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強國富民之路》復習教學案
a發展就是指經濟的發展 b要發展必須深化改革 c要發展必須擴大發放
d發展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進步,但首先應當是經濟的進步
6、XX年"兩會"期間,、等中央領導強調,進一步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中央僵持以深化改革來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我國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這是因為①改革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②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③只有改革,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完善和發展 ④ 改革就是從根本上變革社會主義制度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7、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中國以更加豪邁的姿態走向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①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②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 ③有利于我國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 ④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目前,我國農村還有3000萬左右的貧困人闊,城鎮也有多萬人需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要進一步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
a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b 取消農業稅,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產
c加大扶貧力度,建立健全生活困難的救濟保障制度
d政府增加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資金投入
9、江蘇省昆山市是全國百強縣。到XX年底,昆山人均gdp達到78553元,位居全國百強縣之首,已率先基本達到全面小康社會水平。 改革開放之初,昆山還是江蘇省一個經濟落后、對外封閉、產業結構單一的農業小縣。綜合經濟實力在當時蘇州地區所轄的8個縣中倒數第一。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昆山經濟社會發展經歷了四次大的轉變,一是上個世紀80年代,實現了由農業為主向工業為主的轉變。二是上個世紀90年代,實現了由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的轉變。三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后,實現了由粗放型經濟增長向集約型經濟增長的轉變。四是xx大以來,實現了由注重經濟發展向經濟社會協調共進的轉變。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城鄉社會保障覆蓋率高達99%以上。目前,昆山城鄉居民收入高,貧富差距小,登記失業率低,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比翼齊飛”。
結合本課知識,談談昆山市的做法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啟示。
參考答案
(1)從國情角度: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
從黨和政府的角度:黨的性質、三個代表;國家性質、社會主義根本目的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等。
答案:(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理由略
(2) 經濟上:實現共同富裕。
政治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或: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