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黨的基本路線
第二框 黨的基本路線
導入:XX年11月19日,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新加坡商務論壇”晚宴上,以老百姓生活中追求的“四大件”,闡述了中國三十年來的滄桑巨變:
“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71年,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車、半導體收音機和縫紉機。”
“到80年代,四大件變成了冰箱、電視機、石英表和洗衣機。”
“如今再談論四大件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因為很多中國家庭都可以購買大額的消費品了。”
問:1、吳作棟總理所說的話說明了什么?
2、你認為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一方面離不開我們自身的努力奮斗;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始終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等等集中一點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
第二框 黨的基本路線
一、“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黨的基本路線的制定依據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簡而言之就是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見37頁)
(二)基本路線的內容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見37頁)
(三)基本路線提出的奮斗目標
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經濟 政治 文化
三位一體(三方面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四)實現目標的途徑: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
(五)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
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飛機圖見書)
1、一個中心--經濟建設
(1) 含義: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2)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意義:(見38頁)
2、兩個基本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1)四項基本原則
○1內容:(38頁)
○2四項基本原則的地位:
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是立國之本。
(2)改革開放——強國之路(對于改革開放你是如何評價的?)
○1改革
改革的地位: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38頁)
○2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的原因:(38——39頁)
對外開放的地位: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二、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
引入:1992年,鄧小平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強調:“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