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目標①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
②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地點的地理位置。
●○重點和難點
重點:
①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②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難點:
①東西半球劃分。
②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學準備
教學地球儀、學生地球儀、地球衛(wèi)星照片課件、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并通過制作簡易地球儀初步認識了赤道、地軸、兩極。如何利用地球儀判讀地球上任何事物的地理位置這就是這一節(jié)將要學習的內容。
利用設問為新授課內容留下懸念。
講授新課
一、認識緯線和經線
展示課件 教材圖1.7(簡化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學生結合自己的地球儀觀察思考,同學先小組交流,推薦發(fā)言人回答下列問題。
①緯線的特點,經線的特點。
②認識地軸、南極、北極。
(讓學生到黑板前指著地球儀說出,對說得好的同學應及時表揚。)
提問 地球真有一根軸嗎?地球表面能畫出多少條經線和緯線?
(學生很快找到答案)
展下課件 教材圖1.10(地球儀上的經線)和教材圖1.11(地球儀上的緯線)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小組活動達到互幫互學的目的。
由淺入深地學習。
引導學生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經線呈什么形狀?緯線又是什么形狀?
(教師指圖,學生很容易自己說出。)
②認識本初子午線、赤道;區(qū)別南緯、北緯、東經、西經。讓學生讀出赤道、本初子午線的度數。
(教師指圖,學生讀自己的地球儀,反復認識。)
展示板圖 五帶分布圖
③引導學生繼續(xù)找出:北回歸線、北極圈、南回歸線、南極圈。
④請同學們在圖上描畫出0°、30°、60°三條緯線,教師補充低、中、緯度的劃分。
(讓學生在地球儀標出低緯、中緯、高緯的三個區(qū)域。)
展示課件 教材圖1.12和教材圖1.13;學生結合地球儀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e組成的經線圈。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控制課堂的氣氛,對學習不積極、基礎差、跟不上課堂進展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幫助。
①南北半球是怎樣劃分的?
②東西半球是怎樣劃分的?
(南北半球的劃分比較容易,讓學生說出。東西半球的劃分比較難,教師指圖引導,讓學生充分想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