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筆墨情趣--寫意花鳥畫的教學反思
中國畫的筆墨情趣--寫意花鳥畫的教學反思
(實習第五周教學反思)
課題:中國畫的筆墨情趣 課時:一課時
中國花鳥在我國民族繪畫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遠的社會影響,花鳥畫早在唐代便獨立成科,后經五代的“徐黃異體”和宋代院體派、文人畫的推陳出新,使花鳥畫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明代以陳淳、徐渭為代表的一批畫家,把筆線與書法結合起來,粗筆狂縱,豪放恣肆,開創了大寫意畫風的鮮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揚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誕不經,強調個性化極強的個人風格,尤其是晚期的吳昌碩,他們都能熔詩、畫、印為一爐,獨樹一幟,面目一新,影響了近百年的繪畫發展。如若每一位中學生都能把握住花鳥畫的發展脈絡,仔細品味浩如煙海的藝術精品,認真感受每位畫家緣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審美能力自然隨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筆墨陳式后,還要經過一定數量的臨摹練習,才能熟練應用;造型基礎的不同,將致使每位學生個體的差異,寫意花鳥寫畫“詩、書、畫、印”結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學生的畫外修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給初二3個班的國畫教學中,從這幾節課的比較來看,在課堂中,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但是在美術課堂中,還是不能忽視教師的演示作用,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了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后,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國畫的情趣。臨摹在教學中不可少,但是很容易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教出來的學生都是一個模式,畫出來的作品都與老師的相象,沒有融入自己
的東西,這應該是我們美術教師特別注意的一點。
本周下來反思了很多,以上感受最大的,總之,要上好一堂課,教師應該要認真備課,認真試教,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以后的教學中,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