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知識導引
強調:“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第三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第一目: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我們要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認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實現了國家的真正統一,而且通過制度和法律規范了自治地方與國家的關系,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放眼世界,許多國家因民族問題動蕩不安,甚至分崩離析,而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卻始終保持著穩定統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實行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如鄧小平所說:“毛主席是英明的,沒搞什么民族自治共和國!敝赋觯骸懊褡鍏^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是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
第二目: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維護民族團結,保證社會穩定,這是全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要了解“三個尊重”,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認同“三個尊重”,在生活中自覺踐行“三個尊重”。
第三目: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過程中,統一戰線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高揚愛國統一戰線的旗幟,自覺維護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從香港、澳門、中國臺灣的實際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提出的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表明“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和強大生命力。臺灣同胞與大陸人民同根同種同文,血濃于水,情深似海。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