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中 亞第二節 哈薩克斯坦
第11章 中 亞第二節 哈薩克斯坦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正確說出哈薩克斯坦的自然環境特征,主要礦產資源和主要工業部門。
2、使學生正確認識地理環境對農業的影響,以及資源對工業分布的影響。
3、使學生認識到工農業分布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系。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讀圖等培養學生發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前后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對地理各要素的綜合分析,樹立學生普遍聯系的思維觀點。
2、樹立因地制宜的觀念,充分合理地利用當地資源發展當地經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濟觀。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了解哈薩克斯坦獨特的內陸自然景觀和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
二、學法引導
讀圖分析法、討論綜合法。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哈薩克斯坦深居內陸的自然環境決定其工農業分布與特點。
(二)難點
哈薩克斯坦的工農業分布及其特征。
(三)解決辦法
通過讀圖、填圖資料分析,分組探討加以解決。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哈薩克斯坦民俗錄像帶。
2、投影儀、“哈薩克斯坦地形”幻燈片、“哈薩克斯坦政區”圖、“哈薩克斯坦農業分布和礦分布”圖、“哈薩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觀”圖片、地圖冊。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讀圖、填圖。
2、討論、綜合分析。
3、競賽。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生正確說出哈薩克斯坦的自然環境特征,主要礦產資源和主要工業部門。
(2)學生正確認識地理環境對農業的影響,以及資源對工業分布的影響。
(3)學生認識到工農業分布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讀圖等培養學生發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前后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對地理各要素的綜合分析,讓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思維觀點;樹立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當地資源發展當地經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經濟觀。
(二)整體感知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它的自然條件和環境以及經濟活動都與它深居內陸的位置和干旱的自然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全球13個地區中惟一一個深居內陸的區——中亞,中亞的國家都是內陸國,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哈薩克斯坦,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國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哈薩克斯坦的情況。
[板書] 1、世界最大的內陸國
[指導讀圖] 讀圖11.7,要求:
(1)找出哈薩克斯坦四周相鄰的國家和“海”。(從北部開始,順時針依次為:俄羅斯、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里海。)
(2)找出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幾條河流,說出哪些是內流河?哪些是外流河?外流河發源于哪里?下游注入何處?(內流河:烏拉爾河、錫爾河、伊犁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發源于爾泰山,注入咯拉海,這是境內惟一一條外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