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寫生取景構圖的幾點看法
〈2〉 培養創新意識,欣賞優秀作品的構圖方法,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學生產生思維定式的另一原因是對于優秀作品欣賞、理解得太少,限定于教師所給予的范圍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固定的審美標準。
在風景寫生教學中,強調練的同時,還要加強各時期名作及風格的講析。譬如:莫奈的《阿根德爾橋》一畫,畫中的橋只是畫了橋頭一段,并置于畫面右上角,而空出一片空間用于對河水及帆船的描繪。帆船又有一部分在畫面之外,給予人強烈的空間變化,這時就要引導學生看這畫的構圖,去想一座橋在只看到橋頭與看到整座橋的區別,使他們聯想自己置身于這樣的景色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從而讓他們認識到,追求完美構圖的同時“殘缺”構圖也是一種美,一種懸念。所以,進行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名作賞析,可以積累學生多元化的構圖知識,為他們的創新打下深刻基礎。
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風格定式來評價學生的作品,要正確引導,鼓勵學生自由創作。促使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進行小構圖,尤其是對同一景色進行不同的取景、不同角度、不同空間透視等關系的觀察與構圖。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及思維方式。
風景寫生的構圖很難,要畫出新、奇就更難了,而我們的教學是對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取景構圖訓練的同時,學生的繪畫意識與創造意識也能得以培養,這才是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