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儀
學生結合地球儀,教師采取問題教學法,邊提問、邊啟發(fā)與學生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①經線呈什么形狀?緯線又是什么形狀?
(問題容易,讓學生自己說出)
②比較不同的經線長度有什么變化。不同的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教師邊指圖、邊指導,讓學生自己分析、歸納規(guī)律。)
③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呢?
(教師與經線對比,讓學生觀察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④讓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第8頁“活動”中第二問題,問:小明能否找到夏令營地點?為什么?(總結:找不到該點,40°的緯線南北半球各有1條,116°的經線有2條。)
⑤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兩側的大洲。
⑥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qū)域的國家各一個。
最好學生每人一份表格。
(通過上面的練習,強化練習了地球儀的使用,對發(fā)言積極、答案正確的同學,教師應及時表揚鼓勵)
為了總結鞏固上面討論的知識,教師展示下列表格,讓學生填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詢問、討論,教師及時巡回輔導。最后展示答案。
緯線(圈)
經線(圈)
形狀特征
圓圈
半圓
指示的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長度的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相等
標度的范圍
赤道為0°,南北兩極為90°
本初子午線為0°
度數的變化規(guī)律
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增大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
經緯度的表示法
北緯用n,南緯用s
東經用e、西經用w
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
赤道劃分南北兩半球
20°w和160°e劃分東西半球
數量特征
0°~90°
0°~180°
通過練習,鞏固本節(jié)的知識。
二、利用經緯網定位
引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怎樣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確切地理位置?
(可能有的學生能考慮到經緯網的知識了,讓其舉例說明一下,達到互幫互學的目的)
展示課件 教材圖1.14(經緯網),在圖上選出經緯網的交點a、b、c點。
(讓學生讀出a、b、c點的經緯度數。教師及時糾正,輔導。)
引入 通過上面的練習,你認為用經緯網確定某一點的位置,有什么規(guī)律?
(啟發(fā)學生與生活實際聯系一下,不難發(fā)現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樣。)
引入 如果有一航行的輪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難,你怎樣能準確地報出遇難輪船的位置,而及時地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