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綜合能力測試(精選9篇)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1
基礎能力測試
1.解釋下列詞語。
①懊惱:
②熱衷:
③歧途:
④沉迷:
⑤遺憾:
⑥權貴:
2.下面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哨子”標題新穎,不落俗套。
b.“哨子”對比鮮明,發人深思。
c.“哨子”貫穿全文,脈絡清晰。
d.“哨子”妙用比喻,內涵豐富。
3.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第一、二段敘述作者的親身經歷,引出中心論點。
b.第三段屬過渡段,在文中承上啟下。
c.第四至九段中,每段前半部分敘述,后半部分評論,筆法大體相同。
d.第十段用一個長句點明中心,總結全文。
4.下面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 ]
a.全文以“哨子”為題,揭示出“哨子”在文章中的重要。
b.全文論證生動活潑,語言幽默含蓄。
c.全文分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論證方法以講道理為主。
d.全文所用詞語,感情色彩濃厚,褒貶分明,論述語言鮮明有力。
5.《哨子》一文的中心論點是
[ ]
a.回想起來那只哨子給我帶來的悔恨遠遠超過了給我的快樂。
b.我便常常對自己說,不要為哨子花費太多,于是便節省了錢。
c.許多人“所遭受的人類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們對事物的價值做出錯誤的估價而造成的,都是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d.我感到,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人,他們都為一個哨子付出了代價。
6.為什么“權勢”、“名望”、“財產”、“玩樂”、“虛榮”、“依從父母之命或貪求榮華富貴”都可以用“哨子”替代?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
閱讀下面兩段話,回答問題。
①我七歲的時候,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我的衣袋里塞滿了銅幣。②我立刻向一家賣兒童玩具的店鋪跑去。③半路上,我卻被另一個男孩手中的哨子的叫聲吸引住了,于是要求用我所有的銅幣換了他這個哨子。④回到家里,我非常得意,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⑤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們知道了我所作的這個交易后,便告訴我,為這個哨子我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四倍的錢。⑥他們還使我懂得,用那些多付的錢可以買到多少好東西啊。⑦大伙兒笑話我傻,竟使我懊惱得哭了。⑧回想起來那只哨子給我帶來的悔恨遠遠超過了給我的快樂。
不過,這件事情后來卻對我很有用處,這一直保留在我的記憶中。因此,當我打算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時,我便常常對自己說,不要為哨子花費太多,于是便節省了錢。
7.第一段文字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8.文中前后加粗的“哨子”一詞其含義是否一致?為什么?
________
9.如果把兩段話合在一起,其內容應如何概括?
________
10.從行文的角度講,第一段與第二段有怎樣的關系呢?
________
探究能力測試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一千個苦惱和一個苦惱
松下幸之助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會遇到不少困難的事情。困難面前怎么辦?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尋求解決的一個問題。
根據過去的經驗,我有一個很明確的信念,即使是最困難的事,只要自己有適當的準備,有心尋求解決之道,必能找到辦法去解決。當然,解決困難的方式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認清事情的真相,冷靜思考引起困難的真正原因。這時,可能發現大部分原因竟是自己本身造成的。所以,如果自己有做錯、疏忽或思考不夠周密的地方,就要深刻地進行自我反省,加以改正。如此,才能克服困難,也會把這種體驗牢記心中。
當遇到事情不順利時,自己不要找一堆理由推卸責任。事實上,做事不順利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能事先察知造成困難的種種原因,并予以排除,就不至于發生問題了。很多事情的失敗,往往是因為忽略了該做的事,或是即使注意到也沒有去做。所以,如果遭遇挫折,該反省的是自己,而不應該把失敗歸咎于別人。
我處理任何事情,幾乎是沒有一帆風順的。一般而言,工作中難免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使我不能順利完成,于是便有了苦惱。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就會造成神經衰弱,愈來愈愛鉆牛角尖,甚至走向不能自拔的境地。應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我認為,即使是一千個苦惱,也只能算是一個苦惱,也就是要針對最大的苦惱去苦惱。在我的經歷中,曾經同時遇到過五六個苦惱,每個都是令我萬分頭痛的問題。但是后來我發現,不論有多少苦惱,只要注意解決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苦惱,自然就會排除其他較小的苦惱了。
毅然面對困難是很重要的,由此產生的正義感和自我挑戰的勇氣,在現代社會中尤其重要。惟有如此,遇到問題才不會束手無策,才能對重大的事情下決斷。
人們在漫長的一生中,對待各種不同的事情,都可以憑借觀念的轉變,而造成不同的感受。有了開朗的想法,原先覺得困難、擔憂的事,都會變得輕松自如了。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應該盡可能地廣大些,深遠些。有的人只執著于小處做事,而有的人則以180度、甚至360度的眼光來思考事情,因此能夠前后左右面面看到。我認為,只有眼光廣闊、遠大的人,才能敢于面對困難,也才能尋找到解決困難的良方妙策,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縱橫馳騁,揚眉吐氣。
1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用自己的話歸納概括)
________
12.作者在解決困難的方法上有切身體會,請用文中詞語概括出作者解決困難的思路。
□□□□—□□□□—□□□□——克服困難
13.在文中,作者認為“一千個苦惱”包括三個不同方面的內容:(用3、4、5自然段中詞語概括回答)
□□ □□ □□
14.文中加粗字“這種情況”具體指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15.選文第3自然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
16.作者在選文中借用數學用語“180度、360度”,表達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
17.請結合生活中你最贊賞的一位成功人士的事例談談你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認識。
答: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心里別扭;煩惱②急切盼望得到個人的地位或利益;十分愛好某種活動。③比喻錯誤的道路。④深深地迷惑。⑤遺恨;不稱心;⑥舊社會里居高位,掌大權的人。 2.b 3.a 4.c 5.c 6.①文中的“哨子”主要不是指具體實物,而是指購買“哨子”這件事;②被“哨子”所替代的這些現象,它們有其共同點——對其所追求的事物都做出了錯誤的估價;③“哨子”在文中只是一種比喻等。7.d 8.不一致。第一段中的“哨子”指的是具體實物,第二段中的“哨子”比喻自己“不必要的東西”。 9.敘述自己的一個生活實例:為“哨子”付出過高的價錢,帶來悔恨;從“哨子”事件中吸取教訓,常常受益。 10.第一段是第二段“吸取教訓”的基礎。 11.只有眼光廣闊、遠大的人才能面對苦惱并戰勝苦惱,有所成就。或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有所成就。 12.認清真相;思考原因;自我反省; 13.困難;挫折;問題 14.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甚至走向不能自拔的境地 15.道理論證 16.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要盡可能廣些,深遠些或看待事物要全面。 17.略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2
教學目標
一、基本知識目標
掌握“預習提示”中的詞語;
二、能力訓練目標
1、進一步學習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訓練由閱讀到寫作的遷移能力。
三、情感體驗目標
引導學生感悟“不要為哨子花費太多”的人生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特征,學習寫議論文。
教學設想
1、本文通過作者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而得出人生哲理,對學生學習感悟生活很有啟發性。因此,教學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加以體會。
2、安排二節課。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把握
掃清字詞障礙,學習閱讀議論文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激情喚志
同學們都聽說過“三十六計”這個詞。在體現我國古人智謀的三十六計中,有一個是美人計。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記得其中的美人計嗎?美人是誰?(齊答:貂嬋!)中計者是誰?(答:董卓、呂布。)漢朝末年,董卓篡權,弄得國無寧日,民不聊生,他的干兒子呂布,非常勇猛,是幫他作亂的爪牙。王允等忠臣為匡復漢室,用美女貂嬋去離間二人,先將貂嬋許配呂布,又暗送給董卓。呂布心懷奪妻之恨,與董卓產生間隙,最終親手殺死董卓。董卓為虎作倀,死不足惜。但換一個角度想:他為了一個美女而失去性命,值得嗎?(齊答:不值得!)對,得不償失。普天之下,得不償失的豈止一個董卓!《哨子》一文的作者,就親身經歷了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并且耳聞目睹了許多類似的故事。下面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作者講述了哪幾類人的故事,他們各有何得,有何失,這又給予我們什么樣的生活啟示?
二、確定自學目標
方法:教師引導,師生共同確定。
1、掌握生詞;
2、根據議論文的'寫作思路確定閱讀目標:把握論點,把握論證。
問題:
1、作者的觀點是什么?這個觀點是怎樣提出來的?
2、作者用了哪些論據來論證論點?用的是什么論證方法?你認為這樣的論證方法好嗎?為什么?
三、學生自主探索
教師活動:
1、指導學生帶著確定的問題快速閱讀文章。
2、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把握寫作思路的知識和經驗閱讀。
學生活動:
1、 主閱讀探索,要求圍繞確定的問題不斷地給自己提出閱讀疑問。
2、先個人,再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四、交流共享
1、教師注意引導,激發小組間、師生間的交流共享熱情;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觀點地參與討論交流。
2、師生小結;
本文從作者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引出一個論點,用“哨子”的比喻意義評價一系列社會現象,最后引出結論,警示世人。
用排比列舉論據,給人層次非常清晰的感覺;用比喻非常生動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五、情感體驗
問題:你本人或親人有過為“哨子”付出代價的事情嗎?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感受。
六、效果評價
對學生個人和學習小組的學習效果進行恰當評價。
【附】板書設計
親歷事情:為買哨子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四倍的代價。
(個別)
不要 熱衷于獵取恩寵榮祿——犧牲自由、品德、朋友 太高 對事物
為哨 個 醉心于名望——————忽視了自己的事 的價值
論 點:子花 為了積累財產—————放棄舒適、樂趣、尊重、快樂 的 作出
(一般) 費太 別 為了尋歡作樂—————損壞了身體 錯誤的
多 沉迷外表、裝束、住宅、家具、設備——投進監獄 代價 估價所
造成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遷移寫作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根據本文的結構特點(總分總)、論證特點(列舉事例用比喻的方法論證論點)模仿寫作;
2、鼓勵在模仿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寫作。
寫作指導:
1、繼續學習列寫作提綱和收集材料的方法;
2、引導學生模仿寫作。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議論文準確、嚴密的語言,認識本文生動活潑、褒貶分明、幽默、含蓄的語言特點。
2.透過具體例子的生動闡述,把握文章論述的要點。
3.學習提出論點的方法,著重學習講道理后,歸納出論點的方法和從一個故事或某種現象、某種事例引出論點的方法,以及根據生活中某些經歷,得到啟發,歸納論點的寫法。
4.學習用豐富多彩的實例論證論點的方法,即例證法。
[教學時數] 總計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哨子》,作者富蘭克林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民主主義者,科學家。他在研究大氣電方面有貢獻,發明了避雷針。他年輕時注意培養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間的某些過失,這種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貴的。
二、指導預習。
①提示預習要點:
a、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b、本文是怎樣列舉“哨子”現象,從中歸納引出論點的?
c、體會文章語言表達生動活潑的特點。
②學生各自閱讀課文并完成作業:
a、利用工具書,識記生疏的詞語
b、本文的標題有何特點?請你為本文重擬一個標題,要體現中心論點的主要內容。
c、課文第一段用的五次“哨子”,同后面用的九次“哨子”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③關于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2段):敘述自己的一個生活實例:為“哨子”付出過高的價錢,帶來悔恨;從“哨子”事件中吸取教訓,常常受益。
第二部分(第3-10段):列舉自己觀察到的社會上的各種類型的“哨子”現象,從中歸納引出論點。
第一層:(3段):總提自己觀察到的社會上的各種“哨子”現象,引出下文。
第二層(4-9段):用六種事例并加以評述,說明“哨子”使這些人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第三層(第10段):歸納論點:許多人“所遭受的人類很大一部分的悲苦……太高的代價”。
三、研讀課文。
①先齊讀課文,再分組討論全文的結構層次(組內推選代表講解,其他同學補充)。
②文章的論點是什么?
明確:許多人“所遭受的人類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們對事物的價值作出錯誤的估價而造成的”。
③文中怎樣列舉“哨子”現象,從中歸納出論點的?
明確:本文作者親身經歷(包括觀察)的生活實例中提出論點,給人以啟示。先敘述作者幼年時一個生活實例并歸結出經驗教訓,由此對一個“哨子”的價值作出了錯誤的估價,因而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四倍的價錢”,因此而“懊惱”、“悔恨”。
接著,課文以“哨子”比喻對其價值作出錯誤估價的事物。一一列舉評述:
a、哨子——恩寵榮祿(權勢); b、哨子——所謂名望;
c、哨子——財產; d、哨子——尋歡作樂;
e、哨子——遠遠超出生活水平的享受;
f、哨子——依從父母之命或貪求榮華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④找議論文的論點:一篇議論文,一般說來論點言簡意賅,一目了然,讀者比較容易捕捉。論點的出現也有一定的規律,有時標題就是論點,如:《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奮斗業績和基本經驗》,有時論點在論述的過程中,如《想和做》;有時在文章的結尾。“哨子”一文,依次運用了六個事例,從六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論點。
[作業練習]
1、本文生字詞聽寫積累。
2、加紅線的字注音并釋義,再解釋詞語。
熱衷( ): 懊惱( ):
恩寵榮祿: 人面獸心:
3、用“當”或者“假如”為引起詞,試寫幾段段間排比句,不低于四組。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4
教學目的
一、正確估價人生的價值。
二、學習一事一議、連續舉例論述同一論點的寫法。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練習仿寫:知識生成能力。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富蘭克林的生平和軼事。
參照教師教學用書《有關資料》一、二部分。另補充一則于下:
富蘭克林出身貧寒,僅讀過二三年書。他從12歲起就在印刷所做學徒,20歲出頭開始單獨經營印刷業,一直到晚年。他在刻苦自學中追求科學,真正的科學研究是在40歲以后開始的,有過許多重要的科學發現。他一生都以自己的微賤出身為榮,從不炫耀自己的頭銜和榮譽。他認為唯有科學的事業才是永存的,并將由后代不斷的發展。他在逝世前幾年,就為自己寫好了如下的墓志:
“印刷業者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身體(像一本舊書的皮子,內容已經撕去,書面的印字和燙金也剝掉了)長眠此地,作蛆蟲的食物。然而作品本身絕不致泯滅,因為他深信它將重新出版,經過作者加以校正和修飾,成為一種簇新的更美麗的版本。”
上述事例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富蘭克林是如何正確估價人生的價值的。
二、速讀課文,把握要點。
1.課文中一共有多少只“哨子”(即“哨子”一詞出現過幾次)?
2.本文是議論文,用形體感很強的“哨子”作標題:有什么含義?
3.與前三課議論文的標題相比較,這篇課文的標題屬于議論文的哪種類型?(用線條連接)
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提示論述的由頭從三到萬揭示議論的范圍想和做展示供議論的故事哨子揭示中心論點
三精讀課文,知其寫法。
1.全文10段,可分幾個部分?為什么?
一(1~2),引子,點題。
11( 3~10),評述,結論。
2.完成練習二。
3.4~9段中的“哨子”各評述什么現象?請在書上劃出表現這些現象的句子。
4.分角色朗讀4~9段。朗讀者應恰如其分地表達出"我"的情調和語氣。全班4個小組,每小組出6人參加比賽;一輪后評出最佳小組。
5.完成練習一。
6.完成練習三。
四印發或朗讀《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
五、作文仿寫練習。
題目:假如我當校長
要求:
1.要寫出真切的設想。
2.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的排比例證。
3.200字左右。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5
教學目的
1、了解本文所闡述的道理,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2、了解本文“哨子”的多種含義。
3、能從文章所選的眾多材料中分析出作者的觀點。
4、理解本文提出論點的方法及從多方面擺事實論證的寫法。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從六個方面連續舉事例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難點:分析理解“哨子”的多層含義。
學法引導
通讀全文,理解意思,分析聯系,理清思路,概括內容,完成練習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千世界中的風花雪月、草木獸禽常常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生活中的淺吟低唱、物事人情總給我們以深深的啟迪。科學上有著卓著成就、美國著名的《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富蘭克林就曾因一只小小的、尋常的哨子而悟到了生活的真諦。下面讓我們跟隨這位偉人一起來感悟生活吧。
二、正課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1)給4~9段中的“哨子”各用一個詞語概括其含義,然后給“哨子”下一個定義。
(2)第1、2段中的“哨子”與下文提到的“哨子”有什么關聯?
2、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明確:
(1)“哨子”的含義:第4段,恩寵;第5段,名望;第6段,財產;第7段,尋歡作樂,肉體上的享受;第8段,外表,漂亮的裝束,講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設備;第9段,高貴的門第,榮華富貴。
“哨子”的定義:人們所追求的得不償失的有害的物質。
(2)含義不同。第1段的“哨子”是實指,指生活中常見的能吹響的器物,兒童玩具;第2段的“哨子”用的是比喻義,比喻自己“不必要的東西”,是虛指。聯系全文看,“哨子”的含義由最初的實指意義逐步虛化,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指人們對其價值做出錯誤估價的事物。
3、深入思考:
(1)第3段在全文結構中起什么作用?第10段與第4~9段有什么關系?作者歸納出的結論是什么?
(2)作者提倡什么樣的價值觀、人生觀?(學生在4~9段中找到相關語句)
4、學生討論后歸納:
(1)第3段在全文起過渡作用,也是為評述自己觀察到的社會上的種種“哨子”現象而總起。第10段是對上文4~9段的歸納。
作者歸納出一個結論:為哨子付出太高的代價是人類很大一部分悲苦的根源。其用意在于警醒世人,要端正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免受悲苦,尋求真正的幸福。
(2)從對六個事例的分析中,可以找到作者提倡的價值觀、人生觀。歸納起來即正直、正當、豁達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文章精神實質所在。
5、課堂練習。
(1)解釋下列詞語:
恩寵榮祿、慷慨無私、人面獸心、生性惡劣
答案:
恩寵榮祿-指恩惠、寵愛、榮耀和俸祿,本指封建時代人們(尤其是為臣的)的追求。本課指獲取上級的歡心,追求名利地位。
慷慨無私-大方,沒有私心。
人面獸心-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像野獸一樣,形容非常兇惡殘暴。
生性惡劣-從小養成的性格、習慣很壞。
(2)談談自己生活中或社會生活中的“哨子”現象,并加以評述。
三、總結
哨子的事情是作者童年時代的一件小事,富蘭克林卻能從中悟到一個很有用處的道理,而且一直保留在記憶中,常常以此為戒,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由此可以悟到,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與善于感悟是分不開的。吃一塹,長一智,銘記終生,就是一筆精神財富。
四、板書設計
哨子、人生真諦
恩寵、自由、品德、朋友
名望、自己的事
財產、舒適的生活、為別人做好事的一切樂趣
所有的同鄉們對他的尊重慷慨、無私的友誼的快樂
尋歡作樂肉體上的享受、精神或命運方面一切可贊美的改善
外表漂亮的裝束、講究的住宅人身自由
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設備
高貴的門第、榮華富貴愛情
五、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二、三題。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6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哨子》,作者富蘭克林是美國 資產階級革命 時期的民主主義者,科學家。他在研究大氣電方面有貢獻,發明了避雷針。他年輕時注意培養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間的某些過失,這種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貴的。
二、指導預習。
①提示預習要點:
A、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B、本文是怎樣列舉“哨子”現象,從中歸納引出論點的?
C、體會文章語言表達生動活潑的特點。
②學生各自閱讀課文并完成 作業:
A、利用工具書,識記生疏的詞語
B、本文的標題有何特點?請你為本文重擬一個標題,要體現中心論點的主要內容。
C、課文第一段用的五次 “哨子”,同后面用的九次“哨子”的含義有什么不同?[來源:第一范文網]
③關于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2段):敘述自己的一個生活實例:為“哨子”付出過高的價錢,帶來悔恨;從“哨子 ”事件中吸取教訓,常常受益。
第二部分(第3-10段):列舉自己觀察到的社會上的各種類型的“哨子”現象,從中歸納引出論點。
第一層:(3段):總提自己觀察到的社會上的各種“哨子”現象,引出下文。[來源:第一范文網]
第二層(4-9段):用六種事例并加以評述,說明“哨子”使 這些人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第 三層(第10段):歸納論點:許多人“所遭受的人類很大一部分的悲苦……太高的代價”。
三、研讀課文。
①先齊讀課文,再分組討論全文的結構層次(組內推選代表講解,其他同學補充)。
②文章的論點是什么?
明確:許多人“所遭受的人類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們對事物的價值作出錯誤的估價而造成的”。
③文中怎樣列舉“哨子”現象,從中歸納出論點 的?
明確:本文作者親身經歷(包括觀察)的生活實例中提出論點,給人以啟示。先敘述作者幼年時一個生活實例并歸結出經驗教 訓,由此對一個“哨子”的價值作出了錯誤的估價,因而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四倍的價錢”, 因此而“懊惱”、“悔恨”。
接著,課文以“哨子”比喻對其價值作出 錯誤估價的事物。一一列舉評述:
A、哨子——恩寵榮祿(權勢); B、哨子——所謂名望;
C、哨子——財產; D、哨子——尋歡作樂;
E、哨子——遠遠超出生活水平的享受;
F、哨子——依從父母之命或貪求榮華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④找議論文的論點:一篇議論文,一般說來論點言簡意賅,一目了然 ,讀者比較容易捕捉。論點的出現也有一定的規律,有時標題就是論點,如:《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奮斗業績 和基本經驗》,有時論點在論述的過程中,如《想和做》;有時在文章的結尾。“哨子”一文,依次運用了六個事例,從六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論點。
[作業練習]
1、本文生字詞聽寫積累。
2、加紅線的字注音并釋義,再解釋詞語。
熱衷( ): 懊惱( ):
恩寵榮 祿 : 人面獸心:
3、用“當”或者“假如”為引起詞,試寫幾段段間排比句,不低于四組。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7
教學目標
一、基本知識目標
掌握“預習提示”中的詞語;
二、能力訓練目標
1、進一步學習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訓練由閱讀到寫作的遷移能力。
三、情感體驗目標
引導學生感悟“不要為哨子花費太多”的人生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特征,學習寫議論文。
教學設想
1、本文通過作者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而得出人生哲理,對學生學習感悟生活很有啟發性。因此,教學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加以體會。
2、安排二節課。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整體把握
掃清字詞障礙,學習閱讀議論文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激情喚志
同學們都聽說過“三十六計”這個詞。在體現我國古人智謀的三十六計中,有一個是美人計。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記得其中的美人計嗎?美人是誰?(齊答:貂嬋!)中計者是誰?(答:董卓、呂布。)漢朝末年,董卓篡權,弄得國無寧日,民不聊生,他的干兒子呂布,非常勇猛,是幫他作亂的爪牙。王允等忠臣為匡復漢室,用美女貂嬋去離間二人,先將貂嬋許配呂布,又暗送給董卓。呂布心懷奪妻之恨,與董卓產生間隙,最終親手殺死董卓。董卓為虎作倀,死不足惜。但換一個角度想:他為了一個美女而失去性命,值得嗎?(齊答:不值得!)對,得不償失。普天之下,得不償失的豈止一個董卓!《哨子》一文的作者,就親身經歷了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并且耳聞目睹了許多類似的故事。下面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作者講述了哪幾類人的故事,他們各有何得,有何失,這又給予我們什么樣的生活啟示?
二、確定自學目標
方法:教師引導,師生共同確定。
1、掌握生詞;
2、根據議論文的寫作思路確定閱讀目標:把握論點,把握論證。
問題:
1、作者的觀點是什么?這個觀點是怎樣提出來的?
2、作者用了哪些論據來論證論點?用的是什么論證方法?你認為這樣的論證方法好嗎?為什么?
三、學生自主探索
教師活動:
1、指導學生帶著確定的問題快速閱讀文章。
2、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把握寫作思路的知識和經驗閱讀。
學生活動:
1、 主閱讀探索,要求圍繞確定的問題不斷地給自己提出閱讀疑問。
2、先個人,再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四、交流共享
1、教師注意引導,激發小組間、師生間的交流共享熱情;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觀點地參與討論交流。
2、師生小結;
本文從作者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引出一個論點,用“哨子”的比喻意義評價一系列社會現象,最后引出結論,警示世人。
用排比列舉論據,給人層次非常清晰的感覺;用比喻非常生動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五、情感體驗
問題:你本人或親人有過為“哨子”付出代價的事情嗎?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感受。
六、效果評價
對學生個人和學習小組的學習效果進行恰當評價。
【附】板書設計 :
親歷事情:為買哨子付出了比它原價高四倍的代價。
(個別)
不要 熱衷于獵取恩寵榮祿——犧牲自由、品德、朋友 太高 對事物
為哨 個 醉心于名望——————忽視了自己的事 的價值
論 點:子花 為了積累財產—————放棄舒適、樂趣、尊重、快樂 的 作出
(一般) 費太 別 為了尋歡作樂—————損壞了身體 錯誤的
多 沉迷外表、裝束、住宅、家具、設備——投進監獄 代價 估價所
造成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遷移寫作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根據本文的結構特點(總分總)、論證特點(列舉事例用比喻的方法論證論點)模仿寫作;
2、鼓勵在模仿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寫作。
寫作指導:
1、繼續學習列寫作提綱和收集材料的方法;
2、引導學生模仿寫作。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8
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認識許多人由于對事物的價值作出錯誤的估計,因而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價,遭受著人類很大一部分悲苦。
2.閱讀指導:理解從親身經歷的生活事例中提出論點的寫法
3.寫作指導:學習采用連續舉出事例來證明同一論點的寫法
教學重點
文中六次從不同的方面運用排比段來論證并歸納中心論點及文章結構的把握
教學難點
例證法(用幾個事例證明同一論點的寫法)
課型設計
課內自讀課
教學方法
小組閱讀討論課
教具使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指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作者電腦打出作者有關情況
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提前將課文預習提綱發給學生
2.課堂上用電腦將重要的討論題投影打出
3.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找出疑難
三、破題
1.了解用實物名稱“哨子”貫穿全文并作標題
2.運用“哨子”打比方,了解“哨子”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比喻義
3.擬題訓練:重擬一個標題,體現中心論點
四:集體討論,研習課文
1.小組討論,完成結構劃分
2.重點突破“哨子”的含義及比喻義,電腦打出“哨子”的含義及比喻義
3.引導學生歸納中心論點
4.集體討論完成課文結構的欣賞,電腦打出相關的知識內容
5.教師答疑
五、課文歸納總結
本文從生活各方面,依次列舉種種事例,證明同一論點,是議論文不多見的一種結構樣式,課文最后一節是對全文的總結,指出某些人的悲苦是由于對事物作出錯誤估價造成的,從而告訴我們:只有正確估計事物的價值,才能始終保持身心的快樂。
六、課堂訓練
師生共同口頭完成《掌握語文》自讀練習
七、布置作業
預習《“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哨子》綜合能力測試 篇9
教學目的:
1、掌握文中生字詞及作者---富蘭克林生平;
2、把握文章中心及結構,思考文章思路;
3、明了“哨子”的含義,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4、培養學生自讀能力和主體意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1、論點及課文結構的把握;
2、“哨子”含義的理解。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已學習了《想和做》,明白了想和做聯結起來才能求進步、求發展的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議論文,看看它是怎樣提出論點的。[板題](引入題目,便于下面的發散性思維訓練)
二、圍繞題目發問并嘗試作答:(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1.哨子是什么?
2.它有什么特點?
3.它有什么作用?
4.它能讓我們想到些什么?
討論、作答(教師延遲評價。)后思考:
課文到底寫什么內容?是否和我們想的一樣?(設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三、帶著問題初讀課文憗(“整體閱讀教學”思路):
1.邊讀邊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
2.邊讀邊勾劃批注(“綱要信號教學法”、“層進式教學法”注重學生思維的由淺入深及自讀能力的培養):
①用“□”劃出文中生字詞并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
②用“123……”標出段序號并用橫線劃出中心句;
③用波浪線劃出文中優美的語句并作摘抄;
④指出文中的關鍵性段落、段落中的關鍵性語句;
⑤找出不理解的句段,標上問號。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初讀情況。
四、教師點拔課文思路及重點內容(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本文寫作者的一次經歷以及由這次經歷所想到的一個道理。
思路: [板書]
哨子帶給我的悔恨---為它付出了過高的代價---許多的和我有同樣的遭遇的人---為了他們的哨子,付出了過高的代價。
人
哨子
代價
過分熱衷于榮祿的人
恩寵榮祿
犧牲了自己的自由、品德、朋友
醉心名望投身政界的人
名望政界
忽視了自己的事
守財奴
積累財產
放棄做好事的樂趣、尊重、快樂
尋歡作樂的人
肉體上的享受
損壞了自己的身體
沉迷于物質追求的人
物質的追求
借了債、進了監獄
漂亮溫順的姑娘
金錢、地位
嫁給了一個人面獸心的丈夫
讀了課文,我們才明白:課文并不是如我們所想,去寫“哨子”的作用、特點如何如何,而是寫圍繞“哨子”的一次人生經歷,并由此想到的人生的道理。讀完之后,我們確實感到本文寫的精彩、雋永而耐人尋味。生活中的我們何嘗沒有為自己的“哨子”付出過過高的代價?只是我們沒有思考過罷了,讀了這篇課文,我想我們應該多想一想我們自己。下面請同學們談一談我們為自己的哨子,付出了哪些過高的代價(聽說能力的培養);想一想,按我們的想法,這篇文章應該怎樣寫(寫作能力的培養)。
五、遷移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
1、完成印發的訓練題目;
2、寫讀后感,談自己為哨子付出了哪些過高的代價;
3、以“哨子”為題,寫一篇作文,重點介紹“哨子”的作用、特點以及由“哨子”想到的人和物。(進行同一題材的不同文體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