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 三國歷史故事會
第21課 三國歷史故事會一、活動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歷史故事演講比賽、歷史故事表演賽、歷史人物辯論會等形式,調動學生閱讀史籍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形式,可以激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力,使原本平面的、干癟的、抽象的歷史知識,變得立體、充盈、具體起來,把知識傳播、智能培養、思想教育和文化娛樂融為一體。
1.通過對三國時期的風云人物、歷史事件和傳說故事的搜集整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鑒別欣賞能力。
2.通過講述表演,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語言表達能力,還可激發學生的表演欲。
3.通過擂臺賽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形式,培養學生勇于競爭、不畏對手、頑強拼搏的優秀品質。
(二)過程與方法
1.以小組的形式參賽,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的團隊精神,以及整體協作能力。
2.要求學生對所講故事提出、發表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三國歷史故事的搜集學習,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這一時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們在那動蕩的時代所體現出來的智慧、計謀、膽識和思想,所創造出來的輝煌與不朽。以史鑒今,從古人優秀的品質中吸取營養,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材。同時教給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評論歷史人物,盡量做到全面嚴謹、公正客觀。
二、教學重點
組織指導學生課下準備。
三、教學難點
課堂秩序的維護,課堂氣氛的營造。
方案一 演說式故事會
活動準備
一、學生搜集故事。
1.到圖書館、書店或通過互聯網查找有關資料,也可以從長輩或民間說唱藝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編寫故事演講稿,熟悉故事內容,使用普通話,要聲情并茂,用生動的語言和適當的動作來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內心活動。
二、布置教室,營造氣氛。
1.在黑板上畫一些三國時期的特征性的圖案,如 畫一尊象征“三國鼎立”的三足鼎,寫上本期話題:“故事會”或“故事擂臺賽”等字眼。
2.張貼一些三國時期的人物畫像、故事圖景,如“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等。
3.準備一兩盤古箏、古琴類的經典磁帶,讓古典音樂行云流水般的在教室里靜靜流淌。
三、參賽規則
1.六人組成一個小組,自由組合,通力合作。
2.先在小組講,然后由小組擂主參加班級擂臺賽,得主既代表個人又代表本組。
四、評分標準
1.選材符合要求,只能是三國 時期的人和事。內容故事性強,可以充實故事內容,發揮想象力,但不能不符合事理與歷史。
2.講述時語言活潑、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