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依法治國》教案(精選2篇)
《堅持依法治國》教案 篇1
第七課 堅持依法治國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依法治國的含義和基本要求,理解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略;清楚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明晰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以及國家為實行以德治國而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標:
能夠結合事例,分析、體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從法律角度分析和思考現實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法治與法制”“法治與權力”“法治與德治”關系的認識,提高全面把握依法治國內涵的能力。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
深刻認識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對建設社會正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樹立法制觀念和意識,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依法辦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認識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不僅僅是公民個人發展的要求,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依法治國的內涵。
2、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3、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4、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三、教學時間:
2課時(機動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站 法治的國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依法治國的含義,知道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標: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是法治的標志,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樹立法制觀念和意識,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依法辦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樹立法制觀念和意識,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依法辦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認識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不僅僅是公民個人發展的要求,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現代化事業的順利推進,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一個莊嚴而神圣的名詞——法治。法治離不開德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
思想驛站:你了解這些法律嗎?你知道這些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嗎?
二、新課學習
1、我國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1)什么是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及基本忽略。
(2)人治與法治的關系是什么?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①兩者基礎不同。人治建立在個人專斷與獨裁基礎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②兩者特點不同。人治呈現出隨意性、多變性的弊端,造成社會的不穩定。而法治具有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的特點,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違法行為,保證社會的穩定和有序發展。③二者體現的原則不同。人治體現不平等的原則,而法治體現平等的原則。
“各抒己見”:了同意哪種說法?談談你的理由。
2、憲法是法治的標志,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人們行為的基本準則。憲法是整個法律體系的核心,一切法律都要以憲法為依據,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法治的核心是憲治,依法治國首要的是依憲治國。
3、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三、小結
四、作業:什么是依法治國?人治與法治的關系是什么?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堅持依法治國》教案 篇2
第二站 加強道德修養
教師寄語: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
學習目標:(目標明確,行動才更有效)
1、 明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相輔相成的。
2、 提高依法規范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能力。
3、 自覺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守法、護法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習重點、難點: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相輔相成的。
學法指導:(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材料分析、歸類整理
課前熱身:(試一試,你一定很棒的)
1、( )與( )并重,是對依法治國方略的豐富和發展,也是我們參與( )所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
2、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 )的。
3、以德治國屬于( )范疇,屬于( )文明;依法治國屬于( )范疇,屬于( )文明。( )往往是道德的底線。從一定意義上說,法律是外在的規范,是( ),道德是內在的約束力,是( )。對于抑制犯罪來說,法律治( ),道德治( )。
4、以德治國,建立和完善( )。
5、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范是( )( )( )( )( )。
6、公民( )的壯況,直接影響和制約著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的實施。
課堂探究
自主學習(我自信,我參與)
1.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是怎樣的?
2. 法治和道德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3. 什么是以德治國?
4. 評選道德模范屬于屬于( )治國方略、( )文明建設,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何意義?
5. 開展全國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6. 你打算怎樣向全國道德模范學習?
7、公民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8、國家為什么要重視和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9、作為未成年人該怎樣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三、展示講解(抓住機會,亮出風采)
四、課堂小結
五、知識網絡:
鞏固提升
基礎篇 我能行
單選
1、XX年2月10日,由中央電視臺評選的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揭曉,長江大學“結梯救人”大學生群體獲得特別獎。評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
①有利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②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③是推動以德治國的重要舉措 ④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①②③④ abcd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國憲法規定:“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這表明( )
a 我國法律保障社會主義道德的順利實現 b社會主義道德補充我國法律的不足
c社會主義道德促進法律的實施 d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是有區別的
3、近幾年各地開展家庭文化建設活動,夫妻同臺、祖孫同樂,太極拳、木蘭扇、健身球、秧歌隊,家庭強身健體活動,家庭參與演出的積極性非常高。這些活動( )
a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實施依法治國 b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實施人才強國
c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實施以德治國 d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實施科教興國
4、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最好的辦法就在上面種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最好的辦法是用美德占領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以德治國,建設和完善社會的思想道德體系 ③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④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5、為推進全區公民道德建設,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以良好的社會環境迎接自治區第十二屆運動會和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的召開,海區文明辦于3月2日安排部署了XX年以“弘揚社會公德,倡導為農民新風”為主題的“公民道德宣傳月”活動。下列行為體現其主題的是( )
①小超踢球時,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他主動去賠禮道歉并照價賠償 ②小新答應小婷去她家補習功課,無論刮風下雨,她都準時前往 ③考試前,小馮讓小光給他“傳紙條”,小光答應了。考試時,小光果然告訴小馮兩道題的答案 ④李阿姨體檢時被查出患了癌癥,家人為減輕她的心理壓力,沒有告訴她的實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能力篇 我真行
一、 辨析題
“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則是不可缺少的。”這一論斷是否正確?為什么?
二、材料:XX年9月20日是第八個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也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九周年紀念日。在此期間,某校團委在全校開展了“校園不文明行為”調查評選和向“校園不文明行為”宣戰的倡議活動。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參與平臺:如何你正接受“校園不文明行為”存在的問卷調查,請你列舉出你所在的校園里存在的不文明行為。(至少兩種)
(2) 風采展示:如果你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請你設計一條向“校園不文明行為”宣戰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