具有真實性。小說首先塑造了一個優柔寡斷的眉間尺。例如打老鼠這件事,眉間尺在對待老鼠的事情上表現出一系列心理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看出他內心充滿了矛盾,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和軟弱,正因為如此,他的母親才會感到憂慮,認為眉間尺的“父親的仇是沒有人報的了”。當然,在眉間尺的性情中,既有軟弱優柔的一面,又有疾惡如仇的一面。隨著情節的展開,眉間尺的性格開始發生變化,先是母親對他優柔性情的失望及父親被大王殺害的悲壯,促使他堅強起來決定為父報仇。于是“眉間尺忽然全身都如燒著猛火,自己覺得每一枝毛發上都仿佛閃出火星來。他的雙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響”,這是眉間尺性格的一次重大轉變,使讀者也對這個少年充滿了信心。促使眉間尺變得決絕的是黑色人的出現。從作者的描寫看,眉間尺雖然性情上有了改變,但仍有許多東西需要他去學習。例如:“他覺得自己已經改變了優柔的性情;他決心要并無心事一般,倒頭便睡,清晨醒來,毫不改變常態,從容地去尋他不共戴天的仇讎!薄暗阎。他翻來覆去,總想坐起來!彼男碾m然堅定了,但面對刺殺大王這樣的大事仍然手足無措。所以眉間尺與黑色人的對話,是眉間尺性情的又一次重大轉變。他接受了黑色人的建議,因為他相信這樣的復仇是不需要任何名義與借口的。所以他毅然決然地自刎,而把復仇任務交給黑色人來完成。
2. 黑色人的形象。
從表面上看黑色人為眉間尺出謀劃策,是因為“我一向認識你的父親,也如一向認識你一樣”。但正如黑色人自己所說:“但我要報仇,卻并不為此。聰明的孩子,告訴你罷。你還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報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靈上是有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已經憎惡了我自己!”他的出發點就是純粹的“復仇”,而不是什么私心。黑色人具有很強的戰斗精神和智慧,因為他要借眉間尺的頭和劍來使大王喪失警惕,以便在適當的時候尋找機會刺死大王。為了更堅決、徹底地戰斗,他把自己的頭也砍下來加入鼎里的戰斗直到勝利,這是一個為了正義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
3. 干癟臉少年和圍觀者看客的形象。
干癟臉的少年是個無聊之人,這種無聊之舉正是很多國人的表現,為一些完全不值得的東西“窩里斗”,那些無聊的看客、閑人,他們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十分愿意欣賞別人的難處與尷尬,以此排遣自己內心的空虛與無聊。此處情節可以看出眉間尺涉世不深,不會機智處理問題的不足,也寫出了一種冷酷的社會現實,眉間尺是孤獨的,沒有什么人能理解他的舉動。這也為黑色人的出現作了鋪墊。
四、分析文章主題。
怎么理解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希望同學們通過討論得出自己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