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九年級語文教案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11-09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

  一、揭詩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甫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詩題。

  介紹寫作背景。

  聽到這個消息(指的是詩題中的什么),寫下了這首詩。

  再讀詩題。這個消息能給詩人帶來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詩,讀讀這首詩。

  二、解詩意。

  自由讀詩2分鐘,要求把詩讀正確通順,讀出節奏和韻味。

  解決“衣裳”“妻子”“漫卷”

  再讀詩歌,你讀出了什么感覺?

  讀出感覺了沒有,把這種感覺帶進去讀讀

  三、悟詩情。     

  能用一個詞說說你的感覺嗎?(喜)請生讀一讀全詩。

  當有孩子說讀出了喜的感覺,問:“有幾個也讀出了喜的感覺?”

  詩中的哪些詞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1、體會詩人的喜:抓住詩中的一些動詞來說。

  涕淚  男兒有淚不輕撣啊,只有在大悲大喜之時才會流淚,還是偷偷地流,可是詩人一個溫文爾雅的詩人卻涕淚滿衣,這眼淚是 — 一個詩人的淚更是一個男人的淚。讀一二兩句詩這眼淚是高興到了極點,是喜極而泣的淚水啊。讀這兩句詩。

  漫卷  杜甫是個讀書人,讀書人可是愛書如命的,可是此時卻是隨意地卷起自已的書,他想干什么?他想收拾行裝,回家啊。讀三四兩句詩

  放歌  引吭高歌

  縱酒  開懷暢飲

  還鄉  青春作伴

  詩人當時已經52歲了,卻還要放歌,縱酒,青春伴還鄉,你看到的還是一個52歲的詩人嗎?詩人是人老心不老啊。緣于聽到了這個喜迅。讀四五兩句詩。

  詩人回鄉的路遠嗎?哪兩句詩是寫詩人回鄉路的?生讀。出示地圖:從梓州到洛陽少說也要走半把月,你感受到遠嗎?再讀讀詩句。

  詩人漫長的回鄉路,詩人只用了十四個字就走完了,所經之地在詩中是一晃而過,遙遙旅程也只是一穿,一下,一向而已?梢娫娙诵那槭嵌嗝吹臅晨。再讀詩句。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詩人的這份喜悅吧!齊讀全詩。

  2、體會詩人曾經的愁:抓住“卻看妻子愁何在”

  剛才從詩中我們讀到了詩人的喜極而泣,喜極而狂,你還讀出別的感覺嗎?(愁或悲)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卻看妻子愁何在)

  何在說明了妻子和兒女曾經的愁,曾經有什么愁呢?

  出示補充材料:                                       

  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得出有家不能回,饑餓,背井離鄉,困苦不堪)而如今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馬上可以回家鄉洛陽啦,那里有田地,那里有親人,那里有朋友,這是一家之喜!所以詩人——讀全詩。

  這喜僅僅只是詩人一家之喜嗎?

  補充課外資料:

  如果你就是那乳下孫,如果你就是那個征戰的男兒,如果你就是那個妻子,如果你就生活在一千多年前…… 如今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老百姓再也不用流離失所了,男兒們再也不用征戰了,母親們再也不用忍受失去兒子的痛苦啦,國家也安定了,這是一國之喜。

  雙喜臨門,詩人能不喜欲狂嗎?

  再讀全詩。

  國喜則家喜,國憂則家憂,詩人的命運總是和國家和人民聯系在一起,他的一生總是顛沛流離,憂國憂民,所以他的詩風沉郁頓挫。唯獨此詩一改過去詩風被后人稱為生平第一快詩,你感受到了快嗎?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希望教師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了解自己的課!謝謝!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涕淚、巫峽、襄陽。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材重難點:

  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前,老師先讓同學們猜個謎語:歷史上有這樣一位詩人,大家稱他為詩圣,一生寫了許多詩,流傳至今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詩宛如一面鏡子,真實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不但內容豐富,而且洋溢著愛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也被推崇為“詩史“。猜出來他是誰了吧?有關杜甫,誰對他還有進一步的了解?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回憶學詩的方法。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示兒》,大家想想,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來學的?這首詩我們也按這樣的步驟先讀再結合注釋來解釋再來有感情的讀感悟作者的感情。

  2、讀詩。

  a、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抽讀,注意停頓。

  c、再讀。

  3、理解詩意。

  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讀懂作者的感情,讀到作者的心中去,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交流解釋的方法。就按照同學交流的方法來理解詩的意思。

  a、流詩意。

  聰明的孩子誰來展示你們的才華,讀懂那句就說那句。

  b、生說詩意,隨機指導單個字的意思:妻子、涕淚、喜欲狂、青春、漫卷。

  c、說整首詩的意思。

  d、同桌兩個人對著說說詩意。

  4、感悟作者的感情。

  a、詩意理解了,大家有沒有讀懂作者的感情呢?下面我要考考大家。如果說《示兒》這首詩以悲做基調,那么,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從那些詞語和詩句看出杜甫的高興?

  b、學生交流。

  c、大家知道為什么杜甫這么高興嗎?

  d、師出示收集的有關安史之亂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e、出示杜甫回鄉的線路圖,了解杜甫的家鄉住址及流落他鄉的住址。

  f、現在大家知道杜甫為什么“喜欲狂“了嗎?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位杜甫,誰來描述一下?

  g、進一步加上動作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5、兩詩比較進一步感悟感情。

  同學們回想一下《示兒》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兩首詩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對,這兩首詩無論是喜還是悲,都洋溢著詩人的愛國情感。陸游臨終叮囑兒子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是愛國之情,而杜甫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樣的激動和欣喜,不僅僅是自己可以結束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一,人民可以面受戰亂之苦。

  三、拓展。

  推薦杜甫的《歸雁》和《月夜》讓學生讀,進一步感悟杜甫的愛國感情。

  四、板書: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收薊北——喜欲狂

  涕淚、漫卷詩書……愛國之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出現的生字詞,如“洛”等。

  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詩歌史的地位。

  3.理解把握本課的思想主題。

  4.感受和學習詩歌中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詩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課的思想主題。

  教學難點:感受和學習詩歌中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作詩圣。查看杜甫簡介

  這首詩寫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詩人聽到這個消息后寫了這首詩。

 。ò鍟n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歌講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這是我們要學習了解的。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提出讀不懂的語句。(學生互相糾正字音,教師重點強調以下字音:涕:讀t,不讀d,還:讀hun,不讀hai)

  三、理解詩句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劍外”,劍門關以外,指四川。

  “薊北”,河北北部,安、史叛軍的巢穴。

  “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指因特別高興而流淚。

  這句詩講了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從劍外傳來,剛剛聽到這個消息,涕淚就流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詩書喜欲狂。”

  “卻看”,再看。

  “漫卷”,胡亂卷起。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都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書籍,就要卷起。

  這句詩意思是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傷?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這句話講了白天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即”,就。

  這句詩講了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峰。順流而下把襄陽一過;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四、內容分析

  1.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主要寫作者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多年戰亂,祖國重歸統一的歡快心情

  3、作者的這種心情是通過哪些詞句表達出來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忽傳…‘初聞…‘卻看”“漫卷”,表達了作者聽到勝利喜訊后的感情的變化,從樂極流淚到歡快欲狂。

  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愛國之情,出自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從中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4、這首詩同《示兒》一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都表達了深厚的愛國之情。

  五、課堂復習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同桌互相背誦課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這兩首詩,并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通過理解詩句,了解內容,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首先請同學們讀一讀唐代詩人韓愈曾寫過的一句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出示)這句詩寫了唐代兩個偉大的詩人,李是——李白,稱為“詩仙”,杜是——杜甫,稱為“詩圣”。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李白、杜甫的詩篇流傳于世,放射出萬丈光芒。再一起讀。

  2、杜甫(板書)一生寫了許多的詩,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樂少,他的詩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以深沉、愁苦為主要特色,因此,他還被稱為“苦難詩人”。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詩。(板書)什么是快詩,就是描寫快樂心情的詩,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生齊讀)

  聞:聽說,官軍:唐王朝的軍隊。收:收復,河南河北指黃河的南面和北面。河南洛陽就是杜甫的家鄉。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聽說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

  課前,同學們已經作了預習。詩人在什么地方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詩人怎么會在四川呢?在這背后,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安史之亂”。請看大屏幕,借助一段文字作個簡單的了解。

  3、八年了,詩人聽說官軍收復了失地,心情如何?(喜悅、激動)讓我們帶著喜悅、激動的心情讀。

  4、詩人究竟是如何的激動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到16頁,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可做上記號。

  二、初讀詩歌

  1、認讀詞語。

  2、指名讀詩?(讀得正確、流利)

  三、精讀詩歌

  1、詩人聽到官軍收復了河南河北時,是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來讀一讀詩的第一句。這一句里出現了兩個地名,是“劍外”和“薊北”,“劍外”指的是劍門關以南的地主,在現在的四川,四川對于杜甫來說是遙遠的異鄉。“薊北”是安史叛軍的老巢,收復薊北標志著安史叛軍的崩潰,破碎的山河得到了重新統一,這對于詩人來說是天大的喜訊。

  “忽”是忽然,說明消息來得很突然,意想不到,以至于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就是剛剛聽說,“涕淚”就是眼淚。詩人淚流滿面,都沾濕了衣服。可見詩人多么激動!誰來讀讀這句詩。

  詩人為何如此激動?為何涕淚滿衣裳呢?讓我們看看八年戰亂詩人的過得是什么樣的生活吧。一起來看一首古詩(課件)一齊讀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戰亂開始,詩人背景離鄉,逃離了家園。他在逃難的路上,曾被叛軍抓獲,被囚禁在長安,長達七年之久,深受戰爭之苦,這首詩是他被禁長安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你借助詩文的解釋,好好讀讀,好好想想,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

  【詩文解釋】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難受。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國破家亡的淚;戰火紛飛中流離失所的淚;是別離的人思鄉的淚;深受戰亂之苦痛苦的淚,仇恨的淚……)

  生1:詩人的淚是痛苦的淚。

  師: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痛苦的淚。

  生2:是悲傷怨恨的淚。

  師: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悲傷怨恨的淚。

  生3:是思念親人的淚。

  師: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相思的淚。

  生4:是懷念家鄉的淚。

  生5:想到國家還沒有統一。

  師:想到國家還沒有統一,那是國破家亡的淚。

  師:八年里,詩人流的淚可多了,經歷的苦難可多了。那是苦難詩的苦難經歷。

  八年的漂泊,兩千多個日子的顛沛流離,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去。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此時的淚又是什么樣的淚?(高興、激動)這就叫喜極而泣(板書)指名讀。

  評點:詩人真是萬分激動。

  再讀:已經高興到了極點。一齊讀。

  2、哭過之后,詩人回頭看了看家人?誰來讀讀第二句。卻看:回頭看。妻子指的是誰?(妻子和兒女)“愁何在”是沒有了一絲憂愁。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詩人的喜。用詩中的詞就是“喜欲狂”,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欣喜若狂”。(板書)

  一向愛書如命,讀書破萬卷的杜甫,此時,居然“漫卷詩書”,“漫卷詩書”是什么意思?(胡亂地卷起詩書),可見詩人真的是“喜欲狂”,誰來讀讀這句詩?

  收復了薊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破碎的山河得到了統一,意味著老百姓們能家人團聚,不必妻離子散,詩人能不欣喜若狂嗎?一起讀。

  3、喜極而泣、欣喜若狂的杜甫,還要做些什么?誰來讀第三句。

  “白日”指什么?(大白天)放歌是(放聲歌唱),縱酒是(縱情喝酒)青春指的是(明麗的春天)。

  現在的杜甫已經52歲了,白發蒼蒼。他在大白天里又是唱歌,又是縱酒,是因為他聽到了——劍外忽傳收薊北,是因為他看到了——妻子愁何在,是因為他想到了——青春作伴好還鄉。此刻的他真是“喜欲狂”!一齊讀。

  在這陽春三月里,有誰將和杜甫作伴還鄉呢?(美麗的春景,用詩句來說,就是“青春作伴”、家人)

  飽受戰爭之苦,漂泊他鄉的緊緊是他們一家人嗎?(還有無數遠離家鄉、漂泊異鄉的人們)他們都要在明媚的春光里重歸故里,讓我們和他們一起放歌吧。讀。

  4、在歌聲和美酒中,詩人的心已飛到了還鄉的路上。誰來讀最后一句。

  這句詩中出現了4個地名,哪4個?

  這是詩人的回家路線,他從劍外起程,到巴峽坐船,穿過地形狹窄的巫峽,順長江而下,抵達襄陽,再由陸路到達洛陽。這回鄉的路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誰來讀?

  “即”是什么意思?(立即)此時,杜甫的心已經飛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呢?(迫不及待、非常思念家鄉、激動、興奮)這就叫“歸心似箭”。誰再讀?

  杜甫的好朋友李白曾有一句詩和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对绨l白帝城》后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漫漫旅途中,詩人把千里迢迢回鄉的路想象成眨眼即到。女生讀。

  詩人的心飛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千山萬水算什么,千里迢迢算什么。故鄉就在眼前!洛陽就在眼前。男生讀。

  5、今天,我們隨著詩歌,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與杜甫同悲同喜。誰來完整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學到這兒,你覺得杜甫是一位怎樣的詩人?(愛國、憂國憂民)

  所以,當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竟會喜極而泣、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歸心似箭。(指板書)這個喜訊讓詩人多年的沉郁一掃而光,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讓我們和欣喜若狂的詩人一起放歌吧!讀。

  這僅僅是杜甫一個人的喜悅嗎?一家人的喜悅嗎?而是國家之大喜,百姓之大喜。讓我們和千千萬萬個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讀。

  6、請同學們自由地背一背這首古詩。

  7、杜甫回到故鄉以后,是否過上了安寧幸福的生活呢?是否過上了他日夜期盼的美好時光呢?課后,請同學們搜索杜甫的詩讀一讀,好好體會,杜甫為什么被稱成為苦難詩人。

  板書: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喜極而泣    杜甫   苦難詩人

  欣喜若狂    快詩

  放歌縱酒

  歸心似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了解古詩大意并背誦古詩。

  2、通過緊扣字詞、吟詠誦讀等方式感受詩人的“喜欲狂”。

  3、經由本詩走近杜甫,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杜甫的詩歌。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方式感受詩人的“喜欲狂”。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詩歌,整體感知“喜欲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從“讀準字音、讀有節奏”兩個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3、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細讀四聯,體驗“喜欲狂”

  (一)緊扣字詞,感受“怎樣狂”

  詩中的哪些字詞寫出了杜甫的“喜欲狂”?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ǘ┲苏撌,解讀“為什么狂”

  杜甫為什么會如此“喜欲狂”?補充杜甫的其他詩句進一步了解。

 。1)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摘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摘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吟詠誦讀,表現“喜欲狂”

  1、在學生“讀準字音、讀有節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2、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學生讀出詩人的“喜欲狂”之情。

  四、延伸拓展,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杜甫的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6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安史之亂迫使詩人攜家帶口流連輾轉,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顛沛流離讓詩人飽受戰亂之苦,風雨漂泊的生活終于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去,共經患難的老妻少子終于可以過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這些,詩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極而泣,以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教學中,引領學生與詩人對話,了解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人流離漂泊生活的悲苦;與文本對話,體會詩人聞喜訊時悲喜交集、欣喜若狂的復雜心情;與詩篇對話,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與自我對話,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近詩人,走進詩人生活的時代,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感受詩人流離之悲、聞訊之喜;鏈接詩篇,感受詩人憂國憂民情之深,愛之切;引導學生涵詠詩篇,體味詩人豐富的情感,與詩人同悲同喜,加深理解和感悟;引導學生跳出文本,與生活鏈接,引用詩句表情達意,在遷移運用中,形成良好的語感。對話、感悟、遷移、運用的教學策略,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教學流程:

  一、與詩人對話,揭題讀題解題意。

  1、出示杜甫畫像,認識詩人。

  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在中詩壇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偉大詩人(課件),認識嗎?他就是誰?(板書:杜甫)

  2、揭題,讀題,聯系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題目的意思。指導朗讀課題。

  杜甫的一生寫了許多的詩,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詩宛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因此,他的詩風格深沉,旋律悲壯。但有一首詩例外,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詩——《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齊讀課題,看課件認識河南河北。誰能說說詩題的意思。詩人在什么地方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詩人寫這首詩的背后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你知道那是什么事件嗎?“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戰爭中,人民群眾特別是黃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經濟受到了很大的破壞。“洛陽四面數百里州縣皆為丘墟”“奴、鄭等州,房屋當盡,人悉以紙為衣”,出現了千里蕭條,人煙斷絕的慘景。詩人攜家帶子隨逃難的人群流落到四川梓州,曾被亂軍所虜,歷經艱難與生離死別。八年之后,詩人在四川劍外聽到了官軍收復失地的勝利喜訊,詩人所心情如何?(喜悅,激動)讓我們帶著喜悅激動的心情再讀課題。

  (從詩人的畫像引入,開題直接了當。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理解詩題的意思,引導學生走近詩人,了解詩人的生活經歷,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為體驗詩情奠定基礎。)

  二、與文本對話,質疑問難解詩意。

  1、自由讀古詩,找出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涕”的意思。

  檢查反饋。指名讀。文中的兩個生字,誰能用最簡單的辦法記住他們?“涕”是什么意思?洛陽是什么地方?(課件,認識洛陽)

  2、再讀古詩,借助注解理解詩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討論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請做上記號。

  3、質疑問難。說說古詩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協同解決。

  4、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詩歌的意思。

 。ㄒ龑W生親近文本,與文本對話,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懂詩的意思,做到讀通,讀懂,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的特點。)

  三、與詩篇對話,體驗感悟解詩情。

  1、引導對話!∵@首詩曾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詩中描繪詩人怎樣的心情呢?你在感受詩人喜悅心情時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品讀感悟。

  (1)對比感悟“悲喜交集”。指名讀詩一二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說說詩人聽到什么,他的心情如何?詩人為何涕淚滿衣裳呢?詩人僅僅因為高興而哭嗎?讓我們看看八年戰亂詩人的過得是什么樣的生活吧。(課件)指名讀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詩文解釋】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這首詩是詩人在逃難的路上,被叛軍所虜時所作。詩人被囚禁在長安,長達七年之久,深受戰爭之苦,這首詩是他被禁長安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國破家亡的淚;戰火紛飛中流離失所的淚;是別離的人思鄉的淚;深受戰亂之苦痛苦的淚,仇恨的淚……)

  這是詩人的苦難經歷。(板書:苦難)

  在多年的生離死別,顛沛流離之后,詩人終于聽到了勝利的喜訊,此時,他的心情如何?(悲喜交集心情難以言表,喜極而泣,涕淚交加。)“初聞涕淚滿衣裳”又是怎樣的淚?(板書:悲喜交集)指名讀。評點。再讀。

 。ㄟ\用對比感悟,連接詩篇,通過與《春望》的對比,感受詩人淚中的含義。經歷八年戰亂的詩人,忽聞勝利的喜訊,情不自禁,喜極而泣。他的淚是喜悅的淚,但淚中有痛苦,淚中有相思,淚中有別離,淚中有仇恨。這是苦難詩人的苦難人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學生既理解“淚”的含義,又了解詩人的苦難經歷,為理解詩人劫后狂喜做情感鋪墊。)

 。2)、想象感悟“欣喜若狂”?捱^之后,詩人看到了什么?讀三四句。妻子兒女的心情怎樣?詩人看到這些,又是怎樣的心情?

  患難與共、歷經風雨的妻子兒女愁云不再,喜氣洋洋的情緒讓詩人更加高興萬分,總算可以給他們一份幸福安詳的生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詩人此時是怎樣的漫卷詩書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穿越時空隧道,把你見到的詩人欣喜若狂的樣子描繪一番。

  從此以后,不必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顛沛流離,遠走他鄉,可以家人團聚,盡享安詳的生活,怎不讓詩人欣喜若狂。(板書:欣喜若狂)指名讀,齊讀。

  (患難與共的妻子兒女的喜悅心情讓詩人喜上加喜。引導學生想象詩人漫卷詩書的樣子,感受詩人欣喜若狂的喜悅之情。)

  (3)、對話感悟“放歌縱酒”。淚滿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達詩人心中的喜悅,他還要做什么?讀五六句。(板書:放歌縱酒)白發蒼蒼的詩人在大白天里又是放歌,又是縱酒,是因為他聽到了——看到了——在陽春三月就要回到——回鄉的路上有——做伴,有——做伴,還有——做伴,此時,他的心情怎樣?詩人喜到極致,忘乎所以。請你帶上這樣的無以名狀的快樂情感與詩人一同放歌縱酒,一同顛狂。指名讀,全班讀。

 。ㄉ羁探庾x文本,找準對話的切入口,通過師生對話,引導學生理解詩人一反常態,放歌縱酒的原因,進一步體會詩人喜到極致,忘乎所以的心情。)

 。4)、體驗感悟“歸心似箭”。在歌聲與美酒中,詩人想到了什么?指名讀七、八句詩。讓我們看看從劍外到洛陽是怎樣的千里迢迢?(課件)說說詩人回鄉的路是一條怎樣的路。此時的詩人思緒飛揚,他的心早已飛到千里之外的洛陽。陽春三月的洛陽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課件)你能從詩句中找出關鍵的詞說說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嗎?(歸心似箭;輕快愉悅,爽朗奔放……板書:歸心似箭)李白曾有一句詩,和杜甫的這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萬水算什么?在詩人的眼里,故鄉就在眼前,美景就在眼前,洛陽就在眼前。讓我們一同感受歸心似箭的詩人輕快、爽朗、愉悅的心情。齊讀。

  (聞訊之后,詩人首先想到的是重返故鄉,返鄉的喜悅瞬間溢滿心胸。洛陽美妙春光的再現,引導學生了解洛陽,激發學生對洛陽的喜愛之情,與詩人一同感受故鄉的魅力,走進詩人的心里。借用李白的詩句,引導學生涵詠關鍵詞句,體會詩人似箭歸心。

  對比感悟、想象感悟、對話感悟、體驗感悟,四種感悟策略的運用,還原了詩歌所描繪的事件與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與詩人的同悲同喜,領悟詩人聞訊而喜、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歸心似箭層層遞進的狂喜之情,心情如詩,課堂如詩。)

  當年,杜甫隨著浩浩蕩蕩的逃難人群別離了故鄉,歷盡千辛萬苦,F在,他又要和千千萬萬還鄉的父老一起重歸故里。這份喜悅,只是詩人一家人 的喜悅嗎?還有誰的喜悅?這是人民詩人杜甫的心聲,更是唐朝千千萬萬苦難子民的共同心聲。(板書:人民)

 。ㄔ娙松钤谏鐣讓樱腿嗣袢罕娫谝黄,與人民同悲同喜,惺惺相惜,用詩表達人民的心聲,這是杜甫詩歌的特點。教師站在文化視野的高度,引導學生感受人民詩人的人民情懷,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文化素養,體現大語文觀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學生今后學習杜甫的詩歌打好基礎。)

  3、誦讀感悟,讀懂詩人。

  誰愿意把這首詩完整地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全詩。讓我們邊讀邊聽邊展開想象,穿越時空隧道,來到詩人身邊,再次感受詩人的狂喜,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甫?

  悲喜交集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縱酒的杜甫,歸心似箭的杜甫。這個喜訊讓詩人多年的沉郁一掃而光,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

  師配樂范讀。

  讓我們與欣喜若狂的詩人一同放歌吧。(配樂齊讀)

  讓我們與千千萬萬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ㄅ錁俘R讀)

 。ㄕb讀整首詩歌,回歸整體。學生在邊聽邊讀中展開想象,看到一個苦難的杜甫,悲喜交集的杜甫,喜極而泣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縱酒、忘乎所以的杜甫,歸心似箭的杜甫,憂國憂民的杜甫。教師聲情并茂的誦讀,把學生帶到詩人的情感世界里,激情吟誦,與詩人同喜,與千千萬萬的苦難人民同狂,讓喜悅蕩滿心間,沉浸在詩人的喜悅中,浸潤在詩歌的情懷里。)

  四、與自我對話,遷移運用練語感。

  詩人杜甫記下了一生中難忘的時刻,寫就了不朽的詩篇。生活當中,常有這樣激動人心的難忘時刻,(課件)說說你的生活中令人驚喜的時刻,請你借助杜甫的詩,稍作改動,吟出一兩句或一首小詩。相信你會成為杜甫的知音,杰出的詩人。

 。ㄟw移詩情,引導學生與自我對話,喚醒生活的記憶,融進個人情感,引導學生改寫詩句,表達真情實感,巧妙運用經典,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讓詩的文化潤澤生命。)

  五、課外閱讀,開拓視野懂詩人。

  1、背誦這首詩。

  3、回鄉后的杜甫是否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呢?找幾首安史之亂以后杜甫的詩讀一讀,體會詩人后半生的生活和情感,想想杜甫為什么被稱為苦難詩人、人民詩人。

 。ㄕn文無非是個例子。古詩文化源遠流長,古詩教學要基于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理解一首詩是為了理解一位詩人,理解詩人的生活,理解詩人的情懷,理解詩人的生活時代。引導學生與詩人對話,走進詩篇,理解詩人,也理解詩人所留下的文化,讓學生走進詩的世界,浸潤于詩歌文化,提升語文素養,課終結而意無窮。)

  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苦難                            悲喜交集

  杜甫                 欣喜若狂

  人民                             放歌縱酒

  歸心似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結合資料,獨立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悟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時代久遠,讓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查閱有關杜甫的資料,了解他的生活年代情況,讀讀他寫的其他愛國詩篇。

  2、制作cai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詩題。

  1、談話引入,出示杜甫肖像。

  2、請生介紹查找的有關杜甫的資料。

  3、教師描述并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理解“快”,并組詞。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后借助注釋,試著互相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2、指名讀詩,糾正字音。

  3、詩中哪個字最能體現詩人的情感?(板書:喜)

  三、讀書悟境,感悟詩情。

  1、顯示并讀讀全詩。

  2、引導理解。

 。1)、理解一、二句詩:

  a、為何事而喜?

  b、播放cai,介紹歷史背景,讓學生感受“安史之亂”給人們所帶來的災難,(配樂)

  c、顯示并讀杜甫詩《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本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杜甫卻對著花兒流淚,聽到鳥的鳴叫也感到揪心,你們說,他流的是什么樣的淚?(悲傷、憤怒)

  d、激情再讀一二句。

 。2)理解三至六句詩:

  a、詩人喜極有何表現?(涕淚 欲狂 放歌  縱酒)

  (師相機幫助重點理解以下詞:涕淚 妻子 青春 放歌 縱酒 漫卷)

  b、反復誦讀。

  (3)理解七、八句詩。

  a、詩人此時最想干什么?(回鄉)故鄉在哪里?(洛陽)

  b、示路線,師:這么遙遠的路途,走路要多久?坐船呢?坐馬車呢?但在當時詩人的心中,卻是如此輕快,有哪一個成語是這樣講的?(歸心似箭)推敲用詞“即、穿、下、向”的巧妙。

  李白的一句詩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哪一句,記得嗎?(投影顯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c、反復誦讀詩句。

 。4)配樂朗讀,背誦詩歌。

  四、發散延伸,升華情感。

  1、你還知道杜甫有哪些愛國詩?

  2、你能讀讀他的其他作品嗎?

  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淚

  快     喜  狂   愛國

  縱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春望》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首詩,并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通過理解詩句,了解內容,明白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首先請同學們讀一讀唐代詩人韓愈曾寫過的一句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出示)這句詩寫了唐代兩個偉大的詩人,李是——李白,稱為“詩仙”,杜是——杜甫,稱為“詩圣”。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李白、杜甫的詩篇流傳于世,放射出萬丈光芒。再一起讀。

  2、杜甫(板書)一生寫了許多的詩,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樂少,他的詩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生活,以深沉、愁苦為主要特色,因此,他還被稱為“苦難詩人”。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詩。(板書)什么是快詩,就是描寫快樂心情的詩,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生齊讀)

  聞:聽說,官軍:唐王朝的軍隊。收:收復,河南河北指黃河的南面和北面。河南洛陽就是杜甫的家鄉。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聽說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

  3、八年了,詩人聽說官軍收復了失地,心情如何?(喜悅、激動)讓我們帶著喜悅、激動的心情讀。

  二、精讀詩歌

  1、詩人聽到官軍收復了河南河北時,是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來讀一讀詩的第一句。這一句里出現了兩個地名,是“劍外”和“薊北”,“劍外”指的是劍門關以南的地主,在現在的四川,四川對于杜甫來說是遙遠的異鄉。“薊北”是安史叛軍的老巢,收復薊北標志著安史叛軍的崩潰,破碎的山河得到了重新統一,這對于詩人來說是天大的喜訊。

  “忽”是忽然,說明消息來得很突然,意想不到,以至于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就是剛剛聽說,“涕淚”就是眼淚。詩人淚流滿面,都沾濕了衣服。可見詩人多么激動!誰來讀讀這句詩。

  詩人為何如此激動?為何涕淚滿衣裳呢?讓我們看看八年戰亂詩人的過得是什么樣的生活吧。一起來看一首古詩(課件)一齊讀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戰亂開始,詩人背景離鄉,逃離了家園。他在逃難的路上,曾被叛軍抓獲,被囚禁在長安,長達七年之久,深受戰爭之苦,這首詩是他被禁長安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你借助詩文的解釋,好好讀讀,好好想想,詩人的淚是怎樣的淚?

  八年的漂泊,兩千多個日子的顛沛流離,在勝利的喜訊中成為過去。詩人“初聞涕淚滿衣裳”,此時的淚又是什么樣的淚。浚ǜ吲d、激動)這就叫喜極而泣(板書)指名讀。

  2、哭過之后,詩人回頭看了看家人?誰來讀讀第二句。卻看:回頭看。妻子指的是誰?(妻子和兒女)“愁何在”是沒有了一絲憂愁。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詩人的喜。用詩中的詞就是“喜欲狂”,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欣喜若狂”。(板書)

  一向愛書如命,讀書破萬卷的杜甫,此時,居然“漫卷詩書”,“漫卷詩書”是什么意思?(胡亂地卷起詩書),可見詩人真的是“喜欲狂”,誰來讀讀這句詩?

  收復了薊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破碎的山河得到了統一,意味著老百姓們能家人團聚,不必妻離子散,詩人能不欣喜若狂嗎?一起讀。

  3、喜極而泣、欣喜若狂的杜甫,還要做些什么?誰來讀第三句。

  “白日”指什么?(大白天)放歌是(放聲歌唱),縱酒是(縱情喝酒)青春指的是(明麗的春天)。

  4、在歌聲和美酒中,詩人的心已飛到了還鄉的路上。誰來讀最后一句。

  這句詩中出現了4個地名,哪4個?

  這是詩人的回家路線,他從劍外起程,到巴峽坐船,穿過地形狹窄的巫峽,順長江而下,抵達襄陽,再由陸路到達洛陽。這回鄉的路是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誰來讀?

  “即”是什么意思?(立即)此時,杜甫的心已經飛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陽,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呢?(迫不及待、非常思念家鄉、激動、興奮)這就叫“歸心似箭”。

  5、今天,我們隨著詩歌,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與杜甫同悲同喜。誰來完整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學到這兒,你覺得杜甫是一位怎樣的詩人?(愛國、憂國憂民)

  所以,當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竟會喜極而泣、欣喜若狂、放歌縱酒、歸心似箭。(指板書)這個喜訊讓詩人多年的沉郁一掃而光,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讓我們和欣喜若狂的詩人一起放歌吧!讀。

  6、請同學們自由地背一背這首古詩。

  三、課外拓展

  讀一讀杜甫的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詩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誦讀詩文。

  3、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

  4、鑒賞詩作。

  教法與學法指導:

  誦讀法、知人論世、鑒賞

  教材分析:

  1、重點: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體悟作者愛國情懷。

  2、難點:走進詩人情感世界,鑒賞詩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唐詩是中國文化瑰寶,在其中閃爍著兩顆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今天我們就要走進杜甫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一下他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操。

  二、與詩人對話

  1、請學生介紹杜甫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字子美,字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并稱“李杜”,其作品大多沉郁頓挫,有“詩史”職稱,最著名的作品“三吏”、“三別”。

  2、介紹寫作背景

  1)指名背誦《望岳》并說說詩作中所表達的作者的志趣。

  25歲的杜甫,躊躇滿志,對政治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信心,但現實總是殘酷,應試不第的杜甫只能四處行卷,望能遇見伯樂,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小官職,卻又遇到了“安史之亂”,看到國家破碎,人民受苦,作者留下傷心的眼淚,寫下《春望》一詩。

  2)學生背誦《春望》,感受作者憂國憂民情懷。

  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直攻長安、洛陽,原本繁華的都市成了杳無人煙、雜草叢生的荒地,詩人也曾被虜,逃出后帶著妻兒一路逃亡到四川,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飽嘗戰爭帶來的痛苦,本是“家有田園在東京”卻無家可歸;在錦江畔,茅屋為秋風所破;在梓州“記拙無衣食,途窮丈友生”,但這位偉大的詩人,無時無刻不在盼望“長令宇宙新”,所以,當他聽到唐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后,驚喜的洪流一發沖開郁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三、與作品對話

  1、朗讀詩歌

  1)、學生自由讀古詩,初步體會感情基調。

  “生平第一首快詩”,“快”字何意?

  快樂,歡快,輕快,明快,暢快……本詩的基調應該是歡快的。

  2)、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裳cháng,古代多為單音節詞,“衣”為上衣,“裳”為下裙,男女都能穿著,F代漢語中“衣裳”為一個詞,“裳”字要念輕聲。

  3)、教師范讀。

  4)、全班齊讀。

  2、你從哪兒讀出了“快”意?

  “忽傳”、“初聞”:消息來的突然,喜悅顯得猛烈,作者想到八年來的痛苦、別離、相思、仇恨、國難、民苦將隨著唐軍的勝利而結束,忍不住老淚縱橫,喜極而泣(板書)。

  “卻看”、“漫卷”:詩人喜悅,自然先到相隨多年的妻兒,于是回頭看,妻兒臉上的愁云早已煙消云散,全家溢滿了喜悅的氣氛,詩人也無心看書,隨意卷起書卷,與家人一同歡呼。妻兒的喜悅更加重了作者內心的喜悅,欣喜若狂(板書)。

  “放歌”、“縱酒”:淚滿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達詩人心中的喜悅,于是52歲飽經滄桑的詩人狂飲高歌,想象著與家人在美好春光的陪伴下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

  尾聯: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原本漫長的路程,彈指間就到達,可見作者身在梓州,心已回到故鄉了,可見其歸心似箭。詩人用字高度準確,如“穿”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

  3、詩人僅僅是為了個人漂泊、苦難的結束而“喜欲狂”嗎?

  詩人為自己喜,更為國家而喜、為百姓而喜。“安史之亂”結束,支離破碎的山河得以收復統一,人民不再流離失所,國民都可以休養生息,這喜悅是國家的喜悅,是人民的喜悅。全詩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4、齊讀

  四、誦讀感悟,讀懂詩人。

  1、學生根據以學過的鑒賞方法,再讀詩歌,結合自己的理解,鑒賞詩作。

  學生鑒賞成果展示:

  1)作者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時期,他既見證了唐代的繁榮,又目睹了在戰爭的硝煙下艱苦生活的人民,面對這一幕幕的轉變,面對與他有著同樣逃亡漂泊命運的人民,他高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喊出了他的憂國憂民,從“安史之亂”到763年春,歷經了整整八個春秋,終于迎來了唐軍大捷的消息,這怎能不讓人民興奮?不讓作者“喜欲狂”呢?此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傷早已從作者心頭散去,臉上洋溢的是無以言表的歡樂,是熱淚縱橫的喜悅,于是,作者“生平第一首快詩”誕生了。——陸麗廷

  2)杜甫寫的詩大多沉郁頓挫、雄渾悲愴,為國憂、為民愁。而這首詩卻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充滿了無限喜悅之情,喜從何來?多年戰亂,本以為國家將亡,卻忽然聽到收復失地的消息,便難以一直內心的欣喜,因而老淚縱橫、心飛故鄉。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喜”,這正是為了國家而喜,現在看來,似乎作者的種種情感都是因國而起,其愛國之情有多深沉已經顯而易見了。——林陸平

  2、補充鑒賞《登岳陽樓》,說說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用一句話評價詩人(總結)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

  五、作業

  背誦全詩

  鑒賞詩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感悟意境。

  2.誦讀古詩,在品詞析句中感受古詩詞的藝術魅力,提高欣賞水平。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品詞析句,提高對古詩的欣賞水平

  教學方法:以讀促悟,悟中品讀

  教學準備:搜集相關的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一、延伸導入

  課前同學們背了那么多古詩,背得那么投入,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七言詩,也是杜集中一篇別具風神的佳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初讀古詩,了解背景

  1.請同學們看書或看大屏幕自己出聲讀一讀這首詩。

  2.交流初讀后的感受,提出疑問。

  3.結合題目了解背景。

 。ㄔ婎}寫到了當時的一個歷史事件,關于這一事件的時代背景以及詩人所處的境地,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課前誰搜集資料有所了解,請給大家講一講。)

  三、自由讀詩,引發思考

  1.學生自由讀詩,讀通讀順,試著讀出詩人高興、喜悅的心情來。

  2.指名朗讀,評價促思。

  (聽了剛才同學的朗讀,大家都感到這首詩的內涵沒有讀出來,有什么好辦法把這首詩讀好呢?)

  3.學生交流獨特的學習方法,教師加以肯定和點撥。

  四、研讀古詩,品評賞析

  1.請同學們深入詩歌中細細讀一讀,品一品,對哪一兩句感興趣,就重點研讀一下這兩句。

  2、自由研讀,匯報交流。

 。ㄒ龑W生在讀中悟,悟中讀,讀后評,評促悟的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詩文的感悟和體驗。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讀出自己的理解,不斷提高古詩的欣賞水平。)

  五、課外研讀,提高積累

  同學們學詩的興致這樣高,老師為大家再推薦杜甫寫的另外一首詩歌《春望》,希望同學們運用剛才的學詩方法,好好研讀一下,作為課外積累。

  六、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喜極而泣

  欣喜若狂

  忘乎所以

  歸心似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1

  一、揭題,知背景。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2、題目是什么意思呢?重點提示“聞”是聽到的意思。

  3、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二、初讀,讀通順。

  1、欣賞配樂范讀。

  2、師: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生字。這句詩能讀準嗎?“卻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三、再讀,明詩意。

  1、看來同學們已經把詩讀通了,那怎樣才能把它讀懂呢?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熟讀法、結合注釋法、查資料、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悟、結合插圖等方法。)

  小結:看來過去的學習大家已經積累了許多好辦法,今天我們就來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詩。把你讀明白的和小組同學交流,不明白的標記出來,在小組里討論解決。最后請2號同學把同學們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歸納起來,等會兒我們全班交流。

  2、交流:

  (1)交流了哪些讀懂的地方?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

  過渡:看來,同學們運用自己的方法把詩意弄明白了。(板書:明詩意)

  3、你們認為詩中哪個詞語最能表示詩人當時的心情?(板書:喜欲狂)

  四、細讀,悟詩情。

  (一)從哪里看出“喜欲狂”?

  過渡:詩人欣喜若狂呀!從哪里能體會到詩人的這種喜欲狂的心情呢?請同學們讀讀詩,細細的品味一下。

  1、學生自由體會。

  2、集體交流。

  A、“涕淚滿衣裳”(喜極而泣、悲喜交集。指導朗讀。)

  B、“卻看妻子、漫卷詩書”(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愛書如命的他居然也隨手狂亂的卷起詩書與大家共享快樂。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導朗讀。)

  C、“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放”字和“縱”字體會到詩人喜欲狂的心情。52歲的詩人,既不適合放歌,也不適合縱酒,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當詩人想到,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做伴還鄉、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D、出示三峽畫面,想象最后兩句的情境

  大家看,從巴峽到巫峽,周圍高山險峻,路途艱難。而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的洛陽又是何等的長途跋涉。在這里詩人卻這樣說,你怎么理解?(歸心似箭、喜欲狂)

  3、過渡:通過同學們剛才的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怎樣把你體會的情感讀出來?(自由有感情朗讀)

  4、指名讀。

  (二)為什么會“喜極而泣”

  1、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怎么會如此的喜欲狂?這“喜極而泣”的“涕淚”里到底包含著什么?請同學們試著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去理解。

  2、學生談理解。

  3、詩人這樣欣喜若狂僅僅是因為個人嗎?(板書:愛國)

  4、這其中也包包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呀!看課件,齊讀。

  小結:看來同學們真的領悟到詩人的強烈的情感了。(板書:悟詩情)

  五、古詩拓展。

  1、老師這里有一首反映當時在國家危難之時,詩人的著名詩作,同學們想學一學嗎?

  2、出示《春望》。

  3、用課上總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

  4、交流學習體會。

  六、總結。

  作為愛國詩人,杜甫還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壯麗的詩篇。就請同學們課下再積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收獲。

  七、作業。

  學了這首詩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畫一畫,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寫一寫選擇一項或幾項完成。

  附: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知背景

  明詩意 喜欲狂 愛國

  悟詩情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首詩時,學生在前一天預習了整首詩,我認為他們對全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抓住“妻子”的音義、“涕淚”的古今異義,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學習,學生逐字逐句理解的時候,能差不多說到位,我就沒再去“嘮叨”?烧n后,經提醒我知道我錯了,學古詩不能滿足于僅僅理解詩的意思,更不能滿足于僅僅把詩句中逐字意思簡單串聯。比如“初聞涕淚滿衣裳”學生說剛剛聽到就激動得淚水沾濕了衣服。可是單單聽這句話,是別扭的,是什么讓詩人情緒如此反常?脫離了對杜甫曾經“悲”的感悟,擺脫了當時的情境,這樣的理解是可笑的。如果學生走進情境,就不會就字論字,簡單地把單個字的意思聯起來說說了事。他們頭腦里會出現:杜甫一聽到這個好消息,高興得手足無措,萬分激動,不由任淚水沾濕了衣服!

  學古詩,學語言,學表達,作為師者,我應該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在頭腦中想像畫面,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走進畫面讓學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積淀表達詩歌的意思。這樣的課堂才是詩意的,才是有“語文味”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抒發了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極度喜悅心情,表達了詩人渴望祖國統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熱烈感情。詩中突出地抒發了一個“喜”字,從聞喜訊,到流喜淚、觀喜容、呈喜態、唱喜歌、思喜歸、無處不喜。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 能借助注釋,結合有關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風格。

  3. 感受詩人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歸心似箭和為收復失地而喜悅的心情。

  設計理念

  以讀、誦為主線,層層深入,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課堂教學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聊聊詩人,導入新課

  1.簡介詩人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安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

  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的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2.簡介時代背景,揭課題。

  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亂以叛軍頭子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

  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詩人在梓州(現在的四川三臺縣)聽到勝利的消息寫的這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讀讀古詩,整潔體感知。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全班正音,注意薊念“jì”,涕念“tì”

  3.再讀古詩,指導學生接古詩的音韻與節奏,讀好每一句全班齊讀。

  三、自讀古詩,理解詩意。

  1.指導學生自讀自悟,感悟詩意。

  (1)學生回憶交流弄懂古詩詩意的方法。(結合注釋,反復讀中理解,聯系插圖,發揮想象,串聯詞義等。)

  (2)請同學綜合運用以上方法,默讀弄清詩意,不理解的可以打上“?”。

  (3)同桌相互合作,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教師引導,學生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全詩大意:在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乍聽到這個消息,止不住的淚水撒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子和孩子愁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禁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縱情飲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立即動身走巴峽穿巫峽,然后經襄陽,直奔那舊都洛陽。)

  (1)教師評價。(注意側重學生把握文意的能力,重點評價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遣詞造句的精當。)

  (2)帶著對詩文的理解齊讀古詩。

  四、品讀古詩,感悟詩境

  1.教師配樂范讀全詩,引導學生想象全詩意境。

  2.組織交流,引導學生結合詩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1)詩人聽到“收薊北”時,有何感受?你是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教師相機小結:“初聞涕淚滿衣裳”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個浪頭。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奥碓姇灿瘛边@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當自己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時,自然想到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當看到親人們都不在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板書:忽傳 收薊北

  初聞 涕淚

  愁何在

  喜欲狂

  (2)你還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教師相機小結:“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詩人喜悅情感的第三

  次爆發。詩人像小孩一樣歡樂得手舞足蹈還不盡興,還需要“放歌縱酒”才能把喜情抒盡!鞍兹辗鸥琛笨v酒,不是借酒消愁,而是以酒助興;今日之高歌,不是長歌當哭,而是快樂地歌唱。他恨不得立即歸去,“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下洛陽”正是詩人歸心似箭的真實寫照。“穿”、“下”二字,貼切、形象地描繪出詩人想象中在險峽穿行疾馳與出峽后順流而下的暢快之情。全詩用了好些地名,如“劍外”“薊北”“巴峽”“巫峽”“襄陽”“洛陽”等,因為貫穿了詩人喜悅的心情,并不使人感到絲毫的累贅,相反,使人讀來感到格外的真切,這是詩人愛國熱情的自然流露。)

  板書:白日放歌

  青春作伴

  巴峽——巫峽

  襄陽——洛陽

  3. 指導學生誦讀全詩,讀出詩人喜悅的心情。

  4. 指導學生背誦全詩。

  五、感悟方法,拓展延伸

  1.這首詩是七言律詩,其中第三、四兩行,五、六兩行講究對仗。這里,“卻看妻子愁何在”與“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酒”與“青春作伴好還鄉”,對仗十分工整,有極其貼切自然。

  2.根據詩意,結合自己的想象寫一篇短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3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五

  佚名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了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祭、乃、涕、洛。

  3.理解這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首詩的意思。

 。ǘ┠芰τ柧汓c

  1.朗讀、背誦這兩首詩,默寫《示兒》。

  2.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使學生與作者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ǘ╇y點:理順詩句。教師指導學生在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容,把倒裝句按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調換詞語順序。

  (三)疑點:學生可能提出首句“死去無知萬事空”與尾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否前后矛盾的問題。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辯議:深刻地體會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不瞑目的憂國憂民之情。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ㄒ唬┛诖鹫n后問題。

 。ǘ┰囎x古詩、反復吟詩、熟讀成誦。

 。ㄈ├斫獠⒄f出每首詩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默寫古詩《示兒》。

 。ㄎ澹⿺U寫古詩,練習表達。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介紹《示兒》的作者及背景。

  3.理解《示兒》中的重點詞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名讀《示兒》,結合正音,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自學情況。

  祭(j@):祭祀。

  乃(n3i):你,你的。乃翁:你的父親。

  元:同“原”。

  九州:指代中國。

  王師:指南宋軍隊。

  2.學生質疑。

 。ㄈ┙忸}: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看到詩題《示兒》你是怎樣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兒”可以說告訴兒子,也可以說給兒子們看的詩。)

  2.簡介作者。

  我們以前學過李白、王安石、賀知章等詩人寫的詩,今天我們學習另一位大詩人陸游寫的詩《示兒》。陸游是南宋時期一位愛國詩人(1125—1210年)。在陸游年僅三歲的時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領了,他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國的志向,長大后他曾經親自上戰場,參加過抗金的戰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堅信抗金必定勝利!妒緝骸愤@首詩就是他八十六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候寫給他的兒子的臨終囑咐。

 。ㄋ模┳杂勺x這首詩

  想一想陸游逝世以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事?之后集體交流。

  (五)默讀《示兒》

  結合課后的注釋,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得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補允,可糾正,教師適時點撥。

  “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理順這句話時需增補詩句中原來省掉的“我”,還需按我們今天的語言習慣調換詩句中詞語的順序。這句詩是說: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國統一。理順這句話時需調換詩句中“悲”的詞序。這句的意思是: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指南宋軍隊!岸ā逼蕉ǎ諒。“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盁o”同“勿”,不要!澳宋獭蹦銈兊母赣H。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時侯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六)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有的地方還要增加一些詞語,使句子的聯系更緊密。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本來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沒有關系了,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到了宋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日子,你們祭祀祖先時,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ㄆ撸┳杂勺x古詩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集體交流)你能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這種思想感情的?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愛國熱情。從詩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和“家祭無忘告乃翁”可體會到作者的愛國之情。盡管他清楚地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可他還是囑咐兒孫們在他死后,不要忘記把收復中原的消息告訴他。這種矛盾說法,說明了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了也不甘心的愛國熱情,表達了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不瞑目的思想感情。

  (八)反復吟誦,讀出感情,背會后試著默寫

  請同學們帶著作者看不到祖國的統一無限牽掛之情朗誦古詩,讓我們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愛國熱情。

  停頓和重音提示: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會背的同學可在本上練習默寫,也可指名到黑板前默寫。

 。ň牛⿺U寫練習

  根據“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毕胂笞髡咴趶浟糁H,在病榻上怎樣叮囑兒子,兒子們怎樣應允,讓學生創造性地把所言之事寫具體。

  第二課時

 。ㄒ唬┟鞔_目標

  1.學習第二首詩,理解重點詞及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完成“思考·練習”2、3的題。

  (二)試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結合正音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自學情況

  涕(t@):眼淚。

  洛(lu^):洛陽,地名。

  聞:聽說。

  收:收復。

  官軍:唐王朝的軍隊。

  (三)解題: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讓學生說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題的意思。

  作者杜甫(712-770年),唐代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筆下都有真實地反映,被評為一代“詩史”。他的詩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影響很大。《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也就是最興奮的時候寫下的。此詩寫于公元763年,叛軍首領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他的部下紛紛投降,河南、河北相繼被官軍收復,“安史之亂”從而結束。杜甫在四川聽到這一消息,興奮的心情難以平靜,于是寫下了這首充滿歡樂激情的七言律詩。

 。ㄋ模┳杂勺x《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想想作者那么興奮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全班交流。

  (五)參照課文注釋,不懂的可查字典,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

  讀懂哪句就說哪句,教師適時點撥。

  “劍外忽傳收薊北”:“劍外”劍門關外,指詩人當時所在的四川!昂鰝鳌焙鋈婚g傳揚。“收”收復。“薊北”指現在河北省北部,是安史之亂的巢穴。這句的意思是:那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間在劍外傳揚。

  “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剛剛聽到。“涕淚”指因喜極而淚下。這句的意思是:剛剛聽到這個喜訊,涕淚就灑滿了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卻看”再看!捌拮印狈蛉撕秃⒆印!俺睢睉n愁,憂傷。“何在”哪里還有?這句的意思: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愁?

  “漫卷詩書喜欲狂”:“漫卷”胡亂卷起!坝睂⒁。這句的意思是:我隨手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放歌”放聲歌唱!翱v酒”縱情飲酒。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大晴天里放聲高歌,暢飲美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這句的意思是: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即”就!鞍蛵{”四川境內的一段山峽!拔讔{”三峽之一。這句的意思是: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

  “便下襄陽向洛陽”:“襄陽”在現在的湖北省。“洛陽”在現在的河南省。這句的意思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B起來,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指一、二名同學說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了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一聽到這激動人心的消息,淚水濕透了衣裳。再回過頭來看看妻子、孩子,他們心中的憂愁也不知哪去了。我隨手把詩稿和書本胡亂地卷起來,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在大白天里,也要高聲唱歌,開懷暢飲,春天的美景將伴隨著我回家鄉。馬上就要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巫峽直奔襄陽,再從陸路回到洛陽。

 。ㄆ撸┳プ≡~句,體會作者感情

  “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的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ā跋灿瘛笔歉吲d得幾乎要發狂了的意思。先寫詩人“初聞”時“涕淚滿衣裳”的反常情態,接著寫詩人狂喜的情態:“卻看妻子”、“漫卷詩書”、“放歌”、“縱酒”寫出了狂喜的場面,然后寫此后的美好打算,是對“喜欲狂”的進一步描繪。)

 。ò耍└星槔首x,深化理解,熟讀成誦

  停頓和重音提示: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ň牛R讀兩首古詩

  思考:《示兒》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聯系詩的內容說說你的體會。

 。▋墒自姸急磉_了作者愛國之情,這一點是相同的。但《示兒》是通過“悲”(“但悲不見九州同”)盼望祖國統一表達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通過“喜”,聽到祖國重歸統一“喜欲狂”表達的。)

  六、布置作業 

  1.填空并解釋所填詞語的意思,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死去元知萬事空,( )不見九州同。

  王師( )中原日,家祭( )告乃翁。

  2.背誦兩首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4

  作者的心聲被我們吟詠而出

  師(吟誦):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生鼓掌)

  師:這首詩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誰?老師剛才的吟誦怎么樣?

  李秋華:這首詩名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者是杜甫。

  王娟:老師吟誦得非常棒!

  師:棒在哪里?老師非常喜歡聽大家表揚。許晴云。

  許晴云:謝謝老師。老師表達出了杜甫聽說官軍收付薊北后無比激動和喜悅的心情。

  師:能不能具體談一下?

  許晴云:我查過資料,當時因為安史之亂的暴發,杜甫帶著全家整天逃難,一路上吃飯和安全都成問題,現在忽然得到官軍收復薊北,也就是叛軍基本被消滅的消息,當然非常高興。老師剛才就表達出了這種激動和喜悅的心情!

  武學青:老師朗誦得好,不過如果我來讀的話會更好。

  師(做拱手狀):愿聞其詳。

  武學青:謝謝老師,謝謝大家。我朗誦的時候會一邊快步走一邊揮舞著胳膊,最好還要被什么東西絆一下,摔個仰八叉。

  (生笑)

  師:那么請你給大家朗誦一遍。

 。ㄎ鋵W青按照剛才說的方式激情朗誦)

  師(再次做拱手狀):這位高才吐字清晰,感情真摯,動作表情活靈活現,真把杜甫演活了,佩服佩服。因為提前已經將這首詩背會,所以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吟誦,如果如果你認為自己吟得好還可以請同桌欣賞欣賞。

  (生自由吟誦,同桌互相鑒賞)

  師:現在哪位小杜甫有信心到前面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請大家注意表情、語氣、動作和節奏,朗誦完之后還要向大家傳授自己的訣竅。

  麻曉蕙(吟誦后說):這首詩我之所以朗誦得這么好(生笑)是因為我跟爺爺學過古詩的讀法。這是一首七言詩,七言詩的每句話都是七個字,我爺爺說前兩個要連讀,第三第四個字連讀,第五第六個字連讀,第七個字單獨讀。

  劉真:老師早就講過了,老師還講過可以前兩個字連讀,第三第四個字連讀,第五個字單獨讀,最后兩個字連讀。

  師:兩位同學說得都很好。小麻,真羨慕你有一位這么有學問的爺爺。同學們,小麻的讀法叫二二二一法,劉真的讀法叫二二一二法。大家在朗讀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詩文和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兩種讀法。

 。ò鍟赫莆展澴 二二二一 二二一二)

  師:還有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露一手?有請劉芮。

  劉芮(吟誦后說):我覺得麻曉蕙和劉真讀得都很好,不過讀詩最重要的是抓住詩的思想感情。我吟誦的時候就抓住了作者無比喜悅激動的心情和一些關鍵詞語來讀的。

  馬明明(突然插話):愿聞高論。(模仿老師慌亂地向劉芮拱手示意)

 。ㄉΓ

  劉芮(一本正經拱手作答):不敢不敢。我主要是抓住了“忽聞、愁何在、漫卷、欲狂、放歌、好、即從、便下”這幾個詞。

  師:劉芮同學說得不錯。

  劉朝歌:還有一個“穿”字。對不起老師,我沒有舉手。

  師:沒關系,你說得非常好。和劉芮一樣好。同學們,正像劉芮同學所說的那樣,一首師要想吟誦得好不光要掌握詩的一般節奏,更重要的是必須真正理解詩意,并抓住最能充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關鍵詞,這樣才能讀出感情讀出味道來。(板書:抓關鍵詞忽聞、愁何在、漫卷、欲狂、放歌、好、即從、穿、便下)

  師:那么找出關鍵詞后應該怎么讀呢?

  廖雯:用輕快的語氣讀,因為輕快的語氣可以表現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張凱:關鍵詞應該重讀,只有重讀才能表現出作者的激動心情。

  劉苗苗:我認為廖雯和張凱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最好是將他們的意見綜合起來,用又急切又響亮,不是不是,用又急切又重的語氣讀,就像我爸爸那次彩票中獎時說話一樣。

 。◣煄ь^為三位同學熱烈鼓掌,并與生共同吟誦全詩)

  唱出詩歌原有的味道來

  師:何謂詩歌?詩者歌也,歌者詩也。我們現在學的大部分古詩在古代都是配樂歌唱的,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古詩在當時都是歌詞。

  武學青:周杰倫的《蝸牛》現在都變成課文了。

  麻曉蕙:是不是讀著很像詩?

  師:那本來就是一首詩。誰會唱?

 。ㄉ妬y地各自敞開喉嚨唱歌)

  師:那么現在誰能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譜上曲子唱一唱呢?

 。▌⒄嬖跔幍美蠋熗夂箝_唱)

  師:喔,劉真真聰明,知道借用《虞美人》的現成調子,不過是不是太凄涼了點?與本詩的情感不符。

 。T君生開唱)

  師:馮先生(生笑)用的是《大中國》的調子,嗯,不錯,夠喜慶!表揚!

 。ū娚棠筒蛔。娂娝较麻_唱)

  師:誰能全完用自己編的調子唱?未經允許盜用別人的調子是侵犯知識產權的喲!

 。ㄉ黠@其能,放聲高歌)

  詩意翻譯中的別樣風采

  師:現在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吟誦這首詩,給大家2分鐘時間,自由吟誦。

 。◣熒杂梢髡b,然后齊聲吟誦)

  師:我知道大家對這首詩的理解已經非常深刻了,可是還是想檢驗一下大家的真實水平。怎么辦呢?你可以用一下三種方法來證明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幻燈片出示):

  第一,用連環畫的形式解釋詩意,每幅圖下面還要配上簡潔的文字說明;

  第二,大膽發揮想象,將這首詩改變成一篇小說(作文),可以以第一人稱也可以以第三人稱,要求抓住作者的動作表情語言和心理進行生動的細節描寫;

  第三,編寫劇本,題目自擬,根據詩意合理設置人物,盡可能僅用人物對話就能充分地表現詩意。

 。ㄉ髯月耦^創作,10分鐘后開始展示)

  李秋華:我采用的是連環畫形式,請大家多提意見。(在老師幫助下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

  許晴云:李秋華的文字說明很好,就是畫得不太像,把人都畫成妖怪了。

  (生笑)

  師:李秋華沒有專門學過繪畫,大家重點看他的畫有沒有完整真實地表達出詩意。

  (生七嘴八舌地評論,仍然揪住李秋華的繪畫水平不放)

  李秋華:謝謝大家,謝謝老師。我主要是抓住了“漫卷,涕淚、縱酒、穿”四個關鍵詞畫的。畫的不好,請多包涵。

 。◣煄ь^鼓掌)

  王盈盈:我寫的是小說。不過有點短,請各位多提寶貴意見。

  王盈盈(一遍在投影儀上打出原稿,一遍大聲念):今天家里又斷糧了,這可怎么辦呢?我一遍低頭走著一邊在心里嘀咕。突然前面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連忙前去觀看。只見人們都喜氣洋洋的圍在一起,大聲議論著什么。什么?官軍收復薊北了?耶!太好了!太好了!我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幾乎蹦了起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滾落在衣服上。連忙跑回家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一進家門,只見妻子為沒有米做飯發愁呢!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回老家回老家!官軍收復薊北了!我們可以回河南老家了!”說完連忙手忙腳亂地收拾桌子上的書,激動得都快發狂了。我一面大聲唱著歌一面讓妻子給自己拿酒喝,大好的春光正好伴隨自己回家鄉,心里怎么不著急呢?得趕快去訂船票,坐著輕快的小船,從巴峽飛快地穿過巫峽,到了襄陽就直奔洛陽。真是太棒了!

  師:大家說他們王盈盈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還有沒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

  劉芮:王盈盈對詩意理解得很好,就是細節描寫太少了,如果我寫的話一定把全家人激動的情景寫得詳細一些。

  劉苗苗:應該將杜甫心里怎么想的再寫得詳細一些。

  馮君生:他老婆(生笑)聽到這個好消息竟然什么都不說?那不成了傻子了嗎?

 。ㄉ笮,課堂在笑聲和自由的吟誦聲中結束)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5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引發興趣。

  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煉,所表達的情感豐富,還十分講究節奏和韻律,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短圃娙偈住分,就有許多力作,為同學們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愛。另外,我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數不勝數,奇才輩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等等,他們的許多詩句已流芳百世,為后人所傳誦。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兩首詩。一首是宋代的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一首是唐代愛國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優秀教案教學設計

  陸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當中創作的詩歌很多,至今保存下來的就有9000多首。詩歌的內容極為豐富。他的詩有的抒發政治抱負,/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現出了其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本文所選的《示兒》,是陸游臨終前所作,相當于遺囑。詩人臨終前,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喜事告訴他。這就充分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愛國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恕K囊簧矂撟髁舜罅康脑娖。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真實的反映,曾被世人稱為一代詩史。他的詩在當時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本文選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說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亂的叛軍頭子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詩人杜甫正在梓州(現在的四川省三臺縣),他聽到這個勝利的消息后,立即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因多年戰亂終被平息,祖國又重新獲得了統一而感到的無比歡快的心情,同樣也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有選擇地講述,不必講這么多)

  (三)學生自己讀詩,并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四)教師指名讀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讀音。(放課文錄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萬事空 告乃翁

  薊北 襄陽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4個生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寫出每個字的偏旁部首、余筆,再看注釋,結合詩句和字典,看應選擇什么意思。

  3.課堂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涕,左邊是氵,右邊是弟,合起來是涕。還可以記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書寫時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寫法和筆順。洛,左邊也是氵,右邊是各,合起來是洛。 /article/還可以記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陽的洛。在書寫時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樣,祭也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讓學生利用形近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幫助學生在對比中記住字形,加強記憶和理解。

  (五)理解詞語。

  1.讓學生讀文,并從詩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在學生的質疑中相機指導理解詩句)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書下注釋、,聯系詩句內容理解詞語。

  以元字為例,元字在詩句中是死去元知萬事空,通過看書下注釋,我們知道元同現在的原,又通過,我們又得知原是原來、本來的意思。原知就是本來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詩句中是告乃翁,我們通過看書下注釋便可知道,/soft/ 乃翁就是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訴你的父親,意思是讓兒子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自己。

  3.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練習掌握。 (讓學生在讀詩句中理解,不必逐個講解)

  九州同:古代把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國。九州同:指全國統一。

  王師:文中指南宋軍隊。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訴你的父親。

  但悲:只是為了而感到悲痛。

  無忘:不要忘記。

  北定:向北進軍平定。

  劍外:現在四川省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有劍門關。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因喜而下的淚水。

  漫卷:胡亂卷起。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六)初讀了解詩的內容。

  1.教師先指名讀預習,讓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去讀詩。邊讀邊想

  2.再指名讀詩,邊讀邊了解詩的內容大意。

  3.學生自由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每一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七)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詩。

  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采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等方法。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祭、乃、涕、洛。

  3.理解這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首詩的意思。

 。ǘ┠芰τ柧汓c

  1.朗讀、背誦這兩首詩,默寫《示兒》。

  2.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ㄈ┑掠凉B透點

  體會作者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使學生與作者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

  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ǘ╇y點:理順詩句。教師指導學生在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容,把倒裝句按現代漢語的語言習慣調換詞語順序。

  (三)疑點:學生可能提出首句“死去無知萬事空”與尾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否前后矛盾的問題。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辯議:深刻地體會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不瞑目的憂國憂民之情。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ㄒ唬┛诖鹫n后問題。

  (二)試讀古詩、反復吟詩、熟讀成誦。

 。ㄈ├斫獠⒄f出每首詩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默寫古詩《示兒》。

 。ㄎ澹⿺U寫古詩,練習表達。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介紹《示兒》的作者及背景。

  3.理解《示兒》中的重點詞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名讀《示兒》,結合正音,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自學情況。

  祭(j@):祭祀。

  乃(n3i):你,你的。乃翁:你的父親。

  元:同“原”。

  九州:指代中國。

  王師:指南宋軍隊。

  2.學生質疑。

  (三)解題: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看到詩題《示兒》你是怎樣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兒”可以說告訴兒子,也可以說給兒子們看的詩。)

  2.簡介作者。

  我們以前學過李白、王安石、賀知章等詩人寫的詩,今天我們學習另一位大詩人陸游寫的詩《示兒》。陸游是南宋時期一位愛國詩人(1125—1210年)。在陸游年僅三歲的時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領了,他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國的志向,長大后他曾經親自上戰場,參加過抗金的戰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堅信抗金必定勝利!妒緝骸愤@首詩就是他八十六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候寫給他的兒子的臨終囑咐。

 。ㄋ模┳杂勺x這首詩

  想一想陸游逝世以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事?之后集體交流。

  (五)默讀《示兒》

  結合課后的注釋,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得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補允,可糾正,教師適時點撥。

  “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理順這句話時需增補詩句中原來省掉的“我”,還需按我們今天的語言習慣調換詩句中詞語的順序。這句詩是說: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國統一。理順這句話時需調換詩句中“悲”的詞序。這句的意思是: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那一天。

  “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無”同“勿”,不要。“乃翁”你們的父親。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時侯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六)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有的地方還要增加一些詞語,使句子的聯系更緊密。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本來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沒有關系了,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到了宋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日子,你們祭祀祖先時,千萬不要忘記把這個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七)自由讀古詩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集體交流)你能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這種思想感情的?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愛國熱情。從詩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和“家祭無忘告乃翁”可體會到作者的愛國之情。盡管他清楚地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可他還是囑咐兒孫們在他死后,不要忘記把收復中原的消息告訴他。這種矛盾說法,說明了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了也不甘心的愛國熱情,表達了詩人看不到祖國統一死不瞑目的思想感情。

 。ò耍┓磸鸵髡b,讀出感情,背會后試著默寫

  請同學們帶著作者看不到祖國的統一無限牽掛之情朗誦古詩,讓我們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愛國熱情。

  停頓和重音提示: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會背的同學可在本上練習默寫,也可指名到黑板前默寫。

 。ň牛⿺U寫練習

  根據“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想象作者在彌留之際,在病榻上怎樣叮囑兒子,兒子們怎樣應允,讓學生創造性地把所言之事寫具體。

  第二課時

 。ㄒ唬┟鞔_目標

  1.學習第二首詩,理解重點詞及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完成“思考·練習”2、3的題。

  (二)試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結合正音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自學情況

  涕(t@):眼淚。

  洛(lu^):洛陽,地名。

  聞:聽說。

  收:收復。

  官軍:唐王朝的軍隊。

 。ㄈ┙忸}: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讓學生說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題的意思。

  作者杜甫(712-770年),唐代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筆下都有真實地反映,被評為一代“詩史”。他的詩藝術成就很高,對后世影響很大!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肥嵌鸥ι降谝皇卓煸娨簿褪亲钆d奮的時候寫下的。此詩寫于公元763年,叛軍首領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他的部下紛紛投降,河南、河北相繼被官軍收復,“安史之亂”從而結束。杜甫在四川聽到這一消息,興奮的心情難以平靜,于是寫下了這首充滿歡樂激情的七言律詩。

 。ㄋ模┳杂勺x《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想想作者那么興奮的原因是什么,之后全班交流。

 。ㄎ澹﹨⒄照n文注釋,不懂的可查字典,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

  讀懂哪句就說哪句,教師適時點撥。

  “劍外忽傳收薊北”:“劍外”劍門關外,指詩人當時所在的四川。“忽傳”忽然間傳揚。“收”收復。“薊北”指現在河北省北部,是安史之亂的巢穴。這句的意思是:那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間在劍外傳揚。

  “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剛剛聽到。“涕淚”指因喜極而淚下。這句的意思是:剛剛聽到這個喜訊,涕淚就灑滿了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卻看”再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愁”憂愁,憂傷。“何在”哪里還有?這句的意思: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愁?

  “漫卷詩書喜欲狂”:“漫卷”胡亂卷起。“欲”將要。這句的意思是:我隨手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放歌”放聲歌唱。“縱酒”縱情飲酒。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大晴天里放聲高歌,暢飲美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這句的意思是: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即”就。“巴峽”四川境內的一段山峽。“巫峽”三峽之一。這句的意思是: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

  “便下襄陽向洛陽”:“襄陽”在現在的湖北省。“洛陽”在現在的河南省。這句的意思是: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B起來,說說整首詩的意思,指一、二名同學說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了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一聽到這激動人心的消息,淚水濕透了衣裳。再回過頭來看看妻子、孩子,他們心中的憂愁也不知哪去了。我隨手把詩稿和書本胡亂地卷起來,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在大白天里,也要高聲唱歌,開懷暢飲,春天的美景將伴隨著我回家鄉。馬上就要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巫峽直奔襄陽,再從陸路回到洛陽。

  (七)抓住詞句,體會作者感情

  “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的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喜欲狂”是高興得幾乎要發狂了的意思。先寫詩人“初聞”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篇17

  教材說明: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語教材第十二冊第十五課《古詩兩首》中杜甫所寫的一首詩。此詩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盡情抒發了失地被收復后作者的喜悅心情,表達了作者對國對民深沉熾熱的愛。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詩句含義,體會古今部分詞義的不同。

  2、有感情朗讀并背誦全詩。

  3、分工合作,自學自悟。

  4、進入情境,體會情感。

  教學重難點:

  時代久遠,讓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具準備:

  幻燈、錄音、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一千兩百年以前,一位偉大詩人,因為高興到了極點而流下了眼淚,他叫杜甫,認識嗎?

  2、請生介紹查找的有關杜甫的資料。

  3、師:同學們,查找資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大家能常用。今天,老師將給大家帶來一個驚喜,想知道是什么驚喜嗎?

  今天,我把杜甫給請來了!

  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用最隆重的方式有請他的到來。ㄉ恼疲。

  4、出示杜甫肖像

 、賻煟耗抗馍铄溆倪h,胡須濃密有致,飽受生活的艱辛和磨難。忽然,傳來喜迅,朝廷的軍隊收復了薊北,如春雷炸響,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詩人郁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②板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③指生讀

  ④師:同學們,讓我們把勝利的消息告訴前來聽課的所有的老師吧!(學大聲齊讀)

  二、分工合作,自學古詩

  1、導語: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詩中!

  2、出示小黑板(詩全文),請一生讀。

  3、詢問學生學習古詩有什么好的方法。

  4、分組自學古詩,每組安排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

  5、學生匯報。

  6、師幫助重點理解以下詞:

  涕淚妻子青春放歌縱酒漫卷

  并體會加橫線詞,古今含義的不同。

  7、知識講解:

  巴峽、巫峽在四川,襄陽在湖南、洛陽在河南,跨越了三個省,詩人卻覺得非常輕松地回到自己的家鄉,可以看出?(引生說杜甫心情很高興。)李白的一句詩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哪一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生讀詩,并把意思連貫說一說。

  9、用一個詞表示杜甫當時的心情。教師送詞并板書:喜極而泣。

  三、悟境讀書

  1、導語:杜甫不是愛哭的人,但在寫這首詩之前,他也曾流過淚,你看!

  2、出示掛圖(戰馬、鐵蹄、國破山河),播放音樂加以配合入境。師:看到了什么?

  哪些人倒在了敵人的鐵蹄之下?

  3、導語:此時此刻,深入正在抒發著自己關心國家國心民生的壯闊胸懷!

  4、幻燈出示杜甫《春望》,請生配樂朗讀。

  5、師渲染氣氛:本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杜甫卻對著花兒流淚,聽到鳥的鳴叫也感到揪心,你們說,他流的是什么樣的淚?(悲傷、憤怒)

  6、師:現在朝廷的軍隊收復失地了,你們開心嗎?你會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呢?(喝酒、放歌、流淚、寫詩……)

  7、請生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再請生評價。

  8、全班配樂讀詩(一人一句);教師參與其中示范朗讀;生齊讀。

  9、杜甫的家鄉在哪?(洛陽)

  師介紹洛陽并幻燈出示司馬光《洛陽看花》,讓學生感受洛陽之美。

  10、導語:洛陽美嗎?想不想到洛陽走一趟?請生讀最后一句,請小組讀最后一句(評:到了巫峽),請大組讀最后一句(評:到了襄陽),請全班讀最后一句(評:洛陽到了。

  11、導語:同學們,洛陽真美,你們看見了嗎?

  12、讓學生做動作(踮起腳看),并發出嘖嘖的贊嘆聲。

  13、請一生上講臺說看見了什么,并作指導。

  14、請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陽美景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15、學生讀自己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

  16、導語:杜甫曾寫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再不美也是自己的家鄉。「螞r,洛陽如此之美,也難怪杜甫聽到勝利的消息會高興的流下淚來。

  17、再次齊讀全詩。

  四、延伸發散

  1、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讓人高興得流淚的事?(提示:奧運健兒領獎時,臺灣同胞大陸同胞團圓時)

  2、引導說出共同點。

  3、導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冉冉升起的時候,運動員所有的辛勞都得到了肯定,他流淚了。

  臺灣同胞和大陸的兄弟姐妹分散了幾十年,日日盼,夜夜盼,終于歡聚一堂,所有的期盼都化作了幸福的淚水。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在圓滿之前,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或者是煎熬。想一想,這里,杜甫也高興得流淚了,在朝廷軍隊收復失地之前,杜甫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

  4、生:討論回答。

  5、導語:同學們,現在杜甫再也不要過這種滇沛流離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了,他能不高興嗎?他能不流淚嗎?

  6、讓學生帶著充分的情感背誦這首詩。

  7、再看一眼杜甫,想對他說些什么?

  8、生說話訓練。

  9、小結:

  對于每個愛好文學的人來說,對于每一個愛好歷史的人來說,對于每一個愛國的人來說,杜甫應該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偶像!

  讓我們再次用最隆重的方式表達我們對杜甫最崇高的敬意!(生鼓掌)

  下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設計

    一、揭詩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甫的另一首詩,(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詩題。介紹寫作背景。聽到這個消息(指的是詩題中的什么),寫下了這首詩。再讀詩題。這個消息能給詩人帶來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杜甫的詩,讀讀這首詩。二、解詩意。...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春望》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首詩,并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通過理解詩句,了解內容,明白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借助注釋,結合資料,獨立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體悟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教學重難點:時代久遠,讓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能有感情地朗誦這兩首詩,并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2、通過理解詩句,了解內容,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1、了解詩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2、有感情地朗讀、誦讀詩文。3、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4、鑒賞詩作。...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涕淚、巫峽、襄陽。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的愛國情感。教材重難點:體會詩中表達的強烈愛國情感。...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出現的生字詞,如洛等。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詩歌史的地位。3.理解把握本課的思想主題。4.感受和學習詩歌中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學重點: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詩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課的思想主題。...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會認4個生字,了解古詩大意并背誦古詩。2、通過緊扣字詞、吟詠誦讀等方式感受詩人的喜欲狂。3、經由本詩走近杜甫,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杜甫的詩歌。...

  •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解讀文章抒什么情2、研習文章怎么抒情【教學重點、難點】1、分析作者選取生活細節表現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的表達技巧,體會文章語言質樸而動人的特色。2、探究結尾處作者若干年后補寫的這兩段的作用。...

  • 九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毛片在线 |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字幕亚洲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动漫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老人 | 日韩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柠檬导航-柠檬福利导航 |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 国产免费ab | 水野优香在线亚洲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五十路丰满熟女中出 | 毛豆日产精品卡2卡3卡4卡免费 | jizz4亚洲| 玩麻豆国产?片对白日逼视频 |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久热这里只有精 | 3d动漫足控福利动漫合集 | 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香蕉 | 高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 漂亮人妻洗澡被强公bd | 久久精品69|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91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72部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中文字幕最新 | 欧美亚洲国语精品一区二区 | 五月婷久久综合狠狠爱97 | 国产一级淫片a级aaa | 人操人人爽| 国产乱淫av片免费看 | 无遮无挡爽爽免费毛片 | 野花日本韩国大全免费版6 涩涩导航 | 蜜桃视频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无码毛片 | 手机在线观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