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知識導引
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知識導引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及面臨的世界形勢;我國的基本國情,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國家的根本任務;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含義、核心內容、重要地位;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明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三個尊重”的含義;理解“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含義及其重要地位。
能力目標: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及世界形勢,分析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善于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加深對我國基本國情和國家根本任務的理解;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體會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正確性及其重要性;從歷史、文化、法律和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等方面綜合分析,理解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巨大威力;從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等方面說明“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結合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對黨、對社會主義、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全面了解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了解我國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感受各民族親如一家的情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和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而共同努力。
二、知識網絡
三、學法點撥
第一框: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
第一目: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我們可以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抓住機遇、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經濟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今世界,中國是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
第二目: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現階段我國的基本國情、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國家的根本任務。
第三目: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之所以戰勝各種各樣的考驗,取得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面對未來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我們必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第二框:黨的基本路線。
第一目:“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我們要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內涵及“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的內在關系。經濟建設與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我國的經濟建設,是以四項基本原則為政治保證、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的。
第二目: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來之不易,其中的經驗值得我們好好珍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鄧小平說:“牢牢地把握‘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國家就能長治久安,中國就大有希望。”
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總書記后說:“這次中央領導核心作一些人事調整,但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和基本政策沒有變,必須繼續貫徹執行。在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上,我要十分明確地講兩句話:一句是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一句是全面執行,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