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九年級思想品德 第二單元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中考政治九年級思想品德 第二單元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教學目的和要求】:
第二單元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通過復習,進一步引領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教學方法】:歸納法、練習法、案例分析法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學生課堂迅速瀏覽課本:
〖二〗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該教材考試范圍:
〖三〗 歸納本教材的知識(第二單元第五課)要點,明確各個知識點的能級要求:
第五課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是什么讓中國閃亮地走向世界,打動了世界?①今非昔比的強大國力;②良好的國際形象;③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④5000多年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⑤當代中國融合中西、獨具風格的文化魅力;⑥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 (教材p63)
1、燦爛的中華文化 p64
(1)講到中華文化,你會想到什么?旗袍、中國功夫、長城、京劇、孔子、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和中國四大名著即《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游記》(吳承恩)、《紅樓夢》(曹雪芹)等。 p64
(2)中華文化的產生: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 。p64
(3)中華文明為什么能源遠流長?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p65
(4)中華文化的組成(/主要內容/表現): 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藝、文學藝術、中國哲學、道德倫理…… p65
(5)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p66
(6)中華文化的影響:①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遠影響。②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p66
(7)中華民族有哪些傳統美德(/傳統美德的內容)? ①敬業樂群,公而忘私——奉獻精神;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情操;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崇高志趣;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昂揚銳氣;⑤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氣;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政風范;⑦厚德載物,道濟天下——廣闊胸襟;⑧奮不顧身,舍生取義——英雄氣概;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社會理想,等。 p67
(8)中華傳統美德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作為傳統道德的精華,中華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
2、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 p68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因為)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什么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p68
(2)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p69
中華民族精神的地位: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p69
愛國主義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在千百年實踐中形成的對自己的祖國最誠摯最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