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毛巾》課后反思
“孩子的畫,心中的話”這是我國著名的廣告人陳薇微女士在創意一品牌水彩筆廣告中的一句廣告詞,很妙!我至今記憶猶新,它道出了兒童畫的特質。
這次我開展了一次美術教學活動《美麗的小毛巾》,要求孩子在我準備的畫有毛巾輪廓的紙上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要根據老師的要求盡量不把顏色涂到輪廓線外面。我先是出示一條美麗的毛巾,請幼兒來欣賞毛巾,重點放在欣賞毛巾的花紋和毛巾的顏色上,然后教師示范講解,接下來就請孩子畫畫。在我的預想中,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的,但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當我要求孩子自己畫的聲音一出現,麻煩就立刻出現了,由于是幼兒第一次接觸畫畫,所以盡管我把要求交代地很清楚,還做了示范,但還是有許多的幼兒沒有做到,好多小朋友弄得到處都是,或者干脆在紙上畫的龍飛鳳舞,你要叫他認真點畫,照著老師的樣子涂色,他也不高興了。以至于在最后一個環節讓幼兒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作品,多數幼兒都不愿意講,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進行了反思:
首先我班幼兒情況特殊,有上過托班的幼兒和沒有上過托班的幼兒,他們的畫畫技能處于不同起跑線。上過托班的幼兒已經初步掌握了涂色、根據自己的喜好選色等基本技能,同時對老師的指令能聽懂并執行。而一大部分新生卻是第一次接觸油畫棒,第一次接觸畫畫,對油畫棒充滿好奇,喜歡擺弄油畫棒,而對于老師的指導卻似懂非懂,不能很好理解更不會按要求作畫了。如果從另一方面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不穩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動作不夠協調,還停留在涂鴉末期,所以畫畫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在組織這個活動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手段不夠新穎,不夠游戲化,不能很好的激發幼兒的興趣。而興趣是美術活動的重要動力,小班幼兒作為繪畫教學的初始對象,興趣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它會影響幼兒繪畫技能的提高速度。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學習,多借鑒一些成功的教學手段。同時對于幼兒的作品我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欣賞,
美術活動是幼兒創造力和精神成長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利用多種方法刺激幼兒的幻想和感情,然后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把幼兒看成是一個沉迷于創作“過程”的藝術家,這個過程比幼兒作品更重要。
孩子的畫,心中的話。給孩子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讓他們在這片藍天下自由暢想,飛翔,相信在以后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我會吸取上次的失敗教訓,重新擺正位置,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