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做自立自強的人
揚長避短,自強的捷徑
三、常見考點問答
1.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就意味著要獨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著要離開父母、老師的庇護,自主地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意味著要靠自己的雙手去開創自己的事業,創造多彩的生活。
2.自立的表現有哪些?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獨立完成作業,不用父母督促、陪伴;自己去超市或書店購買生活、學習用品;父母外出時能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等。
3.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必要性)
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家庭和學校這個搖籃和溫室中,終究要離開家庭和學校的呵護,走進社會、經風雨、見世面;自立的過程是我們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鍛煉和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如果不能從現在起自覺儲備自立的知識,培養自立的精神,將來就難以在社會中立足和發展。
4.怎樣培養自立的能力?
立足于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學會獨立思考,嘗試自主作出決定;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或:告別依賴;學會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多實踐,多鍛煉。
5.自強的含義、意義是什么?
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意義:自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實現個人價值的必備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倍經磨難而更強,豪邁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6.自強有哪些表現?
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
7.怎樣做到自強?
樹立堅定的理想(航標);戰勝自我(關鍵);揚長避短(捷徑);不自卑等。
背景材料
命題探究
1.應注意結合身邊的現象去了解自立的表現體現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發展。題型有選擇題、簡答題。
2.自立的必要性。常常考查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立對我們成長的意義。題型可能有選擇題、案例分析題和活動與探索題,容易和依賴心理相結合出題。
3.培養自強的方法是考試的重點:應注意聯系實際,如自強不息的人物事跡,結合自身實際,理解分析培養自強品質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尋找適合自己的培養自強品質的好方法。題型主要有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索題。
典例精析
模擬精練
一、請你選擇
單選題
1、XX年9月12日中國教育新聞網報道,河南省20歲的女大學生小亞(化名)起訴父親,要求父親支付其讀大學吃喝生活費及教育費,結果兩級法院均駁回了她的訴訟請求。上述材料對我們的啟示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