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精選12篇)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體會獅子的多種發型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嘗試用中鋒、側鋒的方法表現獅子的發型,感受線條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3、充分想象,大膽運用彩墨進行創作,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各種發型圖,能畫出獅子的頭部特征。
2、各種獅子圖片,染色發型范例,各種線條標記圖。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獅子圖片,鞏固了解獅子的外形特征。
(I)教師:獅子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獅子的頭大大的,上面長著密密長長的鬃毛,鼻子像一個三角形,臉E有兩個大大的腮幫子,上面有很多點點,長出細細長長的胡須。
2、師幼共同探索獅子發型的畫法。
(1)探索單層發型的畫法。
教師:獅子今天想來理發,請你們幫它想一想,給它設計什么樣的發型呢? (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相應的線條標記圖)
教師:這些發型是怎么畫出來的?
(2)探索染色發型的兩法。
教師出示范例:我這兒還有一種發型,你們看看和這些有什么不一樣?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試試。
3、激發幼兒充分想象,鼓勵幼兒用彩最大膽創作。
教師:你準備給獅子設計什么樣的發型呢?染什么顏色的頭發?
4、集體欣賞作品,教師引導幼兒重點從發型和顏色來評價。
教師:你設計的是什么樣的發型?是什么顏色的?你喜歡哪種發型?為什么?
【評析】
獅子這種動物,不是孩子們能經常見到的,因此他們在表現公獅頭部茂密的毛發時容易忽視下巴部分。通過事先欣賞動畫片《獅子王》中的片段或欣賞獅子圖片,能夠幫助幼兒比較直觀地感受獅子頭部的毛發長向、生活環境等。在幼兒掌握了獅子的頭部特征后,就能比較容易添畫細節、豐富畫面的內容、協調畫面的結構比例了。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獅子卡卡得到魔法師幫助的情節,體驗獅子從孤獨到快樂的情感變化。
2、知道大家都需要朋友,朋友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活動準備
故事PPT、《獅王進行曲》、《獅子卡卡》幼兒小圖書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猜角色
(一)談話導入
今天,蔡老師帶來了一只動物,想知道它是誰嗎?聽,它來了。
(二)你覺得它會是誰?
(三)出示圖片一:原來是一只大獅子啊,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它叫卡卡。
你認為卡卡是一只怎樣的大獅子?猜猜它會交到朋友嗎?我們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它吧!
二、看PPT,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二:獅子卡卡有朋友嗎?它交到朋友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卡卡沒交到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個別幼兒表演。(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害怕的表情和獅子卡卡孤獨的表情)。
2、出示圖片三
獅子卡卡找到了誰?魔法師有什么本領?她把卡卡變成了什么?變了幾次?
三、幼兒自由閱讀圖書
1、看書要求
2、魔術師把卡卡變成了什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3、卡卡變了兩次,結果都失敗了。這時候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請你們來學學看。
4、出示圖片七。魔法師決定再幫助卡卡一次。這次,她是怎么幫助卡卡的?
5、出示圖片八。它們在干什么?它們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它們真的愿意和卡卡做朋友嗎而且還相信它是一只善良的獅子?
6、出示圖片九。這一次,魔法師讓動物明白了卡卡是真心想和大家做朋友的。最后獅子卡卡不僅和身邊的小貓、小鹿成為了朋友,還和森林里所有動物都成為了好朋友。
四、找朋友
1、卡卡找到了朋友,不再孤單了,你們想不想找個朋友?
2、播放“找朋友”音樂,幼兒找朋友。
3、找到朋友一起玩連體人的游戲吧。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讓幼兒知道故事里講了什么。
遇到問題要動腦想一想。
教學準備
故事四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問題,引話題。
師:小朋友們誰知道森林之王是誰啊?
幼兒:獅子大王
師:這個獅子大王可嚇壞小動物們了,獅子大王每年都會給小動物們出個問題,誰答不對問題,獅子大王就把誰帶走。獅子大王到底出什么問題了那?小朋友來仔細聽故事來幫助小動物門吧!
二、看課件,分解故事。
1、第一部課件
誰走出來答題了?
2、第二部課件
獅子大王出了什么問題?
(師:小朋友們也動腦想一想吧!)
3、第三部課件
小白兔答對了嗎?
4、第四部課件
小白兔向獅子王提出什么要求?
三、完整播放課件
師:誰能按自己的話演一演獅子王與小白兔的對話那。
四、結束
說一說,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制作零錢罐步驟。
在操作中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新年好》歌曲。
制作零錢罐步驟圖解。
海綿膠、手工刀、彩色卡紙、礦泉水瓶、彩帶條、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老師先剛給你們放首歌聽,看看都有誰能猜出來歌曲的名字,放歌曲《新年好》。
2、小朋友們聽出來歌曲的名字了么?對是《新年好》,那小朋友們回想一下,在過年的時候,你們最高興的什么啊?
3、過年新年的時候,小朋友們會不會去給長輩拜年啊?去給長輩拜年高興不啊?為什么啊?原來拜年長輩會給小朋友們壓歲錢,那小朋友得到壓歲錢會干什么用啊?
4、那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小時候的壓歲錢干什么用了?老師把壓歲錢放到零錢罐攢著,留著買文具上學用了,小朋友們有沒有零錢罐啊?
5、那老師來教你們制作一個獅子頭零錢罐吧!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平時的零錢攢起來了留著買需要的東西好不好?
6、我們來認識要制作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我們來一起說出這些材料的名字吧!
7、教師按步驟圖解先做一遍給小朋友們看,教孩子們看步驟圖解,在制作中要叮囑一些注意事項,做成成品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獅子頭零錢罐做完了你們喜不喜歡啊?
8、那現在就按老師教你們按步驟圖解來進行制作吧!在制作的時,教師一定要看好用刀,以免出現意外情況。
9、在制作中要多去指導,多和小朋友們互動,多給小朋友們信心。
10、制作完成后,小朋友們拿著自己做的獅子頭零錢罐,唱著《新年好》。
活動結束
大班美術《制作獅子頭零錢罐》
兒童手工制作:動手制作零錢罐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用動作模仿線條,感受線條的特點。
2、能嘗試用線條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3、知道各種線條的名稱。
【活動準備】
物質:ppt、音樂、油畫棒;
知識:感受不同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感受。
獅子原本有一頭蓬松的頭發,可它想換個新造型,于是它來到了理發店。小狗理發師覺得獅子平時在森林里很威風,而且頭發又多又長。一時不知要給它設計一個什么發型。這時森林里傳來了一段舒緩悠揚的樂曲。理發師決定給它做個波浪發。過了一會兒森林里又傳來了一段歡快、急促的樂曲聲。理發師靈機一動就又把獅子的頭發燙成了鋸齒發。
二、音樂感受。
1、理發師一共為小獅子做了幾種頭發?為什么理發師突然想給小獅子做個波浪發?
聽了一段什么音樂?一起再來聽一聽。
波浪發像什么?給你什么感覺?
(原來理發師聽到溫柔舒服的樂曲就給它燙了個柔軟、甜美的波浪發。)
2、為什么理發師突然想給小獅子做個鋸齒發?聽了一段什么音樂?一起再來聽一聽。
鋸齒發像什么?給你什么感覺?
(原來理發師聽到歡快、急促的樂曲就給它燙了個爽朗、干脆的鋸齒發。)
總結:不同的音樂感受能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
三、肢體感受。
1、我這里還有許多的發型我們一起瞧一瞧。
2、用肢體模仿一下線條,說說是什么感受?
3、一邊聽音樂一邊用肢體幫小獅子燙頭發。
四、幼兒繪畫。
1、獅子小姐看到你們都是出色的發型師,希望你們也幫他設計一個新發型。
2、幼兒邊聽音樂,邊用線條表現獅子的頭發。
3、用貼卡通圖片的方法為自己的作品評價。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傾聽和理解故事《大獅子的許多許多辮子》,感受獅子驚訝、害羞、快樂的情緒變化。
2.嘗試講出故事中感興趣的部分。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配具有音效的對話),大、小圖書各一本,獅子表情圖片(大、小若干),可操作的背景卡若干。
2.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有更換發型的經歷;欣賞過動物角色的故事。
活動過程
1.采訪小朋友換發型的感受,調動對發型的已有經驗。
重點:引導幼兒在觀察伙伴發型變化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經歷講出換發型時的心情,為故事中的線索做鋪墊。
重點: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對故事情節的猜想。
(由于調動了孩子們對發型的經驗,在引起共鳴的同時,孩子們用較為豐富的語言表達出對改變發型的看法。)
2.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邊播放PPT邊帶領幼兒欣賞完整的故事。
(2)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重點: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出故事中喜歡的部分。
(這是個開放的提問,孩子們根據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內容進行表達,有的“喜歡小兔子幫獅子梳頭”,有的“喜歡獅子跑”,有的“喜歡動物之間對話”,有的“喜歡最后大家都梳辮子”。由于在備課時考慮得細致,所以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關注的地方基本與預設的關注點一致,在幫助幼兒分享的同時梳理和提煉需要掌握的要點。)
3.分析故事中獅子情緒的變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并嘗試講述。
(1)集體討論獅子表情的變化。
重點:充分感受獅子表情的變化以及內心的變化。
(孩子們理解了獅子的表情變化,包括現場探討了大獅子最后躲在洞里的孤獨,讓大家印象深刻。可在這個環節孩子們表達的熱情不高,與設想的表現以及平時參與活動的激情很不一樣,問題出在哪里?調整后,在這個環節我加入了“如果你是獅子,心里感覺怎樣”,效果也不十分明顯。)
(2)幼兒操作材料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或故事中的語言再現故事。
重點:擺表情圖的重點——情節;講的重點——使用故事中的語言。
(由于材料十分吸引孩子們,大家在操作環節比較投入,但請孩子們講時,大家都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喜好,把故事簡單呈現,但講時也沒有更多的熱烈氣氛,顯得比較沉悶。)
活動延伸
教師展示故事的原版圖書,拓展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繪本《誰敢嘲笑獅子》講述了一個情節生動有趣、結構工整有序的童話故事:驕傲的獅子自詡為百獸之王,卻在與動物的比拼中一次次落敗,不斷地被小動物嘲笑。這讓驕傲的獅子情何以堪?最后獅子用它獨特的吼聲震動了森林,找回了自信。
細細翻看繪本,畫面豐富細膩,語言詼諧幽默。獅子的形象生動可愛,橘黃色的鬃毛包裹著一張表情豐富的臉,時而得意,時而懊惱,時而生氣……尤其在最后獅子氣得嗷嗷吼叫的時候,繪本作者用兩張頁面表現了獅子張大嘴巴的夸張表情,并配以三個逐漸變大的“嗷”字,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獅子在經歷挫折后迸發出的強勁力量。
“跑不過獵豹不要緊,爬樹比猴子慢不要緊,潛伏的本領沒有蛇厲害不要緊,力氣比不過大象也不要緊,他的吼叫足以威懾整片森林。這是植入他靈魂里的力量,只屬于他的力量”。我想,我們的孩子也正處于這樣一個階段,他們有的擅長與同伴交往,有的擅長藝術表現……但這些本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找到自信的源泉,知道自己的獨特價值。鑒于此,我決定以《誰敢嘲笑獅子》這一繪本故事為載體設計組織活動。
首先,分層次解讀繪本。
從故事結構看,這個故事以詼諧幽默的手法描述了獅子與其他動物之間進行的四場比賽,結構較工整,清晰地呈現了比賽內容與結果,其中有可供幼兒充分閱讀的空間。
從表現形式看,畫面豐富細膩,并有對話、獨白等語言表現,幼兒通過觀察、對比豐富的畫面細節,可以清晰地感受獅子的心理變化以及動物們對獅子的嘲笑心態,其中有可供幼兒細致閱讀的內容。
從故事內涵看,整個故事展示了一個積極自信的精神世界,挫折只是過程,獅子在吼叫中展現了力量,找回了自我和信心。幼兒可從中得到深刻的體驗。
其次,分階段組織活動。
第一階段為集體活動。這個故事結構比較工整,內容表達以陳述性語言為主。考慮到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觀察閱讀能力,我沒有采用通常的故事欣賞教學策略,而是采用兒歌教學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故事主要內容,感受故事情節的幽默與精神內涵。
第二階段為自主閱讀。由于兒歌教學節奏比較快,可能會導致幼兒對畫面細節的觀察不足、情感體驗不夠充分。因此,集體活動結束后,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精讀繪本,細致地了解故事,再次尋找他們對于繪本的興趣點,幫助幼兒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第三階段為集體活動。通過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幼兒對繪本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這時,我們以音樂表演的方式引導幼兒將兒歌、故事綜合展現出來,進一步理解繪本故事的內涵。
活動一兒歌創編
《誰敢嘲笑獅子》
目標:
1.了解繪本故事的主要情節,在故事的線索下學習兒歌。
2.在小圖片的幫助下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的中心段落并初步嘗試創編兒歌。
3.感受故事情節的幽默,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領。
準備:
故事PPT,音帶(獅子吼叫),與兒歌內容匹配的小圖片。
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的開頭,幼兒猜測故事的情節
1.教師以優美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開頭,激發幼兒的傾聽興趣。
師: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動物們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爬樹,還有的在地面上爬行……誰都沒閑著,只有大獅子坐著不動。
2.幼兒感受獅子的驕傲自大。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獅子?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我們—起來演一演這只獅子。
師:看,這只獅子可真威武!這只獅子的眼神好兇猛……
(析:動作模仿的策略能使幼兒更好地體味獅子的驕傲之情。)
3.教師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合理想象。
師:其他動物服氣嗎?它們會怎么想? 師:獅子可以跟小動物們比什么本領?為什么?
(析:想象支持了幼兒的持續學習,并把幼兒引入故事情境之中,這為后面的兒歌創編做了一定的經驗鋪墊。)
二、幼兒在圖片提示下學習兒歌的中心段落
1.出示“比跑步”,教師帶領幼兒學習該句兒歌。
師:看,第一項,比什么?結果怎么樣? 師:誰在笑?怎么笑的?為什么要笑?誰來學一學? 師:大家一起來學學這一句。
2.出示“比爬樹”,教師以相同的提問暗示幼兒以相同的模式學習該句兒歌。
師:第二項,比什么?結果怎么樣? 師:誰在笑?怎么笑的?為什么笑?和第一次笑有什么不一樣? 師:大家一起來學學這一句。 (析:相同的提問是對幼兒語言表達的合理期待,有助于幼兒進入后期的兒歌創編。)
3.出示“比爬行”、圖5“比力氣”,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自主創編這兩句兒歌。 師:第三項,比什么?第四項,比什么?結果到底怎么樣?
(析:幼兒嘗試用“動物+象聲詞+比賽結果”的句型自主創編兒歌,教師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給予具體的指導。第三句采用幼兒創編、教師修改的方式,第四句采用幼兒創編、同伴修改的方式,通過師幼、同伴間的互助來解決幼兒學習中的難點。) 4.幼兒完整練習四句兒歌,鞏固兒歌中心段落。
師:獅子一共比了幾次?結果怎么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5.幼兒想象故事情節,體驗獅子的情感。
師:比賽進行到這里,你覺得究竟誰是百獸之王? 師:這時獅子感覺怎么樣?會怎么想?
(析:“究竟誰是百獸之王”的沖突不僅是其他動物與獅子的比拼,更是獅子自我反思的過程。教師以這一沖突為線索,引導幼兒深入思考了繪本的內涵。)
三、教師播放動畫PPT,幼兒感受故事結尾,體驗獅子吼叫的力量
1.教師播放獅子吼叫的聲音,幼兒想象故事情節。
師:獅子究竟該怎么辦?它要怎么展現自己的本領?
2.幼兒模仿獅子吼叫聲,感受吼叫的力量。
師:聽!獅子是怎么叫的? 師:獅子的吼聲傳得很遠很遠,震懾了整個森林。動物們聽見了都怎么樣了?(對,都安靜了,再也不敢嘲笑他了。) 師:我們大家也來學學獅子叫聲。
師:你在吼叫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析:幼兒在盡情的模仿中感受到了吼叫的力量,這是一種感官和心理的雙重體驗:釋放挫敗感帶來的消極情緒,找回失落的自信。)
四、師幼合作完整朗誦兒歌
1.幼兒完整欣賞兒歌一遍。
2.幼兒念兒歌中心部分,教師念兒歌的其余部分。
3.幼兒完整念兒歌兩遍。
五、教師揭示繪本主題。
激發幼兒再次閱讀的興趣 師:你們說森林里究竟誰是百獸之王?動物們能嘲笑獅子嗎? 師:其實這首兒歌就是從這個繪本故事中來的。活動結束后,我們再去讀一讀這個好玩的繪本故事吧。
附兒歌:
誰敢嘲笑獅子 森林里,真熱鬧,小動物們真快樂。
大獅子,坐中央,“百獸之王就是我”。
母獅子,不服氣,“要不你就露—手”。
第一項,比跑步,獵豹嗖地竄前面。嘻嘻!
第二項,比爬樹,小猴哧溜到樹頂。呵呵!
第三項,比爬行,小蛇嘶嘶爬得快。哈哈!
第四項,比力氣,大象嘿嘿力氣大。跟我比? 獅子氣得大聲吼:“嗷……” 小動物,害怕了,再也不敢嘲笑他。
活動二音樂表演
《誰敢嘲笑獅子》
材料分析:
《獅王進行曲》是法國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樂曲《動物狂歡節》的第一首,歌曲以沉重有力的頓音、渾厚低沉的旋律,清晰地表現了百獸之王威風凜凜的神態,與《誰敢嘲笑獅子》中的獅子形象十分匹配。于是,我萌發了給樂曲填詞的想法,用《獅王進行曲》的音樂表現繪本的開始部分,用RAP說唱的節奏表現獅子與小動物比賽的情節,不同風格的音樂形態相組合,創造出富有趣味的情景,有利于幼兒感知、想象。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降低幼兒的學習難度,該活動的說唱歌詞采用的是第一教時中的兒歌。
目標:
1.在繪本線索下學習歌曲《誰敢嘲笑獅子》,感受歌曲主旋律與說唱部分的不同風格。
2.積極參與歌唱活動,能根據歌唱內容表現角色動作。
3.嘗試在音樂的提示下完整地演繹繪本故事,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準備:
黑板,粉筆,與歌詞匹配的小圖片,歌曲分段音樂,自制獅子披風、皇冠。
過程:
一、根據教師提出的關鍵問題回憶故事情節
師:《誰敢嘲笑獅子》的繪本我們都看過了。故事里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動物們為什么要嘲笑獅子?最后誰贏得了比賽? (析:用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回憶繪本的故事情節,為下一階段學唱歌曲及表演作經驗準備。)
二、學習歌曲第一段
1.傾聽教師清唱歌曲,熟悉歌詞。
師:我也很喜歡這個故事,我還為它編了一首歌。請你們聽一聽。(教師清唱。)
師:歌曲里面是怎么說的?你能用歌曲里的話來說一說嗎?
2.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念一念歌詞。
3.幼兒跟隨音樂完整學唱歌曲第一段。
師:這首歌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靜悄悄的森林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
(析:教師運用范唱和與幼兒一起有節奏地念歌詞的方法,使幼兒充分感受了歌曲前半部分沉靜有力的節奏特點,有利于幼兒學唱歌曲。)
三、學習歌曲RAP說唱部分
1.感受RAP的音樂風格。
師:還記得我們之前學習了小動物比賽的兒歌嗎?(幼兒集體復習兒歌。)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我放一段音樂,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節奏來說一說兒歌。
2.幼兒學習說唱部分。
師:一首兒歌,如果我們加上節奏,再加上一些動作,就可以成為一首說唱歌曲。我們先來找找感覺,手臂跟隨節奏擺動起來。
師:中間的4拍過門,我們可以表演什么動作呢?
(析:教師主要采用提問的方法啟發幼兒自主創編,同時通過關鍵環節的引領,如對過門的感受、對動作特點的賞析,讓幼兒更清晰地感受到RAP表演的自由風格,從而使幼兒自然地將兒歌用于節奏誦讀中,有效降低了學習難度。)
3.幼兒完整表演歌曲說唱部分。
四、完整表演故事
1.聽音樂,創編結尾。
師:這時獅子心里怎么樣?它是怎么做的?
師:獅子的吼叫聲怎么樣?聽到獅子的吼叫,動物們還敢朝笑獅子嗎?
2.穿上表演服裝,完整表演。
(析:穿上簡單的表演服裝,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的表演興趣,另一方面增強了幼兒的角色意識,使幼兒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好地進行創造性表演。)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某方面是最棒的。有些人擅長閱讀,有些人擅長繪畫,有些人擅長踢足球,有些人則擅長創作音樂。然而,也有些人還不知道自己最擅長哪個方面。在這個故事中,大獅子想要展示它最擅長的一面——畢竟他是百獸之王啊!不過,什么是他最擅長的呢?每一次他想到一樣拿手好戲,就發現有其他動物比自己更在行。獵豹、猴子、蛇、還有大象都悄悄地嘲笑他,他可氣壞了。但是獅子終究是獅子,它有它的厲害之處,它的吼聲足以威懾整片叢林,這是屬于他自己的力量。
這本圖畫書情節富于幽默感和極強的趣味性,同時,這也是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鼓勵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提升自信心,同時也為與孩子共讀的父母矯正了教育理念方面的偏頗之處,讓他們在歡笑中期待孩子內在力量的自然迸發!讓我們靜靜地等待孩子的“吼叫”,盡管未必驚天動地,但是一定可以讓我們滿心歡悅,讓他們自豪無比。
活動目標:
1、觀察并理解畫面,知道動物最厲害的本領
2、運用肢體動作體現動物的特點,增強身體的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能正確認識自己及朋友的長處,為自己的優勢感到自豪。
重點:能發現各種動物最厲害的本領,正確認識并大膽的表達自己和朋友的長處。
難點:正確認識并大膽的表達自己和朋友的長處。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與提問導入
1、出示封面,引出故事名字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很厲害的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個厲害的朋友是誰呢?(獅子)
你怎么知道它是獅子呢?(有黃色的毛,還有四條腿,還有尾巴)
真的是一頭大獅子。是獅子媽媽還是獅子爸爸呢?(獅子爸爸)
為什么是獅子爸爸呢?從哪里看出來的?(因為它很威風,很兇)
因為它長著長長的鬃毛,所以它是獅子爸爸。
獅子爸爸厲害嗎?獅子爸爸可厲害了,今天我們帶來的故事的名字是《誰敢嘲笑獅子》
2、觀看課件,發散幼兒思維,讓幼兒觀察畫面并回答問題
(1)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這是一個清晨,動物朋友們都醒了,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爬樹,還有的在地上爬行,只有獅子爸爸待在那里一動也不動,看起來可威風了!
(2)大獅子在想什么?
獅子爸爸跟獅子媽媽說:“在這大草原上,我是最厲害的動物。”可是,獅子媽媽說:“你真的很厲害嗎?拿出你的本事讓我瞧瞧。”
二、欣賞故事,了解各種動物最厲害的本領
1、逐頁欣賞故事,教師進行總結,有哪些動物笑話獅子爸爸呢?
獅子爸爸說:看我是跑的最快的。”說完飛快的跑起來。可是就在它飛快奔跑的時候,看誰來了,它比獅子爸爸跑的還要快。聽,它笑話獅子爸爸呢。
獅子爸爸說:“好吧,獵豹比我跑得快,可是我會爬樹,我能爬很高的樹。”說著,用力的往上爬。瞧,它終于爬上去了。可是,樹上早就有動物待在上面了。是猴子。聽,小猴子在笑話獅子爸爸。獅子爸爸生氣地說:“好吧,猴子爬樹爬的比我快,比我高。”
獅子爸爸悄悄的從草叢里爬,不讓小動物聽見。然后就可以突然跳出來抓住它們。說完,趴在草叢里輕輕的往前爬,聲音可輕了。就在這個時候,一條蛇過來了,比獅子爸爸爬的還要輕。一點聲音也沒有。看,小蛇還笑話獅子爸爸。這會獅子爸爸生氣的說:好吧,小蛇比我爬的還要輕。
可是我的力氣更大,說完獅子爸爸咚的一聲撞在一棵樹上。用力一撞,小樹都被它撞斷了。這個時候又來了一個朋友,力氣比獅子爸爸還要大,會是誰呢?大象的力氣比獅子爸爸厲害呢。大象的鼻子輕輕的一弄,小樹就斷了。用力一弄把大樹也弄斷了。大象笑話獅子爸爸。
2、引導幼兒說出獅子還可以和哪些小動物比本領。
還有什么動物嘲笑獅子爸爸呢?
有誰呢?有烏龜,袋鼠,小鳥。它們都笑話獅子爸爸。
誰是第一個笑話獅子爸爸呢?
第一個是誰呢,小鳥嗎?小鳥怎么飛呢,我們一起跟隨音樂飛起來
第二個是誰呢,袋鼠嗎?袋鼠怎么跳呢,我們一起跟隨音樂跳起來
第三個是誰呢,小烏龜?小烏龜怎么爬呢?
小鳥怎么笑話獅子爸爸呢?小鳥會飛。
袋鼠呢,它會跳,跳的高,遠。
小烏龜呢,它有自己的殼保護自己。
它們都笑話獅子爸爸。
3、教師小結:獅子究竟是不是百獸之王?它到底厲害在什么地方?
最后,大家都在嘲笑大獅子。大獅子越想越生氣,發出嗷的聲音。
小動物聽到獅子的吼叫聲,會怎樣?小動物們聽到獅子的叫聲,嚇得一動也不動了。小烏龜嚇的一動也不敢動了。不能動,不能動。一動就被獅子吃掉。獅子會生氣把我抓走的。小動物聽到獅子的吼聲都不敢動。
我們一起來學下被獅子嚇到不能動,好嗎?
叢林里所有的動物聽到獅子的吼叫聲都不敢動了,都害怕極了。大獅子的吼聲太可怕了、太嚇人。大獅子真厲害呀,。大獅子吼起來好可怕啊。瞧,豹子也不跑了,猴子也不爬樹了,大家都停下來聽獅子爸爸的命令了。
三、說說自己最棒的本領
你比獅子爸爸厲害嗎?
我們的手比起獅子來,有什么厲害的,獅子做不了的?
還有其它的嗎?比如嘴巴,吃東西,唱歌,說話......
最后用我們厲害的手跟后面的老師招招手,再見,好嗎?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9
一、活動背景:
孩子們對動物始終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們喜歡畫動物,但是動物的臉部特征、身體和四肢卻很難把握。為此,我結合孩子的認知特點和現有的作畫技能,用兒歌的方式,利用簡單圖形來表現動物的臉部特征和外形,設計“獅子參加服裝秀”的教學情景,引導幼兒幫助獅子選擇“服裝”來鞏固已有的裝飾經驗,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 二、活動二、目標:
1. 學習用簡潔的線條畫出獅子的基本特征。
2. 能在集體中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作品。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獅子》、電視機、電腦。
2.選秀場景、背景音樂、作品展示板、《獅子》范例、繪畫紙、記號筆等。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師: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許多多動物,你們喜歡什么動物? (評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談談自己喜歡的動物,使孩子們在腦中產生對動物外部形態的聯想。)
(二)講解示范,學畫獅子。
1.邊念兒歌邊示范畫獅子。 師:一間小房真正棒(頭),兩個煙囪兩扇窗(耳朵、眼睛),三角門前是池塘(鼻子、嘴巴),池塘兩邊草兒長(胡須),房子周圍花兒開(毛),房后高山把風擋(身體),山下流水嘩嘩響(四肢)。 (評析:用形象的兒歌把獅子的外形特征表達出來,非常巧妙,老師邊念兒歌邊畫畫,增強了講解過程的趣味性。)
2. 觀看課件,欣賞獅子的服裝。
(1)師:先來看看第一件是怎么設計的?上面有什么?
(2)師:再來看看第二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樣?
(3)師:第三件衣服,有什么特點? (評析:信息技術引入教學活動,無疑是給教學注入了活力。在觀察三件衣服的不同特點時,利用課件使孩子直觀地進行不同圖案組合的審美體驗。欣賞之余,孩子們能把自己對美的理解、感受大膽地表達出來,為下面的裝飾環節做好了鋪墊,化解了教學過程中的難點。)
3.演示課件,鞏固技能。 (評析: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回顧運用兒歌畫獅子的作畫步驟,伴著興奮的情緒體驗,潛在的藝術本能被調動,表現出強烈的創作積極性。)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作畫要求。 師:先把獅子畫得大大的,再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圖案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獅子打扮好了可以添上美麗的背景。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鼓勵幼兒設計各種線條、圖案裝飾獅子,提醒他們盡量把獅子畫的大一點。 (評析:幼兒對畫獅子產生了較濃的興趣,嘗試著邊念兒歌邊用簡潔的線條畫出獅子,在裝飾獅子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和圖案進行裝飾,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孩子們作畫的過程變得輕松愉悅。)
(四)展示幼兒作品。(播放時裝秀音樂)
1.請幼兒找出又神氣又漂亮的大獅子。
2.幼兒每人一張選票貼在自己最喜歡的大獅子的下面。看看哪只大獅子的得票最多? (評析:采用投票的方式評議作品,孩子們感覺很新鮮,這一環節促使幼兒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五、活動反思:
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不斷改變著我們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孩子們開拓思維的節奏和追求新奇的欲望。活動中的課件使用恰到好處:通過欣賞三種不同線條裝飾的圖案,拓展了孩子們裝飾線條的思路,為裝飾獅子積累豐富的經驗,使原本枯燥的欣賞過程變得豐富、有趣;課件演示清晰、連貫的作畫步驟,幫助幼兒復習鞏固獅子的創作過程,激發孩子學習畫獅子的興趣。此外,把畫畫和念兒歌結合起來,既給繪畫增添了很多樂趣,又使作畫步驟更加清晰,化解了難點,利于幼兒掌握。最后,采用投票的方式使評價過程更加輕松、愉悅,在欣賞同伴作品的同時,不斷豐富內心感受。活動中,孩子們樂于表達,善于表達,不僅創作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富有創意的作品,還提高了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背景:
作為中國人,應該引導孩子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中國畫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而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中國畫的基本要素有:單純性、象征性、自然性。這種藝術以筆法為主導,可以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色”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以中國畫特有的材料之一——“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調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在宣紙上表現出不同濃淡的、變化多端的(黑白灰)層次,比起色畫更淡雅有致,別有一番韻味。這是一種以水墨為主的特殊的繪畫形式。
大班的孩子活潑、好奇,對水墨畫、發筆、顏料等都有濃厚的興趣。我班的孩子已經多次嘗試過這個畫種。最近幾天觀看的動畫片《獅子王》激發了孩子們畫獅子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水墨畫活動。
活動重點:
運用水墨表現獅子的外形特點。
活動難點:
筆墨濃淡的變化,獅子頭部特征。
活動目標:
1.能用水墨畫技法表現獅子的外形特征。
2.體驗表演的快樂以及水墨繪畫的樂趣。
3.增進熱愛動物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4.養成作畫時的良好衛生習慣。
(目標的制定從幼兒角度出發,體現了定向性。以幼兒為主,注重習慣的培養,快樂的體驗,以及崇高情感的升華。)
活動準備:
1.認知準備:了解并多次嘗試過水墨畫;
2.材料準備:筆墨紙,調色盤,水杯,抹布;鋪好報紙的桌子;水墨畫表現的動物頭飾。
3.錄音機、《獅王進行曲》磁帶、布絨玩具獅子一個。
(幼兒接觸并嘗試過水墨畫,對其工具的性能、特點有一定的了解。這就為本次活動奠定了認知基礎。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限定,孩子作畫的材料準備需教師一次做好。為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在每張桌上鋪好舊報紙,備好擦筆布,并為每位幼兒準備好一個形象的動物頭飾,其中獅子和一部分小動物頭飾是用水墨技法表現的。這樣的環境能幫助幼兒解決“水墨畫技法表現獅子的外形特征”的難點。)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滿頭長發大步走,力氣大得賽過牛,張開大嘴一聲吼,嚇得百獸都發抖。(本次活動的難點有兩條:獅子頭部的特征和筆墨濃淡的變化。重點是運用水墨表現獅子的外形,這也是活動的目標之一。以描述獅子外形特征的謎語引起幼兒興趣,為下一步的講述做好伏筆,也從一定意義上幫助幼兒解決難點)
二、觀察表述(出示一個獅子布絨玩具)
師:獅子大王長得什么樣?
幼1:很威武,頭上有長長的發
幼2:獅子的身體很大,尾巴就像牛的尾巴。爪子很鋒利。
(運用啟發談話法,引導幼兒說出獅子的外形特征,在美術活動中整合進了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能力的培養。進一步為后來的繪畫奠定基礎。)
三、表演(播放《獅王進行曲》,幼兒戴著頭飾表演)
師:聽,獅子大王走出王宮,來到了森林里。讓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引導全體幼兒戴上不同的動物頭飾,在《獅王進行曲》的片段中表演森林動物們集會的情景。在這里,鼓勵幼兒互動起來,體驗到表演的快樂,滲透了對幼兒創新意識及表演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對幼兒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表演結束后,幼兒非常興奮,此時出示水墨畫獅子范畫,能及時抓住幼兒的注意力。)
四、出示范畫(水墨畫《獅子》)
師:這幅畫是用什么工具表現的?屬于什么畫種?
幼兒:這是用發筆畫的,是水墨畫。
(通過對范畫的欣賞提問,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水墨畫的認識。)
五、演示畫法:
師:(邊說邊畫)
1.頭部:用發筆蘸淡墨勾畫獅子的頭部,及面部器官眼睛、鼻子、嘴巴。用濃墨畫意耳朵,點眼睛,勾胡須。淡墨筆尖蘸一點兒濃墨,側鋒畫又長又密的獅子的鬣發。
(畫獅子的鬣發時蘸色一定強調要用筆尖,做到從筆尖到筆根有一個由深到淺的變化,這里的關鍵是筆尖蘸色后要將筆斜拿,在調色盤上稍稍掭一掭,使筆尖的顏色逐漸向上滲化,這樣畫出的色階自然,否則效果會感到很生硬。其次,發筆一定要用水浸透,不能干筆蘸色,筆上的含水量要根據需要調整,要濕一些,蘸水就多,要干一些蘸水就要少。)
(在以前的水墨畫活動中,首先孩子了解了宣紙的性能和特點。生宣紙沾水后特別易爛,初學者用水要適中;授課內容必須抓住孩子的興趣點,作畫過程需一次完成,不宜太復雜,讓孩子養成大筆畫小畫的習慣,工具齊全,作畫才方便。)
2.身體:用濕的比較淡的墨直筆勾畫身體結構,比較濃墨用沒骨法畫四條腿,點爪,濃墨輕輕勾出鋒利的趾甲。再畫出尾。
(在說說畫畫的,無拘無束的輕松狀態下,使幼兒對水墨畫的一些淺顯但又基本的技法常識,如用水、用墨、用筆等有所了解和掌握,“有筆有墨,始稱為畫,無筆無墨,不稱為畫”,可見筆墨在中國畫中的地位,因為這里所說的筆,墨都不是指工具材料意義上的含義,而是成為中國畫獨特的表現技法的代名詞,同時它還具備著獨立的形式等因素。再者,直筆、側筆畫出的筆痕一定要有明顯的特點,不可含糊不清。干濕的變化除受蘸水多少,速度快慢的制約外,還受紙的影響,因此作示范的紙用的是能滲化的紙(幼兒用紙也是如此)。這用水、用色的常識,如果掌握好了的話,對幼兒以后更深一步地學習中國傳統水墨畫將大有益處。)
六、幼兒作畫
師:獅子大王走出它的王宮,來到森林里,受到了小動物們的膜拜。讓我們把這個熱鬧的場面用水墨畫表現出來吧。
(幼兒自由創作水墨畫,教師播放《獅王進行曲》,并巡視指導。)
(教師運用形象的語言,結合音樂、頭飾等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自由創作的環境,把活動從觀看教師的演示轉向幼兒對繪畫材料的操作上。此時,孩子們早已按耐不住表現的欲望,紛紛一展身手。音樂的使用更能打開幼兒的思維,使他們的作品不拘一格,畫面內容豐富、生動。)
七、作品的展示與評價
幼兒畫完,展示作品,并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畫面內容。
(在幼兒作品得到展示之時,他們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給孩子搭建一個平臺,讓他們把心中所想的并且很想說出來的東西再用語言表述出來,再一次鍛煉了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
八、活動結束
教師彈奏歡快的樂曲《走路》,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的步伐走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在美術區域投放水墨畫所用材料工具,以及各種動物頭飾,供幼兒區域活動時自由創作。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聽賞《廣東獅子鑼鼓》,感受廣東民間鼓樂及歌舞
2、通過音樂情景的學習,激發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發展創造性思維。
二、活動重、難點:
初步掌握三星鑼鼓的多特風格與魅力。
三、活動準備:
獅子頭面具、大頭佛面具、扇子、PPT課件。
四、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一)播放“鑼鼓鈸”打擊樂器發出的節奏音響,引導幼兒看課件。熟讀鑼鼓經。念鑼鼓經有多種形式:拍腿念鑼鼓經、排桌子念鑼鼓經、拍腿擊掌念鑼鼓經等。
(1)教師:“大家剛才聽到的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鼓、鈸樂器)
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日子里能聽到鑼鼓聲和看到舞獅子。讓幼兒回憶獅子鑼鼓的生活場景。請幼兒扮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獅子動作,或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幾個舞獅動作。
請全部幼兒進行現場布置,來做個迎國慶的舞獅子活動。可用桌子拼個小舞臺,周圍擺椅子。腰綁紅綢,頭戴獅子等。
(二)教師播放錄像
幼兒觀看《廣東獅子鑼鼓》。請幼兒輪流表演。隨著鑼鼓聲,踩著鼓點,模仿舞獅子。
幼兒園大班《獅子》美術教案 篇12
【活動設計】
《有趣的動物》是大班最近進行的一個主題活動,在認識獅子時,我們組織孩子觀看了動畫片《獅子王》,孩子們非常喜愛小獅子王辛巴,獅子威武的形象也特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他們很想畫畫獅子,為了讓孩子們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形態各異的獅子王的形象,我設計了這次美術活動以滿足孩子們的需要。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造型畫獅子的鬃發表現獅子的威武,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2、培養幼兒審美感受,學習欣賞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2個;
2、背景圖一幅,大頭針若干;
3、《獅王》的背景音樂;
4、幼兒8K白紙、油畫棒、剪刀。
【活動過程】
一、課題導入:
前幾天,我們一起看過動畫片《獅子王》。今天,獅子王國有要競選獅子大王了,許多獅子都來登臺亮相了,他們要選發發最有特色、最顯威風、最具風度的獅子當選為獅大王。
(評析:以競選獅子大王為鍥機,激發幼兒設計獅子大王的欲望。)
二、欣賞雄獅的圖片課件。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雄獅,仔細看看,他們長得什么樣子?
1、獅子的頭是什么樣子的?頭的頸部有什么?頭上有什么?
2、身體是什么形狀的?有幾條腿?尾巴像什么?
小結:雄獅長著大大圓圓的頭,頸部披著長長的金黃色鬃發,大大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吼叫聲威力四射。橢圓形的身上有四條腿,尾巴像鞭子。
(評析:通過欣賞一系列的獅子圖片的課件,從獅子的真實照片——獅子的卡通畫——獅子的簡筆畫——小朋友畫的獅子多方位的欣賞,加深幼兒對獅子外型特征的印象,梳理獅子的外型特征。)
三、討論畫獅子的步驟:
1、假如你是小老師,你要給獅子大王畫像你覺得應該怎樣畫?
2、小組討論后,請個別幼兒講講畫獅子的步驟。
(評析:運用讓幼兒自己當小老師,教別人畫獅子的方法,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在欣賞獅子圖片的基礎上,自己歸納出畫獅子的基本步驟,體現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教學理念。)
四、設計獅子的鬃發造型。
今天,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參加競選獅子大王的獅子,當小小設計師,設計與眾不同的鬃發造型。你想設計什么樣的獅子鬃發造型?使你的獅子看上去很威武,像個大王的樣子。
1、組織幼兒小組討論。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獅子鬃發造型的設想:
如:設計心型獅子鬃發的;像媽媽的卷發一樣的獅子鬃發;像游泳圈一樣的獅子鬃發;像白云一樣的獅子;像火苗一樣的獅子鬃發;有許多長方形組成的獅子鬃發等等。
小結:要設計與眾不同的獅子鬃發造型,獅子的臉要畫得大,發發要多,要豐富,一直要畫到紙的邊緣,要把獅子大王發發的茂盛、威嚴充分地表現出來。
畫好后,涂上漂亮的顏色,涂色時要注意顏色的搭配,可以將冷色與暖色搭配起來涂色。涂好后把自己畫的獅子沿輪廓線剪下來,貼到大森林里,參加獅子大王的競選。看看誰能當選為獅子大王。
(評析:通過讓幼兒當小小設計師,設計自己獅子的鬃發造型,競選獅子大王,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畫出不同的獅子鬃發造型,激發幼兒的創造積極性。幼兒相互交流獅子鬃發的造型的設想,有助于幼兒相互學習,互相借鑒,拓展思維。)
五、幼兒作畫,教師個別輔導。
幼兒自由作畫,放《獅王》的背景音樂。
幼兒畫好后,沿輪廓線剪下獅子,將自己的獅子貼在教師準備的背景圖上。
六、評選獅子大王,作品講評。
你認為哪只獅子是獅子大王,說說你的理由。
引導幼兒從獅子的造型、神態、顏色的搭配及獅子鬃發造型的設計等方面進行評價。
最后,教師宣布:每個獅子都以他的自信贏得了成功,因此,我們個個都是“獅子大王”。
(評析:用評選獅子大王的形式,引導幼兒欣賞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教師最后宣布每人都是獅子王,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讓幼兒體會成功的愉悅心情。)
【活動反思】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教材的實施,具備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潑的教學方式,為我們開啟了一片教育新天地。一堂好的欣賞活動,讓活動教學充滿生命力。通過老師和孩子們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使他們在愉快的、輕松的、游戲的情境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審美能力,主動獲得感受與鑒賞、表演、創造等的藝術能力,充分獲得自信表現自我。同時老師的肢體表現形體藝術的影響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