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基礎知識點匯總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寒帶
寒帶氣候(特點:全年寒冷干燥)
特殊
高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特點:高寒)
二、熱帶氣候的分析與比較
熱帶氣候
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特征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附近
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雨林的兩側
年高溫,一年分干季和濕季
熱帶季風氣候
亞洲的東南部、南部
全年高溫,一年分雨季和旱季
熱帶沙漠氣候
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部和中部
全年高溫少雨
亞熱帶氣候
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特征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洲的東部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0—40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區分布最廣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雨熱不同期
三、亞熱帶氣候的分布與特征
四、溫帶氣候的分布與特征
溫帶氣候
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特征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0-600之間的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范圍最廣
冬溫夏涼,各月降水均勻
溫帶大陸性氣候
中緯度內陸地區,如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
溫帶季風氣候
亞洲東部的中緯度地區
夏熱多雨,冬冷干燥
說明:1、看氣溫最冷月的數值分別是多少,來判斷粗略的類型――氣溫最冷月的數值超過15℃,此為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之一,氣溫最冷月的數值介乎0℃至15℃的,此為亞熱帶兩種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之一,氣溫最冷月的數值介乎-15℃至0℃的,此為溫帶季風氣候或溫帶大陸性氣候之一。2、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雨熱同期。 要求:1、會使用氣候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并讀圖說出氣候的變化規律。2、掌握各種氣候的分布。
18、目前國際性的大氣環境問題主要有三類 :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赫爾酸雨危害。
19、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是增長速度越來越快,人口膨脹是目前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問題,衡量人口增長速度的指標是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生產力水平越高,人口增長越快。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0、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和美洲的東部。原因是中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工農業發展早,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口數/面積,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21、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分布見課本72圖4.11)
22、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分布見課本75圖4.13)
23、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24、人類的居住地叫聚落,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主要從事各種農業活動的居民聚居的地方,有林場、牧場、漁村等類型;城市是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的人口達到一定的規模。聚落與環境的關系密切,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區,工農業發達,聚落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25、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國的巴黎塞納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亞,我國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