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講述] 我國除三大平原外,還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廣東珠江三角洲,中國臺灣西部平原等。平原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國主要的農業區,也是我國人口稠密、城鎮集中、經濟繁榮的地區。但我國平原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12%,而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
[承轉] 我國的丘陵也集中分布在東部地區。
[板書] 二、主要丘陵
[讀圖] 閱讀中國地形圖、看看我國東部由北向南有哪些主要的丘陵。
[指圖講述] 我國丘陵在東部地區分布廣泛。自北而南主要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遼東丘陵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上,山東丘陵主要分布在山東半島上,東南丘陵則分布在長江以南、雪峰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它包括江南丘陵(長江以南、南嶺以北)、閩浙丘陵(武夷山以東)和兩廣丘陵(南嶺以南的兩廣地區)。
[板書] 1.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講述] 我國東部丘陵大多起伏和緩,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間,現在大多已被人們辟為梯田、果園,或栽培經濟林木。但在廣大的丘陵地區,也有少數挺拔峻峭的山峰,海拔超過1000米,聳立在平原、低丘之上,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
[提問] 請介紹你所知道的東部丘陵區中的旅游名山。(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板書] 2.著名風景旅游區——泰山、黃山、廬山、“桂林山水”。
[古詩欣賞] 首先讓學生朗誦課文中形容泰山和廬山的著名古詩。然后教師講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摘自杜甫的《望岳》。因杜甫未登泰山,故題為《望岳》。杜甫在《望岳》一詩中漚歌了泰山的偉大氣勢。課文所摘詩句的意思是:將來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看一看眾山在相形之下如何渺小。形容廬山的古詩是蘇東坡所作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出了廬山峰巒重疊、變化多姿的景色。“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因為身在山中,只能看到眼前局部的山景,而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人們常以此來比喻“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再朗誦一遍古詩。
[總結] 通過以上幾節的學習,大家更加具體地認識了祖國大地上的壯麗山)川。在我國多種多樣的地形中,有世界最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黃土分布最廣、最深厚的黃土高原,有地勢低平、宜于耕作的三大平原,有利于發展多種經濟的廣大山區。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中華大地妝扮得多姿多彩。今后,我們將把祖國江山建設得更加輝煌燦爛。
(布置作業)
1.完成本節課文后的選做復習題。
2.在填充圖冊上做填圖練習。
【板書設計】
第四節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一、三大平原
1.東北平原——面積最大 黑土肥沃
2.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地勢平坦
3.長江中下游平原——“水鄉”“魚米之鄉”
二、主要丘陵
1.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2.著名風景旅游區——泰山、黃山、廬山、“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