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級思想品德全冊簡明教案4
第十六課 可持續發展教學要求
1.了解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狀況。
2.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及其意義。
3.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4.培養愛護環境的習慣,積極參加各種美化環境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知識要點
1.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是在目前條件下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之一。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是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此外,我國還存在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問題。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人口問題成了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首要問題。
(2)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我國計劃生育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說服農村有實際困難、希望生兩個孩子的夫婦實行適當間隔生育;少數民族實行計劃生育的具體做法由所在自治區或區(市)決定。
(3)為了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我們要增強人口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念,自覺履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1)我國的資源形勢嚴峻。
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
我國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從總量上看,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資源類型齊,是一個資源大國。但是,由于人口眾多,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從相對數來看,我國在世界上是一個資源小國。這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
人均資源占有量偏少這一狀況,將隨著我國人口的持續增長、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和利用而日趨嚴峻。
(2)我國的環境形勢嚴峻。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斷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創造新的生存條件。然而,由于人們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尊重自然規律,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惡果。
(3)我國資源和環境的嚴峻形勢,決定了我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主要策略是:依法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運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護資源和環境。
保護資源、改善環境,人人有責。青少年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熱愛自然、熱心環保,培養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的意識。
3.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樹立一種新的道德觀念——生態道德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能夠認識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的責任。
(2)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這一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