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極地地區 學案設計
第十章 極地地區 學案設計
一、課標要求
說出兩級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以及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本課目標
1、能夠在南北極地區圖上辨別極地地區的范圍、位置及經緯線特點和地球自轉方向。
2、了解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點及差異。
3、了解兩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意義。
三、課前準備
如果你是一位將要隨科學家到兩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人員,那么你需要了解哪些有關問題?
四、知識建構
知識點1:冰雪覆蓋的地區
播放極地地區的dvd,歸納神秘的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位置和自然環境特征。
探究一:
1、 請同學們從極地圖中查出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和周圍的大洲或大洋。
答:北極地區:位于北緯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圍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繞。
南極地區:位于南緯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極大陸,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2、 從緯度位置看,兩極地區接受的熱量多嗎?試從這個方面解釋兩極地區冰雪覆蓋的原因。
答:兩極地區緯度高,太陽斜射,所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大部分地區冰雪終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蓋著陸地和大洋。
總結:由于太陽斜射,兩極地區氣溫很低。都有極晝、極夜現象,這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
3、 分析課本102頁有關材料,探究:在兩極地區不同的氣溫影響下,氣候和自然景觀會有什么差異?
答:南極氣候:酷寒、干旱、大風。南極景觀:厚厚的冰層,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
北極氣候:氣溫高于南極,降水多于南極,風速小于南極。北極景象:終年冰封,冰雪天地。
總結:緯度高,氣溫低,冰天雪地,南極酷寒、干旱、大風。
探究二:
盡管兩極自然條件惡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圖10.3和圖10.4,說說最能代表兩極的動物各是什么?
答:南極:企鵝。北極:北極熊。
探究三:
怎樣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答:站在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知識點2:科學考察的寶地
探究四:
1、閱讀自學104—106頁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南極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
答:(1)有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
(2)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
(3)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
(4)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成為天然實驗室。
2、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樣形成的?
答: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原來并不在南極位置,而是位于溫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經過地質變化形成煤層。
3、 從南極地圖上,找出中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并描述它們所在的位置。
答:長城站崛起在喬治王島上,在西經60度,南緯60度附近。中山站聳立在南極大陸上,在東經70度,南緯70度附近。
4、 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時間為什么都選擇在2月?
答:2月是南極地區氣溫最高的季節。
小結: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用經緯線來確定,南極的氣候與北極相反。
5、自學105頁閱讀材料《穿越南極》,體會南極考察隊員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